‌·

南都专访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

着力打造“大学工”工作机制 育人场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社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10日        版次:GA05    作者:孙小鹏 李梓毅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举办2022届毕业典礼,4623名2022届南医学子顺利毕业,带着母校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踏上人生新程。看着又一批学子学业有成,迈出校门扬帆再启航,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倍感欣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他表示,学校将赓续红色基因,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大南医”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才兼备、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南都: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已有十年,你对这所大学有何感受?

  陈敏生: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与梦想、独具自己气质和特色的大学,红色基因已深深渗透在学校血脉之中,锻造了全校师生为党、为国、为民忠诚奉献的精神内核和特质。

  秉承着这种红色基因,学校致力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一流学科引领、人才队伍引培、教育教学提质、科技创新攀峰、附属医院创强、国际化办学提升、治理能力提效、幸福南医凝心八项工程,加快推进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医科大学。

  秉承着这种红色基因,在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刻,南医人总是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无论是抗震救灾、抗洪抢险,还是援疆援藏、脱贫攻坚,南医人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南都:担任学校党委书记以来,你对学校哪方面的发展最有感触?

  陈敏生:我们在学校提出了“大南医”理念,凝聚了“大南医”价值共同体,就是希望全校在共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引领下,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发展目标一致性的最大化。

  近年来,大学以“大南医”理念为引领,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各医院勠力同心强党建、抓改革、促发展,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大南医”育人格局,包括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施以生为本兼具全程系统性、阶段针对性的学生成长指导方案和“大学工”服务机制,优化学生成长成才载体,为学生做好全方位服务保障;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环环相扣的教学工作推进机制和覆盖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的“大教务”培养体系,推进教学工作改革增效、提质赋能;搭建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支撑的“大科管”创新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大胆探索,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和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等实现新的突破。

  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南都:新思想指引新征程。在任职过程中,如何做好思政引领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陈敏生:学校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办好育人关键课程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我们开发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思政课程教学资源,编撰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丛书;我们不断推动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着力打通思政育人“最后一米”,在学生社区设立了“医学特色思政工作室”,组织学生编撰“抗疫英雄口述史”等,让思政课更有针对性、更有活力;我们着力构建思政内容方式、课程方法、考核支撑“三体系”,思政进教师头脑、进培养方案、进教学大纲、进课程教学目标、进课堂教学目标“五进入”的“3+5”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力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现在学校已有200多门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编写了3500多个课程思政案例,2门课程思政改革案例获教育部示范项目。我们还牵头成立了由全国42所医科高校参与的课程思政中心,研发建设了“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强力助推思政元素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引导大家从中汲取养分,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在理想信念上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激发师生更多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精气神。

  学校着力打造“大学工”工作机制,将育人场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社区,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学校以书院制为基础,在4个书院分别建设了学习研讨室、师生交流室、心理咨询室、生活体验室等100多个教育功能室;以“筑梦引航”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学生教育活动体系化;实行本科生全面导师制、书院特色导师制、朋辈导生制等系列举措,加强学生的成长引导等,不断拓展深化“三全育人”时代内涵。

  培养急需紧缺医学人才

  南都:这些年来,南方医科大学一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不断提升学校育人“成色”,至今已取得怎样的成绩?

  陈敏生:我们积极探索“大教务”体系改革,构建涵盖教务处、招生办公室、通识教育部、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的大教务体系,联合大思政、大学工,建成覆盖招生、培养、就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我校是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我们以“新医科”为着力点,强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文医学知识融合重构,凸显“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医药”特色,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培养“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学校29个本科招生专业中,2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入选数量全国独立医学院校领先;临床医学跻身ESI世界前1‰,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学校本科生升学率超过60%,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前列。

  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医教协同,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为服务社会需求,培养急需紧缺医学人才,我们先后开设了儿科、精神医学、麻醉、助产等本科专业,重点支持儿科学院、麻醉学院发展,为急需医学人才提供强有力支持。

  全力打造科研创新“新高地”

  南都: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周年。在大湾区快速发展过程中,学校又是如何服务湾区,为建设湾区贡献“南医大智慧”?

  陈敏生:学校作为华南地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聚焦“四个面向”,构建自然与人文、基础与应用、中医与西医、国内与国际相融合的“大科管”创新工作体系,全力打造科研创新“新高地”。

  面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牵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大平台”93个;坚持引育结合、开放引才、全面育才,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大团队”;“十三五”以来,在重大疾病防治、人口老龄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领域积极承接“大项目”,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奖励60项,为服务大湾区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南医大贡献。

  南都:接下来,南方医科大学将如何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陈敏生:站在新的起点,全体南医人将主动对接、深度融入、精准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大南医”整体实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策划:李阳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孙小鹏 李梓毅 

  通讯员 邹莹 胡琼珍 黄瑶

  图片:通讯员提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