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人才有序流动,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5月24日        版次:GA02    作者:唐传艳

  来论

  近日,近40名专家同时集体去职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22日,记者从多个知情人处获悉,集体跳槽团队或将退回原单位上班。据媒体报道,忽然被“虹吸”流失近40名专家的两家医院,一家是国家规划在河南省部共建的区域医疗中心,另一家是郑州市心血管病防治的学科领衔医院。这些集体跳槽的专家平均年龄42.3岁,专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学科和与之相关的重症救治及其辅助学科,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和业内骨干。

  职工跳槽,是职场的普遍现象;人往高处走,也是人之常情。医院因发展需要而引进人才,医生因新单位开出的待遇更优厚、职业发展前景更好等原因而“择良木而栖”,也都可以理解。更何况人才流动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方式,医师多点执业这个制度设计的初衷,也是为了促进医疗人才合理流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入外院专家,可以起到技术融合、触类旁通等作用,从而确保技术进步拥有“源头活水”,大医院适度引进人才可以说无可厚非。

  其实,这起事件广受关注,并非因为医学人才流动,而是因为人才流动失去了基本的章法。与其他常规职业相比,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受《医师法》等法规的制约,不能像其他职业那样自由流动。比如医生的执业地点有限制,医生若没有变更执业地点,就到新单位执业,很可能涉嫌非法行医。医师多点执业尚需履行备案和变更执业地点等手续,在此背景下,这么多医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闪电式跳槽,其中确实不乏手续不规范之处。

  此外,由于目前大医院过度扩张、基层医院空心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出台的许多医改举措,都在大力推动医学人才向下走,一家本就聚集着大量专家的医院,又一次集中引进大批医学专家,难免触碰行业以及主管部门敏感的神经。倘若大医院都在人才引进方面不加克制,可能会冲击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政策方向,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等现象有可能变得更加严重。

  一方面,医学人才需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医学人才的流动受到很强的制约,要履行相应程序,要保持分寸与秩序等。这其实是一对矛盾,若想兼顾好两者,就得为医学人才流动科学设计流程。医学人才流动的原则性倡导较多,具体的规则比较缺乏,一旦出现40名专家同时集体跳槽等现象,就难以明是非、定纷争。只有尽快补齐这块短板,医生跳槽和医院引进人才,方能变得更加有章可循。

  比如,当前为了严控大医院的规模,在编制与床位核定、分院设置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硬性措施,但可以引进哪些人才,一次可以引进多少、人才流出与流入的单位如何协调等,却缺乏细致的规定。医师多点执业受到鼓励,但通常鼓励医师由上向下流动,当大医院借医师多点执业之名、让医学人才大量逆向聚集时,如何干预和引导,也缺乏处置规则与经验。

  此外,人才流动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但大医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强势地位,假如任由市场配置医学人才资源,大医院日益膨胀、小医院日益萎缩就在所难免。有必要通过更有力的手段,来对冲大医院对人才天生的“虹吸”效应,让包括医学人才在内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流动。 □唐传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