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电话手表的监管定位需要明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05日        版次:GA02    作者:刘远举

  来论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学生家长宋先生向记者反映称,给孩子买的儿童电话手表里有多款类似于皮肤商城、游戏等App,这些App有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嫌疑。记者在某投诉平台了解到,近一年,涉及该品牌电话手表的投诉多达276条,投诉原因多为“无故扣费”“诱导孩子消费”等。

  电话手表是现在中小学生的新标配。对中小学生来说,别人有自己也想有。再加上电话手表有社交功能,形成网络效应,没有的孩子就会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借此联系孩子,了解孩子位置等信息,所以,也会愿意给孩子购买。于是,很多中小学校几乎人手一只电话手表。

  但电话手表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有家长说:“这些广告花花绿绿还会动,对于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一个电话手表为啥需要皮肤功能?这不是游戏里常有的操作吗?”显然,不恰当的广告,诱导购买皮肤,这些现象都不应该出现在中小学生使用的电话手表上。

  而且,在具体支付上,家长也有诸多质疑。

  家长的说法是,“非常确认并没有开通免密支付,该品牌电话手表不需要账号密码就能扣钱是不是太恐怖了?”“孩子点了几次电话手表上的App,支付平台没有密码支付或者任何提示,直接把钱扣了。”但是,理论上,免密支付是需要支付平台确认的,并不是某一款儿童电话手表或者App能开通的。

  如果家长开通了免密支付,可以视为一种授权,即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的购买行为,否则,电话手表是未成年人使用的产品,其上面的购买行为可以视为未成年人购买,而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形成有效的购买。这个法律责任是很清晰的,不难得到公正的处理。

  电话手表的App可以有内扣费的学习类软件,也可以有游戏。毕竟,娱乐是人类的天性,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如何设立准入门槛却是一个大问题。电话手表虽然是儿童使用,但多是安卓系统,有开放性。电话手表的系统应该是封闭的,只能安装电话手表生产厂商允许的App,实行白名单制度。电话手表厂商应该对这些App的行为负责。其购买行为也不应该是一次性免密授权,而需要家长的单次授权。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电话手表的监管现在还存在不确定之处。

  现在的电话手表,除了基本的通话、定位等功能,还提供大量教育和游戏类应用下载,但电话手表现在既不能认定为学习类产品,也没有纳入游戏监管,更没有作为儿童产品来监管。在产品性质上不明确,就会出现打“擦边球”、违规经营、侵犯未成年学生合法权利等问题,难以进行明确的监管。

  电话手表用户都是未成年人,而且是全天候伴随,所以,其监管标准应该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更加精准,更加严格。当然,在任何时候,家长都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尽到的监管义务,不能简单推向社会、推给厂家。 刘远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