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袁远:《吾儿吾女》关注不同家庭的内部生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5月08日        版次:GA12    作者:黄茜

  作家袁远。

  4月29日,南都读书俱乐部邀请作家袁远分享她的最新长篇小说《吾儿吾女》,以及她的写作、阅读与生活,为“南都读书月”系列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袁远,巴金文学院、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有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多部发表、出版,作品被多家选刊转载。著有中篇小说集《一墙之隔》《单身汉董进步》《纯属巧合》,长篇小说《亲仇》等。

  最新小说《吾儿吾女》以“小升初”为引子,展开了某校六年级某班学生及他们的家庭在这一事件中的情绪和反应。该作品涉及淑女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偏科、留学、霸凌、择校、单亲家庭、全职妈妈、买房、早恋、独生子女等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和家庭问题,是一部贴近现实、直击当下教育痛点的书,也是一本温暖和治愈之书。

  袁远坦言,《吾儿吾女》的题材虽是时下热门的亲子和教育题材,但作为作家,她想写出的是“不同家庭的内部生态”,以及“不同家长、不同孩子的内心世界”。她谈到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中,父母首先应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去看待,有了这个前提,许多冲突就会迎刃而解。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的作家,袁远难掩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她欣然谈到成都的多面性,称它是一个“充满弹性的城市”:“不管你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工作很稳定或者不稳定,在成都都能找到自己的‘那杯茶’。”

  讲座实录精粹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独立的人

  南都:当初写《吾儿吾女》的动因是什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生活里有原型吗?

  袁远:这个小说的题材我关注了很多年。中国父母承受的压力、付出的心血,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在做父母的历程中,很多人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的人生感慨。所以我想把这样的故事写出来。

  这个题材是亲子题材、教育题材,但作为作者,我想写出的是不同家庭的内部生态,有什么样的家庭内部生态,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另外,我还想写出不同家长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希望写出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写这部小说的由头。

  南都:《吾儿吾女》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切中了当下社会焦点和痛点。你试图在小说中探讨教育方面、亲子关系方面的哪些问题?

  袁远:首先申明我不是教育专家,我只是一个小说写作者。我只能拿写作这部小说过程中所做的一些思考来与大家分享。

  我来就父母可能普遍面临的问题说一说意见。这个问题就是,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这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家庭中,因为家庭背景、环境不同,更因为小孩是不同的个体,应对方式肯定不一样。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每一个小孩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他们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还不成熟,就不承认他的独立人格。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独立的人。

  曾经有一位做心理分析的朋友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父母只是象征性的。怎么理解呢?父母要承担养育、监护、陪伴、引导、教育等责任,但父母不是孩子的上帝。每个孩子是独立的,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喜好、偏向,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我们认可这个前提,我们再来谈如何同孩子相处,如何引导他们,他们出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可能很多冲突,就会找到合适的办法化解。

  成都是一个充满弹性的城市

  南都:你曾经当过记者、编辑,现在是专职作家,是怎么完成从媒体人到作家的身份转变的呢?

  袁远:是的,这两年我才专门待在家里写作。以前我也是个职业妇女,主要在报社做编辑。

  我写小说的时间可能有20年了吧。我的写作道路好像有点顺其自然。记得那时候我去参加一个关于写作的讨论会。会上有很多文学界大咖。之前我主要是写报纸上的散文随笔,参加那次座谈会以后,我觉得我也可以写写小说、讲讲故事。然后我就开始写小说,在杂志上发表,适当的时候就出书。当然我的写作是蛮缓慢的。

  编辑这个职业让我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我生活在成都,在不同的报社工作过,经历也挺丰富。记得我在其中一个报社工作的时候,节奏非常快,也使我接触到各种有意思的人物。他们后来都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到我的小说当中,这对我的写作的确很有帮助。

  南都:你居住在成都,小说里是不是大多也以成都为故事背景?你觉得成都这座城市有哪些方面特别值得一个作家去书写?

  袁远:对的,我这本小说里的城市叫帛州,其原型就是成都。小说里写到的一些景观、涉及到的人文地理,都是成都所有的。

  现在成都这个城市好像蛮有名的。当然成都的特点也很鲜明,节奏慢,好玩儿,好吃的多,美女多等等。我觉得成都其实是一个多面性的城市,它有慢的一面,也有快的一面。人们说成都有两个平行世界,慢的很慢,快的非常快。

  成都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充满弹性的城市。不管你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工作很稳定或者不稳定,在成都都能找到自己“那杯茶”,都能按自己比较好的状态去生活。这是我比较喜欢成都的一个方面。你在成都哪怕是一个按照世俗标准不太成功的人,也可能生活得很安逸、很自足。成都的著名画家何多苓说过一句话:“我就喜欢小富即安”。他这句话很能代表成都人的特点。

  晚上有时候我和先生出去散步,经常看到小街小巷两边开小店的人,拿一张小桌子摆到街沿上,端出自己做的饭在那儿吃。我发现他们吃得很丰盛。我跟我先生开玩笑,说他们比我们吃的好多了。我觉得成都人会尽可能地去享受生活,在很多问题上是很达观的。当然成都人也很多缺点被人诟病,这也无须讳言,比如说不太守时、比较懒散等等。不管是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城市,都有其多面性。这才是真正的成都。

  下一步作品关注老年人问题

  南都:请谈谈下一部作品的写作计划。

  袁远:我的下一部小说可能也会被认为是热点题材。但也是因为它本身值得关注、该去书写,我才去写的。这就是老年题材。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当下的老年人和未来一茬茬进入老年的人们,跟以前的老年人有很大不同。而且,当下中国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间的相处,和从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大家庭,甚至讲究养儿防老,这些东西正在被更新的观念替代或者消解。所以,老年生活,老年人所遇到的问题、他们的状态,我觉得非常值得作家关注。至于什么时候写出来,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确实写得挺慢的。

  南都:请你给推荐几部你喜欢的书籍。

  袁远:当然我喜欢的书真的很多。首先我愿意向大家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一部触及灵魂,探讨灵魂问题的伟大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语言也非常有感染力和冲击力。我推荐大家去阅读俄罗斯文学。

  另外,我觉得阅读面广阔一些比较好,应该读一些哲学书籍。我推荐一本《哲学的故事》。它通过讲述从古至今的大哲学家的故事,来为我们梳理哲学发展的脉络,带领我们进入哲学的世界。假如你产生了兴趣,就再去读哲学家们的原著,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主持/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