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粤韵悠扬响四海 岭南红豆发新枝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9月12日        版次:GA12    作者:周佩文

  国内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的白娘子(曾小敏饰)和小青(朱红星饰)。

  蒋文端排演的粤剧小剧场《金莲》。

  苏春梅主演的戏曲音乐剧《冼夫人》。

  粤剧《红头巾》剧照。

  粤剧《梦·红船》,南派武打戏的代表作。

  扫码看视频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粤剧的特长在于多方面吸收优点,加以融会贯通,从来没有机械地接受某一剧种的局限,它的优点是善变。”近几十年,跟其他剧种一样,粤剧也一直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冲击与挑战。其间,粤剧以其高度开放与先锋潮流的特性,随时应变,交出了一份份瞩目的答卷。

  

  活态化传承经验可供借鉴

  2009年,粵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2年来,它在活态化传承发展方面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粤剧发展的经验有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化建设,即在此前粤剧基金的资助基础上,从政府层面提升粤剧在岭南的文化认同,除了粤港澳联合申遗外,省市政府出台地方法规和政策为粤剧保护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专业化保护的经验,即以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为代表,通过有效的专业提升,加强了粤剧艺术的多元性和艺术性,尤其是武行为代表的粤剧风格始终保持。三是粤剧保持高度市场化,这是其他剧种少有的,是粤剧生态空间重要的内容。四是学术化整理契合粤剧文化品格,尤其以编撰《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提供了戏曲保护的范式经验。

  

  借助当代最新电影技术呈现传统东方美学

  

  2021年戏曲界最大的“爆款”——国内首部粤剧4K电影《白蛇传·情》,是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的代表作,是近年来粤剧界以现代审美重新挖掘传统艺术的一次成功探索。2021年5月该片全国公映,并获得强烈关注,票房超2000万元,刷新了戏曲电影票房纪录,“豆瓣”评分8.2分,“猫眼”观众评分9.1分,业内专家评价其为中国戏曲电影新的里程碑。该片荣获多个国内外电影大奖,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青睐。究其原因,是《白蛇传·情》被拍成电影时借助了很多西方最新电影技术的手段和风格,如摄影、美术、道具、音乐、特效等,来呈现最本真的传统东方美学,在守护粤剧传统与彰显时代风采的微妙平衡中做了有益的探索。

  

  粤剧新面目:小剧场与戏曲音乐剧

  粤剧的优势在于善变。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蒋文端和苏春梅通过自己的方式对粤剧做出有益探索和尝试。

  蒋文端在2020年排演了小剧场粤剧《金莲》,受到业界极大的关注。该剧在观演关系上,充分把握小剧场观演空间及剧本内涵的特质,强化剧场参与,运用演区与观众席合二为一的方式构造“整体剧场”的演剧模式。观众不再是传统观剧的旁观者,而是戏剧事件的共历者参与其中。而演员的表演,有机借鉴话剧表演的心理节奏及组织舞台行动的逻辑思维,并融合舞剧的视觉意蕴。而音乐处理方面也尝试了中西融合。蒋文端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剧场基本上是话剧的产物,现在我们粤剧尝试小剧场,正好给一批接受了小剧场表演模式的观众去尝试接触戏曲,从而接受戏曲。”

  苏春梅正在排演的戏曲音乐剧《妈祖》又是另一种创新。《妈祖》是继《一代天娇》《冼夫人》之后,由粤港澳三地艺术家联手打造的又一大型戏曲音乐剧。该剧特别邀请到多位香港影视界名家联合创作。据苏春梅介绍,《妈祖》不是单纯的演或是唱,而是通过戏曲表演和音乐剧演唱相结合的方式相互推动,该剧节奏是精准、明快、滴水不漏的,营造出一种电影感。至于“粤剧味”如何保证?苏春梅对南都记者表示,《妈祖》依然会尊重戏曲的传统和表演规律,将戏曲演员独有的高水平唱做念打呈现出来。“这是大湾区的新剧种,‘戏曲音乐剧’只是一个名称,过些时候我们可能会改名为‘大湾区音乐剧’或者‘湾区大戏’。”

  

  访 谈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 

  粤剧是中国戏曲生生不息的典型文化样本

  南都:你曾经在B站以“地方戏一定就不高级吗?”为题公开点赞粤剧。为什么?

