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看待源头病例,社会共识越来越坚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9月19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福建莆田,疫情再袭,疑似源头为8月4日自新加坡入境厦门的林某杰,近来收到大量骚扰电话和短信。9月18日,涉事当事人在社交平台发声,讲述其历经21天集中隔离、9次核酸检测和3次血清检测的过程,并坦承“没有人想成为确诊病例”“我们也是受害者”,而对于信息泄露,则表示“更加难以接受”。

  “没有人想成为确诊病例”“我们也是受害者”,几句话让不少人动容。已经不止一次了,当局部地区疫情再次发生,便总有感染者的信息被泄露,总有一些网民找到并施暴于当事公民。当然,也不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此趋于冷静、理性,在社交平台主张“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而不是确诊患者”。

  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疫情的理性认知尚无法第一时间到达那些被网暴的普通人,无法完全影响和改变那些基于蒙昧的群体偏见。

  此番莆田疫情的疑似源头林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表示,“如果我真的是源头,肯定是我的不好,向大家道歉”。这句话让人五味杂陈:一场疫情的源头,本身并不必然带有原罪,是源头也不意味着犯错,当事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为此道歉。更何况,在9月17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尤其是测序结果,中疾控专家给出的判断是:“疫情的源头病例,可能是在集中隔离期间感染,进而导致后续疫情发生。”

  在隔离期间感染的病患,不该被苛责,但涉事隔离场所的防疫措施执行情况却不得不经受苛刻的审视。同样已不止一次,隔离场所疫情骤起,暴露出疫情防控的基本设施存在防控漏洞,这方面的漏洞必须引起重视。

  必须要反复重申,公民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其首先是一位受害者,只要不是在确诊知情后明知故犯,故意、主动导致病毒扩散;只要是严格遵守和配合了所在地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就不应该为自己成为所谓源头而背负太大心理负担,更不应该承受语言暴力。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新冠疫情的认知,还远谈不上充分,病毒还在变异、迭代,而局部地区再次袭来的疫情,对身处其间的居民、对社会的秩序运转,都客观存在较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网友就可以就此迁怒于所谓的疑似疫情源头,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恶语相向,这是对人心与公理的悖逆,也为文明社会所不容。

  针对疫情源头的信息泄露和语言攻击,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谴责、反对和呼吁停止的层面,需要有法律的及时介入,以保障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涉嫌泄露确诊病患个人信息的人员,必须要有严苛的溯源和追责。

  就在日前,重庆一中院开庭审理的一宗非法泄露万名消费者个人信息案的公益诉讼,其线索就是源自疫情期间泄露他人信息的一桩刑事案件。对于非法泄露他人(特别是正身处窘境的公民个体)隐私信息的行为,法律的态度已经越来越明确,执法、司法的协同配合更要通过不断的个案实践,向社会宣示法律的态度。

  不该苛责任何一位没有个人过错的确诊病患,而是要更加严苛地审视和排查那些包括隔离场所、信息保护环节在内的防疫薄弱点——查缺补漏,犹未晚矣。

  2021年广州疫情期间,首例患者郭阿婆并未受到压倒式的恶意攻击,不少网友还曾寄语郭阿婆“得闲饮茶”。现在回看,并不能回避网络上也曾出现个别对患者的诘难,只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抱持善意、冷静发声,得以让温暖和宽厚的市民精神冲上热搜,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隔离病毒,不隔离人心”,这是2020年疫情期间南都社论的呼吁,此时此刻仍然需要反复不断地被重申。市民的文明和善良,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茁壮成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这场严峻考验面前,冷静和理性的社会共识更要越来越坚定。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