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流水井、大小马站书院群:书声夺市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26日        版次:GA12    作者:陶新蕾

  庐江书院堂屋正面。庐江书院已开辟为岭南金融博物馆。

  流水井牌坊。

  庐江书院正面堂屋的梁头是人物石雕。

  从广州古城清代书院位置图可见当时合族祠书院星罗棋布。

  冠英家塾大门。

  考亭书院大门,其上即为奎楼。

  扫码请看视频

  “门临流水,人步青云”,这是广州越秀区流水井牌坊上的一副对联。从繁华喧闹的西湖路商业街拐进来,咫尺距离,就仿佛踏入另一方天地,古朴、宁静。

  “老人家曾有句话‘银行多过米铺’,实际上以前广州是‘书院多过米铺’。这么个小小的地方,以前是书院一间挨一间,一间对一间的。”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介绍说。

  今天的越秀区是古代广州城中心范围。据《广州越秀古书院》,清代广州书院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在今北京路附近以流水井、大小马站为核心辐射四周约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百十家书院集中分布,形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其中,主要是官办书院和合族祠书院两类,又以合族祠书院居多。

  既是祠堂也是书院

  近人刘伯骥在《广东书院制度沿革》一书中按书院的性质将其分为三类:一、纯为讲学课士的书院;二、兼为讲读与乡约的书院;三、纪念宦贤的书院。

  在广州星罗棋布、有云屯星聚之势的合族祠书院,并不在这三类之中。合族祠书院虽无如官办书院那样的讲学、课试、藏书功能,却是当时教育体系的重要辅助形式。

  穿过流水井牌坊,走进广州书院文化街,会看到几座古色古香的书院牌坊。牌坊上的粤秀书院、禺山书院、西湖书院为这一片区内的官学,而濂溪书室、然藜书舍、三益书室则为合族祠书院。濂溪书室是周家祠,然藜书舍是刘家祠,三益书室则是江、何、黎三姓合族祠。

  合族祠书院源于清代。据《儒林芳草广州书院史话》记载:“广州自清初两王入粤屠城之后,城中已很少有五世以上的家族,无法建宗祠,只能由同姓族人建立合祠。但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下令严禁民间聚众结盟,凡寺、观、神、祠,俱禁止兴建……民间的合族祠不得不改为书院、试馆。”

  但这些“书院”并不仅仅是“宗祠”的别称,而是特定姓氏家族背景支配下的教育组织,兼具教育功能和祖先祭祀功能。

  位于西湖路流水井29号的岭南金融博物馆,其馆址就是有200多年历史的庐江书院,又称何家祠。庐江书院由居住在广州、肇庆的何氏族人共同出资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合建,后经过几次重修,是大小马站古书院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属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的族人约有86房,后来发展到157房。但这里的房,并不是实体性宗族之下的分支,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宗族通过付出一笔加入经费而获得书院成员资格,即所谓的‘房份’。”现岭南金融博物馆陈列研究部负责人苏慧颖介绍称,“庐江书院其建筑群落主要由堂屋及附属东西试馆组成。堂屋主要功能为何氏宗族的公共活动场所。而‘房份’最直接的物质体现便是东西试馆,其由一间间小屋组合构成,多为上下两层,占地面积约为10-15平方米不等,各小屋的门楣由麻石砌就,刻写出资的宗族房系,目的是作为各地宗族子弟科举赶考的临时落脚点。”

  合族祠书院主要用途有三,1,应试。逢乡试、会试之年,为各房子弟赴省或赴京应试提供住宿及修习备考的地方。2,供奉祖先牌位、举行春秋祭祀和颁胙仪式。3,各房因公晋省(侯委、纳粮、诉讼)暂寓之用。

  由此可见,合族祠书院虽无讲学功能,但当年赴省城参加府试和乡试的宗族子弟,都住在这些宗祠书院里,考完试以后,又在书院里等候放榜,可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与教育、科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为什么这些合族祠书院会集中在北京路一带?饶原生解释说:“清代贡院在今天的越秀中路,学政衙门在今天的西湖路。而合族祠书院主要是为应试族人服务的,那么选址多会围绕在这一带。有点像这些年兴起的高考或考研时的考试房,自然多集中在考点附近。”

  与商品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

  广州合族祠书院的兴起,与清中叶逐渐走向繁荣的商品经济有着一定的关系。

  据《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一文:“祠堂之能普及民间,盖起源于朝廷的倡导,而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制度同商品经济互为表里,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们通过务贾来增强宗族的经济实力,在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承下,又通过业儒来跻身仕途,谋求社会地位。双重追求,两者互为补充。而通向功名利禄的‘正途’惟有读书,接受教育。”

