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

银保监会: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24日        版次:GA12    作者:赵唯佳

  江苏省海安市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清点美元现钞。 新华社发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肖远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超,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

  陈雨露表示,这十年,央行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综合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力地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

  从近年来宏观杠杆率的变化来看,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如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观杠杆率总体实现了“稳字当头”。

  从纵向来看,中国宏观杠杆率到2021年末是272.5%,比2016年末上升了23.9个百分点,即五年年均上升约4.8个百分点。2016年到2021年这五年,中国GDP年均增速是大约6%,CPI年均涨幅约2%,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人。陈雨露就此表示,中国以温和可控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从横向来看,陈雨露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的较快恢复,宏观杠杆率的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各国普遍采取了超宽松的刺激政策来应对衰退,引起了宏观杠杆率的大幅上升。

  据陈雨露介绍,宏观杠杆率变化是衡量宏观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2021年末,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的全部报告国家的杠杆率平均水平是264.4%,比2019年末高18.3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这一数据是16.5个百分点,这体现出中国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

  他补充说道,在稳杠杆的同时,中国经济表现持续保持领先,通胀总体可控。2020年到2021年,中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速5.1%,比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分别高4.1个、6.6个和5.7个百分点,通胀水平也明显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一大批突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消除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业理财、信托通道较历史峰值大幅缩减,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关键资金保障。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人均银行账户约9.5个,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和可及性显著提高。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金融监管部门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一大批突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消除。金融违法与腐败行为受到严厉惩治。

  中国股债市场均居全球第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超介绍,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投资者超过两个亿,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超表示,十年来,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已经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渠道,期货、期权品种覆盖国民经济主要的领域。

  李超表示,这十年,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坚持通过改革提升监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场的内生稳定和外部约束机制,及时稳定市场预期,资本市场风险总体收敛,基本可控。近年来也经受住了各种国际、国内超预期的冲击,主要指数稳中有升,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外汇储备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

  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外汇市场不断健全,为高效配置外汇资源和管理汇率风险创造了良好条件。外汇市场可交易货币超过40种,交易品种涵盖国际主流外汇交易产品,十八大以来交易量增长了3倍,2021年交易量达到了36.9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资产实现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近年来,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过了3.1万亿美元,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数读

  小微贷款 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

  股票债券 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

  证券期货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十年间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目前为26万亿元,十年增长了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证券超过了2万亿美元,今年5月底超过了3.1万亿美元。

  外汇交易 外汇市场可交易货币超过40种,交易品种涵盖国际主流外汇交易产品,十八大以来交易量增长了3倍,2021年交易量达到了36.9万亿美元。

  热点

  01

  中小银行风险如何?

  答:个别机构风险比较高,整体风险完全可控

  “近期河南地方公安机关还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就河南个别村镇银行的问题向媒体进行了通报,目前公安机关正在侦办,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查封一批涉案资产。银保监会将会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我们已责成河南银保监局履行监管职责,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肖远企回应河南村镇银行问题。

  据肖远企介绍,中国目前共有中小银行3991家,包括城市商业银行147家,农村信用社(包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信社)2196家,村镇银行1651家,总资产92万亿元。

  “这些中小银行总资产在银行业总资产比例中占比是29%,主要专注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三农’服务,相关贷款在银行业中占比分别是47%和40%。”肖远企称,银保监会非常重视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的健康发展,“但总体而言,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依法受到保护的”。

  在化解不良资产和相关风险方面,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坚持改革化险一体推进,统筹推进中小银行的改革和化险。与此同时,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推动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公司治理,强化科技赋能,促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

  另外推动多渠道补充资本。“我们最近这几年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之下,推出了用好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来补充资本这样一个机制,目前正在稳妥推进,效果非常好,大大提升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肖远企说。

  02

  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答:恢复和处置600多家高风险中小机构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重点机构、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领域、重点地区的风险,在过去10年处理了一大批突出的风险点。

  肖远企说:“我们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发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深入推进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大约5000多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常态化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的整治,重点打击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和高管。”

  据他介绍,过去十年,银保监会恢复和处置了高风险中小机构600多家。“通过这些措施,中小银行经营是非常稳健的,发展是健康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另外过去我们也处置了一大批债务金额比较大、涉及面广的大型企业的债务风险。例如,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在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将近2万亿元。”

  肖远企表示,金融资产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扭转。过去五年内,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1%、11.4%,低于同期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从根本上扭转了资金的空转,流向实体经济资金大幅增加,并且中间链条也大幅压缩,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

  03

  资本市场有哪些结构性变化?

  答: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痼疾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李超介绍,多层次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各市场、各板块的特色更加突出。

  李超举例,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的特色,科创板坚守“硬科技”的特色,创业板继续保持“三创四新”的特点,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上市公司结构在发生明显变化,质量得到了明显改观。从行业分布看,上市公司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是空白发展到现在46家,上市公司也日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的动力源。

  从经营效益看,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相较十年前增长了两倍,营业收入、净利润总体保持比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达到了4.4万亿元,较之前三年增长接近了50%。从治理效能情况看,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资本市场的痼疾通过集中整治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市场优胜劣汰的效应加快显现。A股市场分化特征更加明显,各方资金更加青睐龙头股、绩优股。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建立,退出渠道大幅顺畅。2019年到2021年强制退市家数是之前十年总和的三倍以上,“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良性生态加速形成。

  投资者结构逐步优化。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持续壮大,截至今年5月底,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达到了22.8%,比2016年提升了6.9个百分点。2021年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逐步建立。

  崇信守法、惩恶扬善的导向持续强化。随着全方位投保体系和“零容忍”打击违法犯罪的体制机制更趋完善,诚信经营、敬畏法治的市场氛围正加快形成。

  李超介绍,比如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再如,畅通中小投资者维权渠道,首例证券集体诉讼康美药业案落地,5.2万名投资者获赔24.59亿元,以多元纠纷化解、支持诉讼、代表人诉讼等为主的多元行权维权机制逐步落地。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赵唯佳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