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流调中心的深夜

追踪病毒轨迹,他们与时间赛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3月22日        版次:GA08    作者:代国辉

  3月14日深夜,广州海珠区流调指挥中心依然灯火通明,流调工作正紧张进行着。南都记者 刘威 摄

  3月15日凌晨2点半,广州海珠区流调指挥中心大楼里依然灯火通明,键盘声此起彼伏。流调工作人员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摸清阳性病例的活动轨迹,甄别出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举措提供信息参考。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通宵达旦已经是流调工作常态。为了提高流调效率,精准锁定密接和次密接人群,海珠区成立了海珠区流调指挥中心,各相关职能部门进驻流调指挥中心,协同办公,提升流调效率。

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简明扼要的流调轨迹背后,是流调工作人员夜以继日仔细核实的结果。

报告一定要快和准确,因为后面的流程都等着流调报告。

  ——深夜,正在整理流调报告的后方流调信息组组长凌远理说

行程轨迹的还原是不能有空白时间的,需要实现全天24小时的全还原,甚至精确到秒。所以,要记录流调对象从起床那一刻起之后的全部行程,这对精准防控至关重要。

  ——流调员卓训华每天拨打难以计数的流调电话,嗓子沙哑

有一个视频我盯着看了不下50遍,因为频繁的人员往来容易重复标注,而一旦重复标注就意味着之后流程的工作可能重复。

  ——志愿当流调员的丁炯链说,长时间地盯着屏幕很容易头胀

与时间赛跑

流调员住进指挥中心

  

  3月14日夜间11点,海珠区流调指挥中心后方流调信息组组长凌远理依然埋头整理着流调报告。长达58页的流调报告汇聚了上百人这几日连轴工作的付出。

  流调工作讲究快速,接到流调任务后,他连换洗衣物都没带上,就赶紧奔赴指挥中心。海珠区新启用的流调指挥中心设立在一座具备住宿、餐饮和办公条件的大厦内。上楼休息,下楼上班,吃在工位上,功能齐备的流调指挥中心为流调工作人员省去了大量的中间时间。流调工作面临突发任务,可能发生在深夜,让流调工作人员住进指挥中心,围绕的是一个“快”字。

  流调报告形似一棵参天大树,关于阳性病例的活动轨迹仅仅是这棵大树的主干。准确还原阳性病例的活动轨迹后,其所涉及的场所便会延伸出许多的密接人群,犹如主干延伸出去的枝干。在枝干之外的再延伸,便是次密接人群。随着流调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一棵大树的轮廓愈加清晰,防控措施更精准,人民群众的安全更有保障。

  深夜,后方流调信息组组长凌远理整理着流调报告。

  “半小时一份初步报告,1、2、4小时分别再出更详细的报告。”凌远理介绍,为了更快地出具流调报告,一接到任务,流调人员马上联系对方,一秒不落地还原该阳性病例最近的行程轨迹,并配合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交叉核实,做到又快又准。“报告一定要快和准确,因为后面的流程都等着流调报告。”

  这一过程的每一刻都在与时间赛跑。第一步是找到人,马上联系上阳性病例本人,展开流调。随之开展流调对象的近日活动轨迹,同步派出人手对重点区域进行封控管理,涉及区外场所,马上致函。所有的流程,紧张且有序。

  

考验耐心耐力

行程轨迹需24小时全还原

  

  流调面临着未知的复杂。“首先是信息量巨大。”凌远理介绍,每一个对象都需要流调员打电话去询问,这需要大量的人手。为了解决人手问题,海珠区各区属医院、社区医院、行政部门党员以及院校志愿者纷纷主动报名,从四处而来,“啃下”这块硬骨头。

  “每个人拿着名单,挨个打电话,打通了就开始询问,致电多次未通就换下一位,然后再循环到此前未接通电话的人员上,直到联系上所有人。”

  过程中,并非每一位流调对象都能完全复盘自己的全部行程。“有的人是忘记了,我们就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回忆;有的人出于担心隐私泄露,或出于想‘保护’身边人的原因而不说。”凌远理说,这极大程度增加了流调的难度。

  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盯着屏幕,甄别密接、次密接群体,对流调员构成挑战。

  查看监控视频是开展流调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容易让流调员“头疼”的一环。丁炯链是海珠区中医医院的一名诊疗师,得知流调工作急缺人手,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已是15日凌晨1点半,他还对着电脑,进行着紧张的流调工作。

  那个让他看了不下50遍的视频令他印象深刻。而为何要重复观看50多遍?他介绍道,频繁的人员往来容易重复标注,而一旦重复标注就意味着之后流程的工作可能重复。他表示,长时间地盯着屏幕,高强度用脑十分容易“头胀”。而这样的工作,在流调过程中大量且长时间存在。

  在采访过程中,流调员卓训华不断扯着嗓子在电话这头询问流调对象近日的行动轨迹。“去过棋牌室吗?到过医院、学校吗?”这些易于病毒传播的场所,卓训华对每一位流调对象都会仔细地询问。

  行程轨迹的还原是不能有空白时间的,需要实现全天24小时的全还原,甚至精确到秒。所以,卓训华需要记录下流调对象从起床那一刻起之后的全部行程,这对精准防控至关重要。在哪吃的早餐?何时离开,去了哪?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卓训华一边通话,一边记录,一个个新名字出现,意味着一份份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排除。

  

不落下一个微小的线索

嗓子沙哑 却没时间喝水

  

  卓训华的嗓子沙哑得明显,但依然没有停下拨打电话。如此高强度地发声,理应需要多喝水来缓解。她的回答是:没时间喝水。在一天的流调过程中,她从早上9点开始,直到次日凌晨,除了去洗手间和取饭的时间,基本上再找不到理由离开座位。开展流调过程中,她拨打出去了难以计数的流调电话,却没拨往自己家里一次。

  在办公室的一角,总是多出来几份快餐,和这毫无作息时间规律的流调工作环境十分匹配。他们将疲惫抛在脑后,拿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精神,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完成一项项流调工作,不落下一个微小的线索。

  深夜里,虽然他们依然铆足了劲拨打一通通电话,但身体所展示出来的疲惫是明显的,带着血丝的眼睛、沙哑的嗓音,还有即使黝黑面庞也挡不住的黑眼眶。城市的凌晨,灯光渐渐暗淡,但这里灯火通明,他们本着“早开始一秒,便意味着可以早一秒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的想法,冲在抗疫一线。

  为了提高流调效率,海珠区首次启用流调指挥中心,让跨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更加快速。市、区两级卫健、公安、疾控、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集中入驻指挥中心,同吃住、同办公,力求在最快时间里,最准确地查清密接和次密接人群的情况。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李晓昕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