  根据《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清代以来的广州合族祠研究》,广州的合族祠书院大都建自清康熙年间及以后。当时,广州商业繁华,商品流通及人口移动频繁,到广州参加乡试的各地士子不断增长。省内各姓纷纷联络本县多个同姓宗族,或联络数县、数十县姓宗族,彼此以“房”的名义合资参与,在广州城买地买房建立宗族背景的姓氏书院,作为各地本姓子弟应试和因公晋省暂寓之所。

  苏慧颖则介绍,据同治《广州府志》记载,自康熙以来,贡院号舍不断扩增,“贡院号舍的增多,表明科举应考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亦表明社会群体希望通过‘业儒’来跻身仕途,谋求社会地位。远离省城的边缘宗族为应对科举应试的需求,而不得不在广州城内寻求落脚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催生了合族祠。”他说。

  庐江书院内现保有12通石碑。从刻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的《房份次序碑记》、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重修庐江书院碑记》中可以看出,庐江书院的收入主要来自宗族的捐献、其名下的物业租金及店铺的收入等,而这些收入主要用于房屋的修缮、祭祀设施的修筑等。

  谈及合族祠与商业运作之间的联系时,苏慧颖特别提到一通“还我尝业”碑。碑文主要讲述了何家子孙何玉衡在担任族产协理期间,私自将族产六间商铺抵押变卖给张氏,何家后人通过法律诉讼,终于拿回了族产的六间商铺。

  通过对碑刻的释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窥合族祠的经济信息。“‘尝业’也称尝产,俗称‘公尝’,是同一家族或宗族各房共同占有的公共财产。”苏慧颖解释,“庐江书院的日常运作,除了管理宗祠本身之外,还涉及到一定数量的经济产业,所以置业和管业也是主要的经营活动。在置业层面,一旦积蓄稍有宽裕,宗族会马上置业出租收取利益。由于涉及到的是共同财产,所以置业时,必须要求各房主人同意或共同参与。但是,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宗族会选举‘值事’‘协理’‘任事’等负责‘尝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何玉衡便是在担任‘协理’期间,利用职务的便利,私自变卖‘尝业’,因此引发了族人争讼。”

  在饶原生看来,庐江书院经过200多年的历史,在2019年成为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馆,内在亦有联系。“广州作为千年商都,金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能建合族祠书院的多为广府的名门望族,说明经济条件好了,就希望子孙博取功名。俗话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好了也可以更好地做生意。”饶原生说。

  严格规定保障读书考试

  苏慧颖介绍,合族祠人口众多,事务浩繁,因此,族人对合族祠提出了管理要求,这些管理大多涉及到书院,从这些管理可以看到合族祠书院是如何推动和保障族人科举考试的。

  比如庐江书院在其管理规定中写明:“各房子弟新登文、武科第,又赴祠谒祖者,奖花红银一两;恩优拔副岁贡生,奖花红银一两;南北乡试举人,奖二圆;解元,奖三圆;进士,奖四圆;会元,奖五圆;翰林,奖六圆;榜眼、探花,奖八圆;状元,奖十圆;副将至提督,奖四圆。钦赐科第亦照此办理。”还规定:“议各房兄弟子侄到来赶科考试,入房居住、务必安静,不许聚赌掷骰、抹牌猜枚、吹箫弹唱。每逢场前夜宿、场期作文之日,亦不许喧哗扰乱。倘有犯例,即许值事召集各房矜耆重责;如不悔改,可将其革出该房,永不许入房居住。”

  类似规定在其他合族祠书院也有。位于小马站的濂溪书院,又称周家祠。据《广州越秀古书院》,周氏聚族会议主祠规27条,以管理周元公祠和濂溪书院。据《祠规》中记载,书院是为了周氏子孙应试而设,不是应试之人不许居住。书院平时可租给读书、教书的人,但到了乡试期间一律要搬清。如果周氏子孙中有中举考取功名的,还有一定的奖励,中文举人送花红银十四两,中武举人送七两。到京参加会试还各送路费十两等。

  管理规定不仅规定了日常保障族人子弟专心读书的种种条例,还制定了对获得科举功名子弟的奖励举措,由此可见合族祠书院非常注重科举功名。

  打卡必知

  庐江书院

  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的庐江书院,如今变身金融文化新阵地——岭南金融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前身庐江书院古建筑本身的特色。

  书院门楼坐西朝东,门额“何家祠道”四字,显出沧桑古劲的气派。门楼后有照壁和庭园。主体建筑堂屋也可称为正祠,坐北朝南,为三进式,硬山顶,灰塑博古瓦脊。大门上有石额,刻“庐江书院”,中墙有“必得其寿”彩绘。

