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的细节》

罗翔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19日        版次:GA15    作者:许晓蕾

  《法治的细节》是法学教授罗翔最新的随笔集,单篇成文,就像一个个随笔故事一样娓娓道来。2020年年初,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因其刑法课授课风格幽默风趣,意外爆红网络。3月9日,受邀请正式入驻bilibili视频网站,6个月粉丝破千万,成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国民普法教授。

  作为国民普法教授,这本《法治的细节》也非常适合普罗大众阅读,没有法学书籍的枯燥乏味。罗翔从解读热点案件入手,向大众普及法治观念。比如里面涉及N号房、辛普森案等时事热点案件,或是普及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理常识。

  韩国N号房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除了组织者有罪,涉及的围观者又应当如何处理呢?罗翔谈到,“有很多人往往以为围观者不可能构成犯罪,但是刑法理论规定了共同犯罪,如果你明知道他人要去实施性侵或猥亵,来制作相应的视频,你依然为其提供金钱的资助,在主观上你知道在帮他实施性犯罪,客观上你也实施了帮助行为,当然构成共同犯罪。”

  他还提到“我国对传播淫秽物品的定罪:一类是非牟利性的传播淫秽物品罪,法定刑最高是两年有期徒刑;还有一类是牟利性的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最高是判处无期徒刑。有很多人往往以表达自由来为淫秽物品脱罪,但是我觉得这种观点很难被接受,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而在N号房事件中,我们明显看到许多经济地位处于不利的女性被组织者残酷地剥削。”

  可以说,从罗翔解读N号房事件中,不单让你学习到了最有用的法律知识,甚至时不时让你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相信这不单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很多人都被罗翔的三观惊艳过。在《法治的细节》第五部分——读经典,特别能体现罗翔老师的三观,简直是人间清醒。

  读经典这一部分全是罗翔的读书体验。可能刚开始你会想说,一本讲法治的书,还要特地收纳五篇读书体验,这是不是纯粹为了出版凑字?但你细读之下,会发现,这五章谈到的法学和人生观,并不比分析案例逊色,甚至更好。

  比如他谈到英国法学家詹姆斯·斯蒂芬的《自由·平等·博爱》一书。法国大革命后,民主社会的三大信条“自由、平等、博爱”呱呱落地,这是一本系统地批驳这三大信条的名著。

  罗翔谈到,“年少时我读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我深深地折服。我在想这是一个多么敏感的人啊,看到人类受苦,居然会流出伤心的泪水。随着年岁的渐长,读的书慢慢地多了,才发现我所敬仰的卢梭只爱抽象的人类,根本不爱具体的人。卢梭和女佣通奸,后者为他生了五个孩子,卢梭都把他们都送往了孤儿院。他在《忏悔录》中为自己辩护,说他忙着爱人类,以至没有时间来关心自己的孩子。《悲惨世界》中抛弃芳汀母子的多罗米埃也曾经引用卢梭的高论,为自己始乱终弃的行为辩解。所以,这是为什么斯蒂芬说:‘我在读卢梭的《忏悔录》时发现,几乎很少有文学作品能像他对人类表达的爱那样让人恶心。’”

  书中还提到,“博爱的信奉者很容易因着对理想人类的爱,而仇恨现世的具体之人。斯蒂芬说:‘对天下人的爱,通常意味着热衷于我本人有关人类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应当如何生活的观点。它经常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一个对自己见过面的兄弟都不爱的人,特别易于觉得他会去爱他从未见过也永远不会见到的远房表兄。’想象中的人类越可爱,越是觉得身边之人乏味恶心。因为抽象的人类如此可爱,而具体的人如此麻烦。对抽象的人类的爱是无需付出代价的,凭空想象,收放自如。但对具体的人的爱则总是要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真正的爱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牺牲越大,爱心也就越大。无需付出代价的爱不是为了欺骗自己,就是为了欺骗他人。”

  “斯蒂芬警觉地意识到,那些号称博爱的人,通常会为了他本人所理解的后代的幸福,毫不犹豫地牺牲现在活着的人所理解的幸福。”书中的这句话特别让人深思,因为这些博爱的人,到现在依然活跃着,向我们灌输着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五篇读经典下来,你会更深地自省自己。这么说吧,与其说是罗翔读经典,不如说是罗老师给我们上了五堂人生警示教育课。

  整本书看下来,其实不单读者会一直自省,罗翔也一直在自省自己是网红这件事。甚至在最后,还收录了许知远在《十三邀》中对他的采访,他谈到成为网红会有短暂的快乐,“每一个舞台一定有每个舞台背后的厚重意义,但是又不要过于高估这个背后的厚重的意义,以至于你留恋这个舞台。就是说,在这个舞合中。你做好这个舞合所赋予你的,你想去做的事情;有一天别人说‘够了,下去’,那你下去就好了。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又始终要告诫我自己,人能影响的人,或者说,人能真正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那只是片刻感动了,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人可以有片刻的感动,不可能持久的感动。你能真正影响的人,一定是你愿意在他身上投入大量时间的,跟你有真正接触的那些人。”

  在我看来,也许,《法治的细节》可能很难真正影响到你,但足以给你带来片刻的感动。 (许晓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