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20进6!“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日前揭晓,“皮洛遗址”成考古界新晋顶流:

刷新历史!13万年前人类已经征服青藏高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3月22日        版次:GA15    作者:林子沛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出土的铜扭头跪坐人像。

  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的慕容智墓墓志。

  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手斧、手镐、薄刃斧。

  ←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出土的漆木器。

  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出土的漆瑟。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出土的石质制玉工具——系列石刻刀。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揭晓“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南都记者注意到,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6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重要考古成果亦众多。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期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广东省有两个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参选资格,分别是广州黄埔陂头岭遗址和增城金兰寺遗址。不过,最终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西夏县师村遗址等20个项目进入初选名单,上述广州两个项目最终遗憾落选。

  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位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金珠镇七家-平洛村后,东距稻城县城约2公里,海拔3750米,处在金沙江二级支流—傍河的三级阶地上。该阶地宽约500米,长约1800米,遗址整体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成果:在目前已开展考古发掘的部分遗址区域,考古队员已经发现了七个连续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层位。其完整保留、系统展示了“砾石石器组合-阿舍利技术体系-石片石器体系”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过程,首次建立了四川和中国西南地区连贯、具有标志性的旧石器时代特定时段的文化序列,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空白。

  评价:对于这项考古发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用了五个“没想到”。一没想到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发现人类遗迹;二没想到人类征服高海拔地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3万年前,甚至更早;三没想到在这里发现了多种文化类型交替;四没想到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出现在3700米以上的高原上;五没想到这个遗址能够如此清楚地保存了早期人类征服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

  河南南阳市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最早的玉石手工业“生产基地”

  位置:位于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白河西岸,分布在一处五级台地组成的高17米小土山上及周围。

  成果:据了解,黄山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玉石手工业“生产基地”。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此外,考古学家还在黄山遗址西侧发现了一条仰韶和屈家岭文化人工运河以及一座码头。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

  评价: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南阳盆地中遗址面积最大,遗迹规格最高,内涵丰富,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土上万件文物

  位置:位于中国四川广汉城西7公里,南兴镇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由于其古域内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称。

  成果:从2020年3月启动新一轮发掘至今,已经初步摸清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格局,并新发现6个“祭祀坑”,目前6座祭祀坑已基本结束发掘工作。截至目前,6座新发现“祭祀坑”已经出土编号文物上万件,而近完整器超过2400件,其中铜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鸟形金箔饰、铜顶尊跪坐人像、铜扭头跪坐人像等,部分文物从造型、纹饰来看,均为此前所未见。

  评价:新发现的前所未见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充实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将促进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行为和祭祀体系研究。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任、特聘教授徐坚表示,“这次‘祭祀坑’的田野考古,可能代表了中国田野考古的一个高峰。”

  三星堆遗址器物坑发掘的学术顾问和技术指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则表示,新发现的6个坑,连同坑所在的场所及其周边的环境信息,为完整认识当时神庙的像设组合、礼仪空间、宗教思想,乃至于宇宙观念提供了重要资料。

  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活化秦汉帝国大一统进程中重要节点场景

  位置: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分布于楚王城城址的东南郊,西距龙岗墓地约1000米、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

  成果:本次挖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字材料,罕见的葬具绘画、精美的漆木器以及清理了一批秦文化的饱水墓葬。其中战国晚期墓葬M274出有长文木觚(一种多棱体木牍),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中华第一长文觚”,其形制罕见,内涵丰富;葬具绘画的年代为战国末-秦代和秦汉之际,题材均为首见。

  评价:专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价值是,活化了秦汉帝国大一统进程中重要节点的历史场景,为研究战国晚期至汉初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华文明从多元一体到大一统的进程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典型个案。

  江西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 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葬

  位置: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洪光塘西南,筑卫城城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小山顶部。

  成果:经专家论证,国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葬,墓主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推测是越国王室贵族。墓葬的发掘已经持续了四年多,出土2400余件套器物。出土器物的种类以漆木器为大宗,此外还有金属器、陶瓷器和玉石器等。从器类看,囊括了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日常用具等多种品类。出土筝保存很好,筝尾高耸,总长度达2.3米,是迄今为止出土最长的一件。墓内还出有一件青铜鸠杖的跽坐人形镦及两件“越王”铭铜戈(戟)。

  评价:国字山墓葬的发掘为构建和完善江西地区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提供了关键性资料。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是越国与越文化考古的新突破,对于研究越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国字山墓葬还有相当数量的楚文化因素和群舒文化因素,以及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因素,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为研究作为“吴头楚尾”的江西地区东周时期的吴越楚关系、政治格局演变和本区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提供了直接证据。

  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位置: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是一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群。

  成果:2019年9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建的吐谷浑考古项目组发掘了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该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出土包括罕见的六曲屏风、列戟屋模型、成套武备等文物800余件组,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被纳入当年“考古中国”项目。同时,墓中出土墓志一合,首次提及武威南山区“大可汗陵”的存在。2020年,考古人员共确认23座吐谷浑墓葬;2021年,对武威地区新发现的长岭-马场滩区3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金属器、彩绘陶器等随葬品290余件。

  评价: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该墓群的发掘,使我们能够从文字和实物层面,窥见归唐吐谷浑人物质生活、思想观念、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生动揭示了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近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史实,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显示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统筹:李思萌 方军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供图:新华社 综合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文物局、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等。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