  前堂为门堂式,由塾台、塾间等几大要素组成。塾是古代礼制的体现。塾台位于大门左、右两侧,采用须弥座形式,功能是大型祭祀庆典活动时的鼓乐台。进入大门,分布在东西两侧的小房间为塾间,主要提供给宾客休息或作储物室。

  此外,堂屋雀替颇具特色。雀替早期为简单的涡卷纹,后期发展为花卉、博古、龙、人物等内容。而庐江书院堂屋雀替,雕刻以人物,题材为“八仙过海”。

  正面堂屋的梁头也有些与众不同。传统建筑中多为卷草或涡卷纹,最常见的是龙头或龙鱼造型。而庐江书院堂屋梁头是人物石雕,分布在前堂的两根石檐柱,共两组六个人物,有推测为雷公电母、风伯雨师,背后均有道童擎旗。广州属沿海地区,多台风雨水,建筑装饰风雨雷神,有镇宅寓意。

  正祠两侧为东西试馆,其由一间间小屋组合构成,各小屋的门楣由麻石砌就,刻写出资的宗族房系,比如“顺德 思远堂房、大会堂房、陈村堂房”。

  考亭书院

  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35号的考亭书院,又称朱家祠。

  考亭位于福建建阳,是朱熹晚年讲学居住的地方。竹林精舍是朱熹一生兴办的最后一所书院。朱熹辞世后,1244年宋理宗御书“考亭书院”赐匾给竹林精舍,书院由此得名。

  朱熹第七代孙迁居到广东新宁,到清代乾嘉年间发展为新宁一大族,为了弘扬祖先在考亭的儒泽,勉励子孙学习,于是在广州府学不远的流水井筑起这所书院,袭名“考亭”,又名朱家祠。建院目的除纪念朱文公业绩外,又便于朱家举子赴省城或赴京参加会试或殿试,集中学习、住宿而设立。考亭书院有一个规定,凡本姓人中举人以上的,必须接受紫阳书院(紫阳是朱熹别名)的奖赏和在这两院举行祭祀仪式,这种做法直到清末科举制度取消才终止。

  考亭书院现存建筑仅余奎楼。大门建在奎楼下,门上石匾刻“考亭书院”四字,与现存建阳的宋理宗所书“考亭书院”石坊(明代嘉靖年间建)字迹相同。门檐后是奎楼,三楼有耳窗,窗上小石碑刻有“奎阁”二字,取意中魁入(内)阁。

  考亭书院对侧是位于流水井38号的冠英家塾,又称马家祠。一位已搬至西关的阿叔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住在这里,一大家子都是马氏族人,都是亲戚。他搬走后时不时要回来看看,对院子里的一树一井都充满了回忆,“我家这口井,还有对面考亭书院里的井,水很清很凉的,有一口并不深,我以前都跳进去消暑。”马叔说。

  濂溪书院

  广东有多所濂溪书院,是为纪念宋儒周敦颐(号濂溪)而设。周敦颐曾两度在广东任职,第一次是广东南路转运判官,第二次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他在穗时住在药洲,其办公衙门在清风桥北(今起义路附近)。周敦颐去世后,人们立祠奉祀,在清风桥北筑景濂堂。宋淳祐四年(1244年),时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创办了禺山书院的方大琮将景濂堂建成濂溪书院。

  但此濂溪非彼濂溪。西湖路小马站19号的濂溪书院旧址,是周敦颐在广东的后人所建的合族祠书院。据《广州龙归南村周氏族谱》的记载,周敦颐有两子,一个叫周日寿,一个叫周日泰。周日泰的次子叫周直卿,周直卿有九子,后来散落在珠江三角洲各地。所以广州的濂溪书院以周直卿为始祖公,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在仙湖街建“先贤濂溪周元公祠”,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顺德周氏族人在小马站重建濂溪书院,又称周家祠。

  濂溪书院2015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外墙上除“濂溪书院旧址”匾额外,还可见挂嵌着麻石界碑一块,上书“周濂溪祠地墙界”。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海军 王佳

  执行:刘炜茗 陈伟斌

  题签:刘斯奋

  学术支持:李绪柏

  专题统筹:周佩文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陶新蕾

  本期摄影:N视频记者 冯宙锋

  本期视频:N视频记者 陈杰豪 武艺璇 实习生 杨文清 郑晴文 陈日权 杨翔源

  本期直播:N视频记者 武艺璇 阮增豪 实习生 黄昕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