  王馗: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地方剧种的价值是了解中国戏曲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粤剧把流传于中国北方最广泛的梆子腔、流传于南方的皮黄腔、以及南北诸多的高腔、弋阳腔、昆曲以及地方的杂腔小调统汇一炉,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艺术生命体,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这样集大成的艺术体跟岭南的方言、审美进行了完美交融。随着广东人向外发展的过程,粤剧随之被带到了世界各地,粤剧就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艺术品牌。

  实际上,粤剧行业有很多数字令人惊叹,比方说粤剧有多少部戏剧作品?超过了11000多部。粤剧跟电影结合产生了独特的门类——粤剧电影,而粤剧电影的数量超过了1000部。粤剧古典气质浓郁,它的古典艺术集大成地汇聚到了它的排场艺术里面,而它的排场有300多部……这些数字是中国的其他剧种包括京剧、昆曲都无法企及的。近几年,广东粤剧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白蛇传·情》《决战天策府》《梦·红船》《红头巾》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它作为地方剧种的艺术底气和艺术的丰厚性。

  南都:跟其他剧种相比,你觉得粤剧的优势在哪里?

  王馗:我觉得粤剧的优势在于几个方面。首先,粤剧是海外流传最广的中国戏曲的代表,具有能展示国家文化形象的能力。其次,粤剧是亦雅亦俗、宜古宜新、有文有武、能唱能做的剧种,艺术体系丰厚,能够在不同空间找到对应的受众群体。再次,粤剧的市场化是与岭南近代城市商业发展密切相关,至今葆有的粤剧市场保证着粤剧生命力。最后,粤剧的从业者以红船精神、八和精神凝聚全行业,体现出团结合作的戏曲精神。

  南都:你如何看待当前的粤剧创作?对粤剧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王馗:粤剧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力,佛山、广州等地的代表性粤剧院团都有不俗的创作成就。近年来,广东粤剧院尤其在国内盛誉有加。广东粤剧院在恢复南派功架戏、在创作《白蛇传·情》《八和会馆》等新创精品的同时,还适应市场推出《决战天策府》,特别是以国家精品的高度,吸纳张曼君导演为首的创作团队,从岭南地方群体里发现素材,从而创作出《红头巾》,在粤剧中加入丰富的岭南文化语汇,放眼世界格局中广东人的奉献,聚焦三水“红头巾”,将一个地方题材提升成了中国形象,展示中国气质和中国精神,是当下中国新创作品中少有的品相上乘之作。这种多元的创作路径,既保证了粤剧葆有基层地气,也让粤剧在走出岭南时有了底气。至于粤剧的发展前景,我觉得在于粤剧人的传承创造,从目前保护发展状态而言,优势强于劣势,只要粤剧保护传统、转化传统、追随时代的能力不丢,粤剧肯定是中国戏曲生生不息的典型文化样本。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董上德: 

  创新时应引入“现代戏曲”概念

  南都:你觉得粤剧在创新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董上德:粤剧在创新时,不能只着重于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创新。现在大家都关注一个概念叫做“现代戏曲”,现代戏曲的特定含义就是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即以当代人的“三观”为基础创作的戏曲作品。戏曲本来的土壤就是古代戏曲,在很多观念上和现代人的“三观”是有距离的,甚至是有错位的。所以在创新方面,除了在声光化电的技术创新之外,关键是剧本的“三观”也要更新迭代。不管写什么题材,“三观”应该与现在是零距离的。因此,我们创作新作品时就要引入现代戏曲这个概念。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理论前提在于,时代变化了,我们要看到戏曲、尤其传统剧目是对应古代农耕社会的价值体系的,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我们的“三观”应该要对应当下时代。

  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现代戏曲”式的创新呢?我认为是要抓两端,一端是传统,一端是当下,在吃透传统的同时眼观当下,这是很辩证的。我们当下的戏曲创作不能离开传统,否则就不叫戏曲。而眼观当下,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编创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思考当下民众的思想感情、生活追求,要研究民众内心的渴望和焦虑,不能“闭门造车”。我觉得编创人员尤其要研究民众内心的焦虑,因为文学创作一向是关注人的内心焦虑的,有焦虑才会产生矛盾,有焦虑才能够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够在舞台上呈现老百姓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这样一来,老百姓一下子就能产生“共情”,实际上这就是将老百姓引进剧场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引力,“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怎么会不去看呢?”譬如当代剧作家郭启宏创作的一些剧目,如话剧《李白》、新编历史潮剧《绣虎》等,虽然都是传统题材,但实际上凝聚着剧作家对当下民众心态的一种解读。

  南都:你对粤剧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建言?

