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泓东江水如何奔流83公里入港?

香港千禧青年郑禧年开启东深供水工程“问源”之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30日        版次:GA16    作者:刘红豆

  郑禧年向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王寿永了解当年工程的建设情况。

  上世纪香港水荒最严重时,4天只供应4小时水。资料图片

  东深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工作场景。

  东深工程建设者们开山劈路、凿洞架桥。

  香港三面环海,却淡水奇缺,水荒频现。

1962年到1963年,香港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旱,水库所有存水只够350万人饮用43天。1963年年底,周恩来总理来到广州,当他得知香港缺水的情况后,便迅速作出指示,引位于东莞、惠州以北的东江水供应香港,不惜一切代价帮助香港同胞渡过难关。

一泓东江水,浓浓两地情。短短一年时间里,上万名建设者参与其中,建成了全长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极大缓解了香港的用水困难,支撑了香港的繁荣稳定。在这样的工程背后,有着怎样的一群建设者?又留下什么动人的故事?来自香港的千禧青年郑禧年,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王寿永开启了一段跨越时代的“问源”之谈。

掘地三尺不见水源 香港曾经历严重干旱

  

  出生在千禧年,因此取名为“禧年”,从出生到现在,香港青年郑禧年从来没有担心过“缺水”这件事,一打开水龙头就有源源不断的水涌出。但郑禧年常常听家中爷爷奶奶讲起,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历过一段难忘的缺水岁月。

  “在我爷爷18岁的时候,也就是1963年,那一年香港遭遇罕见的严重干旱,原来每天3小时的供水时间严重缩减成每4天只供水4小时。”那时,郑禧年的爷爷必须守着电台听什么时候来水。因为家中楼层高,水压不够,不到一两个小时水就断流,他们只能拿着水桶到楼下接水,抬回家倒进水缸储存。“为了接水,我爷爷不知道逃过多少课。”郑禧年说。

  郑禧年爷爷一家正是当时香港缺水“至暗时刻”中万千普通家庭的一个缩影。那时的香港,可见稻田荒芜、土地干裂、池塘干涸,无水的水库内长满杂草;缺水的百姓挖地三尺,希望能挖出地下水,结果挖出来的只有黄泥……为了减少个人用水,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少出汗、少洗澡,取消了体育课,居民也尽量吃罐头食品或用水量较少的面团。

  如何从连基本民生用水都无法保障,到现在的水流源源不绝?这离不开一项伟大的工程——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跨越山峦流到香港,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被改写,水荒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

  

挑战大自然 让高山低头、河水奔流

  

  “那时条件有限,我们都住在临时工棚里,油毛毡搭的工棚,就是打几根木头桩再搭上木板。”并肩坐在碧绿的东山湖边,87岁的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王寿永,向22岁的郑禧年讲述了一段关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往事。

  时间回溯至1963年,那时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水利系的王寿永只有二十七八岁,正是广东省水利电力厅设计院的一名技术员,东深供水工程是他开启水利设计工作后参与的第二个设计项目。一接到工程后,他与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们就一人带着一个背包卷、一个脸盆、几件衣服和一床被子,风风火火地去往施工现场。

  “我印象中的设计人员只要在设计室中画好图纸就可以,为什么当时设计人员都前往了现场,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郑禧年提出自己的疑问。“当时,国家提倡‘设计革命’,下楼出院。为了完成好这个项目,设计院参与项目的设计人员,都前往了工程现场。”王寿永回忆道,上万名建设者不管是干部、技术员还是工人,所有人都住工棚、睡草席,吃住在工地。施工现场边画图边设计边施工,技术人员画好一张,就往工地送一张,每一项工作都是环环相扣,一项工作接着一项工作。

  在王寿永的记忆中,那时工地上的交通工具,只有四辆“凤凰”牌脚踏车。“我们沿着铁道旁的乡间小路,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间骑行,总会穿过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看着庄稼地正在播新种,压新苗,年轻的王寿永心里美滋滋的,如果东深供水工程建好了,受惠的不仅仅是香港,东莞、深圳沿线的很多乡镇也能有清冽的东江水喝,每每想到这些,他的干劲就又多了几分。

  东江是离香港距离最近、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但从取水口到深圳水库,要经过80多公里,还要翻越6座高山。“水都是从高往低流,东深供水工程是如何让江水奔流的呢?”郑禧年问道。对此,王寿永回答,为了实现供水工程,建设者们是用8级抽水站将支流从海拔2米一级级抬高至46米,“倒流”注入深圳雁田水库,再供给香港。

  让高山低头,令河水奔流,在现代化作业工具还不普及的年代,人们开山劈路、凿洞架桥,肩挑人扛……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王寿永感慨地说:“这不仅是挑战大自然的精神,更是中国人才能创造的奇迹。”

  

一泓东江水奔流入港 续写内地与香港血脉亲情

  

  由于工程难度较大,英国水利专家分析工程完工至少要三年,但是香港的水荒怎么能再拖三年?当时还没有成家的王寿永与同事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夜以继日地苦干,常常从吃完早饭之后便忙到夜里十点之后。最终,仅用1年时间,“东深供水工程”便全部完工。

  随着水闸开启,1965年,东江水奔流入港。在东江水的充分供给和滋养下,香港抓住机遇,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随着香港的人口不断增加,为持续供水香港,1974年、1981年、1990年,东深供水工程分别进行了三次扩建,为彻底改善水质,东深供水工程于2000年至2003年又进行了全面改造,将更加晶莹的“生命之源”送到了香港,送到了千家万户。

  2000年,郑禧年在香港出生。喝着这一汪东江水,如今的他已健康地长大。18岁时,他来到内地求学,成为广州暨南大学一名学生。问起他为什么选择来内地读大学,郑禧年说,正如同当年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东深供水建设的年轻人一样,他也在差不多的年纪,做出了回应时代召唤的选择。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截至2021年底,东深供水工程累计为香港供水275亿立方米,水量超过1900个杭州西湖,保障了香港同胞约80%的用水需求。一泓江水,如何奔流83公里,源源不绝地流淌了五十多年?——那条横亘在香港与祖国之间命运相连的精神纽带,正是它真正的河床,而这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水,也将潺潺流向更远的未来。

  统筹:柯晓明   采写:南都记者 刘红豆

  摄影:南都记者 林耀华 实习生 李泽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