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心内科专家廖新学开讲血脂管理

血脂异常放任不理易导致心梗脑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9月30日        版次:GA12    作者:曾文琼

  心内科专家正在开讲血脂管理知识。

  中老年人在日常体检中发现血脂异常是常事,很多人却不以为然,但其实,约一半的血脂异常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心肌梗死、脑卒中,而且一旦发病,约1/4患者会因此丧命。体检后发现血脂异常需要看医生吗?他汀效果不佳患者,还有什么更好的降脂策略?时值9月29日世界心脏日,为加强大家对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日常管理,南都健康大讲堂联合安进中国共同举办了“心脑畅·岁月长”心血管健康科普讲座世界心脏日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廖新学教授为大家科普血脂知识。

半夜突发心绞痛竟是高血脂作祟

读懂血脂报告很重要

  

  在后半夜两次突发心绞痛,在短短10多分钟里手脚冰凉,嘴唇发麻,胸口阵阵刺痛,直到痛感快速蔓延,辐射到腋窝、上臂、小臂。66岁的高血脂患者岚姐在活动现场讲述了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惊险经历,去医院就诊后她得知,心绞痛背后的罪魁祸首竟是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高血脂。岚姐最终通过冠状动脉CT检查发现,高血脂让她的3根动脉血管发生狭窄和堵塞,其中最严重的已经堵塞了50%。廖新学介绍,在成年人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惊人的40.4%。高血脂往往容易导致患者血液里的脂质堆积,最终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因此,廖新学强调:“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血脂水平,对防控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

  廖新学表示,高血脂被称为“隐匿的杀手”,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它是悄声无息的,患者无法察觉出明显的症状,对这个病不了解、不重视、不治疗。对此,廖新学进一步提醒,关注高血脂,首先要看懂我们的血脂报告,读懂关键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脂高的元凶是胆固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最重要的胆固醇。”廖新学表示,对于因为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设立不同的风险等级,相应的降脂治疗也需要设定不同的LDL-C目标值。例如,对于中低危人群来说,LDL-C水平控制在3.4mmol/L以下即可,但对那些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糖,或发生过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极高危、超高危患者来说,LDL-C水平则要控制在1.8甚至1.4 mmol/L以下。“LDL-C水平越早达标,患者越早受益,也越不容易发生心梗、脑梗等严重威胁到生命的问题。”廖新学强调。

  

新药提供更佳降脂选择

健康生活与药物双管齐下

  

  据悉,目前最常用的传统降脂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但对于大部分超高危患者或极高危患者,传统药物的干预捉襟见肘,很多高危患者往往用药血脂依然不达标。廖新学介绍,目前,国内获批了一种新的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它可以在他汀用药基础上,继续把患者的LDL-C水平大幅度降低59%。“好钢要用在刀刃上,PCSK9抑制剂对于那些使用最大剂量他汀治疗都没有办法控制血脂的患者来说,对于一部分他汀不耐受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全新治疗选择,而且因为没有不良反应,患者也可以没有负担地长期用药,更好地管理疾病。”

  临床上,医生往往看到,很多患者因为意识不到位,在治疗上走了不少弯路。对此,廖新学再次呼吁,对于中低危人群,调整生活方式对控制血脂确实有所帮助,但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务必要尽早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达到降脂目的,且要“长期用药,贵在坚持”。 “大家要重视自己的血脂水平,20-40岁每五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每一年检查一次,而已经查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胆固醇长期达标就会长寿。高危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运动、戒烟戒酒。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疾病水平,制定需要达到的血脂目标,这样综合起来才能控制疾病。”廖新学总结道。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何昕雨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