  董上德:首先,要坚守欧阳山先生说的四个字:“好睇有益”。这是他20世纪50年代对粤剧提出的要求,对未来也很有指导意义。为什么我对这四个字有深刻印象?因为我在跟粤剧前辈叶兆柏的多次交流中发现,他反复强调欧阳山“好睇有益”的说法,我的理解是,这应该是行内的一个共识。“有益”就又要回应我刚才说的创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能够贴合民众心声,让民众在剧目里看到自己的身影,同时又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第二就是“内外兼修”。我指的是编创人员,包括演员,很多演员的外功练得很不错了,但内功也很重要,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的内功是欠缺火候的。内功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时代对人民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传统文化的修养。第三,特别要提到的就是,编创人员要自觉去培养自己的艺术感觉。有了艺术感觉才会有艺术个性,建议大家去读一下盖叫天《粉墨春秋》这本书,很能够体现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艺术感觉。我觉得这很重要,粤剧未来的发展是要体现在每一名艺术家身上的,所以艺术家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艺术感觉。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建议戏校可以借鉴一下过去戏班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培养个性,两方面结合。传统戏曲是行当的艺术,很多演员拥有大专文凭,这固然可称为人才,但他们上了舞台之后,往往能唱能做,扮相俊俏,就是缺乏艺术个性,缺少舞台上的识别度,这怎么能体现戏曲作为行当艺术的特色呢?怎么能表现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呢?

  广东粤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曾小敏: 

  “粤剧人在努力地走出去”

  南都:你觉得粤剧的发展现状如何?有什么发展短板吗?

  曾小敏:粤剧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用生机勃勃、活力四射来形容。随着广东粤剧院粤剧创作作品的不断推出,媒体传播互动的覆盖,跨界融合时尚化的不断努力,粤剧在新时代背景下,从融入到新媒体、新生活,到与时代产生共鸣,逐步引领新时尚,创造新经典,可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说到粤剧发展的短板,我觉得粤剧编剧的创作能力和年轻演职人员的成长和适应能力、以及投入戏曲创作的推广资金以及社会传播资源的倾斜支持等方面,应该说还是比较欠缺的。当然,这些问题广东粤剧院已经逐步形成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南都:你觉得粤剧在吸引年轻观众进场方面做过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曾小敏:我们没有刻意地去吸引年轻观众,或者是去取悦年轻观众。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用年轻人的视觉,年轻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相应的沟通、互动和调整。新媒体资源年轻化、在新的作品创作过程当中,适度运用跨界与流行艺术形态进行有机链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我们把经典剧目时尚化表达;把粤剧进校园普及做到极致,细化每个环节,让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近距离零障碍感受粤剧、喜欢粤剧;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拍摄粤剧励志短片小视频等……这些都是吸引年轻人的方式。如果说还有改进或者努力的地方,应该是引导更多的有传统文化情怀的艺术工作者融入到粤剧的传播推广的工作队伍当中,粤剧人已经在努力地走出去,拥抱新时代,也希望并欢迎有才华有想法的文化人,满怀热情地走进来,来到粤剧的世界。

  南都:你觉得粤剧未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曾小敏:未来的粤剧应该往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是往传统的方向,把传统的经典传承、挖掘、进一步发扬光大;另外一个是往未来的方向,探讨新的粤剧的表现形式,思考如何把传统粤剧的优质基因,融合到当下时代的生活需求和大家的艺术理想当中,让粤剧艺术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这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粤剧的本质特点的。

  粤剧大事记

  ◎明清之际形成了带有广府方言音韵特征的“广腔”,这是南戏、弋阳腔、昆腔等声腔进入岭南后逐渐地方化的产物。

  ◎清雍正、乾隆时期,“外江班”把湖南、江苏、江西、安徽、河南、广西等地的声腔艺术大规模带入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城市,由此开启了“外江班”与“本地班”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空间的发展。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粤人向南洋和欧美的开拓发展,粤剧就逐渐地流播于海外,成为最早为海外所接纳的中国戏曲剧种。1852年,粤剧班社“鸿福堂”在美国旧金山演出,之后不断有职业粤剧班社进入美洲。1857年,粤剧艺人在新加坡建立具有行会性质的“梨园堂”。

  ◎1889年,粤剧艺术的行会组织——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是粤剧按照规模建制进行行业建设的典型标志。

  ◎20世纪20年代以来,粤剧实现了舞台语言从“戏棚官话”向“广府白话”,舞台唱腔由假嗓向“平喉”的改用。省港大班将粤剧商业化追求推向极致,粤剧的行当从原初的十大行当逐渐蜕变为以正印文武生、正印花旦为统领的“六柱制”,大量声腔流派因此孕育而生。

  ◎20世纪50年代,粤剧人积极挖掘优秀剧目、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

  ◎2009年9月30日,粤剧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艺术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汉族戏曲艺术。

  粤剧

  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形成于岭南,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盛行。此外,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粤籍华侨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此推广及保存粤剧。2006年,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统筹:周佩文

  本期采写: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钟永红

  本期视频:林耀华 实习生 赵浩鑫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