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南重北轻格局或根本性改变

专家认为,“北部都会区”将带动深港口岸经济带高度繁荣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0月14日        版次:GA16    作者:余毅菁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本届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其中提出在新界北建设“北部都会区”的内容,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南都记者留意到,施政报告提到的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公开发文称,“将根本性改变香港百年来南重北轻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得深港全方位、全领域深度合作即将成为现实。”

  

核心是深港口岸经济带

  

  港府为何将“深港口岸经济带”纳入重点规划当中?“深港口岸经济带”与“北部都会区”的关系是什么?

  10月8日,林郑月娥接受媒体访问谈及“口岸经济带”时指出,过去一段时间,深港通过重建、优化口岸的方式,腾出不少地方发展经济产业。而从香港角度,除了“深港口岸经济带”的发展,内部仍有广泛腹地可供开发。

  “此次‘北部都会区’的规划是一个大的发展策略,它包含了口岸经济带,但不只停留在口岸经济带,我们不希望口岸经济带在香港成为一座‘孤岛’”。对于“口岸经济带”与“北部都会区”之间的关系,林郑月娥直言,“‘北部都会区’的核心就是‘深港口岸经济带’。”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将使“深港口岸经济带”成为发展的新风口,“北部都会区规划若顺利落成,势必促进深港人才、科技、金融、商业在这里实现大聚集,从而带动深港口岸经济带高度繁荣。”

  

五大铁路工程3个跨越深港边界

  

  “北部都会区”将会如何建设?

  施政报告给予了答案:基建先行。

  林郑月娥列举《发展策略》中提出的五大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其中一半以上涉及深圳。林郑月娥发表施政报告时指出,“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

  

  位置

  与深圳仅有一河之隔

  “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有六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

  可以看出,此次港府对“北部都会区”规划的选址,正是在与深圳仅有一河之隔,且并未被高度开发的新界北部地区,与北部一河(深圳河)之隔的深圳实现无缝对接。

  格局

  “双城三圈”

  林郑月娥发表的施政报告,对“北部都会区”的规划覆盖了由西至东的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且在“北部都会区”的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理念。

  林郑月娥介绍,“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双城三圈”覆盖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时间

  计划20年全面落实

  林郑月娥表示,全面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需时20年,特区政府会全速进行有关工作,检视阻碍基建的因素,修订有关条例,全面精简程序。她透露,特区政府会于今年内展开咨询,希望于2022年内向立法会提交涉及土地发展的条例修订,包括城市规划、填海、路政和收地等四方面的条例。

  此外,为增加工作透明度和提升议会监察功能,特区政府将制订滚动式10年建设进度计划,按年更新,让大众随时知悉未来十载北部都会区内铁路、科技等大型项目的发展情况。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见习记者 翁安琪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