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归故里——东莞藏容庚文物展》举办,再现中山大学容庚居所书房、客厅

《容庚北平日记》:学术精进,故乡情深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8月15日        版次:GA12    作者:周佩文

  《容庚北平日记》整理出版。

  《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

  1943年9月5日日记原稿。

  北京东莞会馆新馆容庚当年住过的房子。

  正在东莞可园博物馆展出的《“容”归故里——东莞藏容庚文物展》是8月5日开幕的“容庚与东莞”系列大型主题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重点选取了容庚及其亲属捐赠家乡的文物72件,从容庚作品和收藏两个角度,展现其深厚的学养、艺术造诣及家国情怀,并辅以场景局部复原,运用容庚生前影像、所用物件,再现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容庚先生居所书房、客厅场景,不过最受关注的莫过于5册《容庚北平日记》原件首次展出,从先生的字里行间可窥见其治学态度、收藏经历、友朋交往、生活情趣等,为观众呈现儒雅学者形象之外更加真实而有趣的容庚,亦还原了当时京城学人群体的“民国范”。

  《容庚传》作者之一、《容庚北平日记》整理者夏和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容庚日记手稿共16本,1925—1946年记于北平(今北京),先生南归后一直保存在身边,历数次浩劫而完好无损。1983年3月6日,先生去世后,日记手稿由其女公子容珊等保存,2015年8月后转由先生长孙容国濂保存。容庚日记,本为私人纪事,所记多为生活、读书、学术研究、交往及购藏书籍、书画、铜器等行状。但作为现代学术大家,容庚日记同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城市史、社会生活史),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引起学术界轰动。如今,在容庚先生家属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日记原件在“容庚与东莞”系列展览中首次展出,为我们呈现一个立体多面的容庚先生,勾勒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民国学人群像。

  夏和顺指出,展出的5册《容庚北平日记》原件分别写于1926年、1932年、1936年、1939年至1941年11月以及1943年至1946年2月,这些日记里面记录了大量与东莞相关的人和事,比如在1932年1月30日记录容庚为东莞博物图书馆募捐并代购图书,1936年6月5日记录以150港元从黄般若手中购得张穆《八骏图》。由此可见,容庚先生虽然长期寓居在外,但始终关注家乡,热心家乡文化事业。

  现场可见,《容庚北平日记》多写在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专用日记本上。日记本封面印有“自由日记”或“国民日记”字样,其装帧印制颇具时代特色。

  解读

  细数日记里的“东莞情结”

  1925年2月18日,容庚在日记中写道:“寄《国学季刊》第四号与君栋外舅、尔雅舅、伯父及恭甫。”夏和顺解释道,此期《国学季刊》载有容庚《甲骨文字之发见及其考释》,他是向岳父、舅父、伯父及老师汇报自己的成绩,当时对容庚影响最大的长辈包括祖父容鹤龄、外祖父邓蓉镜、母亲邓琼宴和四舅邓尔雅。“容庚出身书香世家,以东莞中学学历上了北大研究生,成为著名学者,他的成就首先离不开东莞容氏、邓氏家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遇故知访乡贤,在京城如鱼得水

  

  商承祚先生曾经说过:“希白(容庚)初次北上,不谙北方话,我们倾谈时同操粤语。”夏和顺指出,容庚到了北京,并没有举目无亲之感,因为他居住在东莞会馆,可接触到很多东莞同乡。根据日记,1922年秋,容庚兄弟刚到北京时住上斜街东莞会馆新馆,后来搬离;1942年初又移居东莞会馆新馆。

  容庚日记中提及最多的两位居京前辈乡贤是藏书家、学者伦明(出现35次)和学者、建袁崇焕庙的张伯桢(出现131次),分别居住在新馆和老馆。由此可见,东莞会馆不仅是容庚及其他学子的人生驿站,也是东莞文化在京荟萃之地。

  

  积极筹款捐款,热心家乡文化事业

  

  如果说东莞会馆是容庚慰藉乡愁的场所,那么东莞明伦堂和东莞博物图书馆就是他心灵的栖息之地。明伦堂是古代学宫、文庙的正殿,是东莞人文兴盛、弦歌不辍的标志。按常规,东莞明伦堂每年资助每位大学生一定数额,容庚、容肇祖兄弟在北京读书时当然也受到资助。据夏和顺介绍,容庚也积极参与明伦堂事务。他在日记中写道,1926年2月8日,起草《留京同人整顿明伦堂经理局宣言》。次日晚翟宗心来,讨论明伦堂委员会产出取职业代表制。1946年,容庚南归后,担任东莞明伦堂教育委员会委员。

  至于东莞博物图书馆,容庚在1932年1月2日日记中写:“为东莞图书馆向旧馆各人募捐。罗绰裕为旅京邑人之富有者,而一毛不拔,令人可恨。”1月30日:“代东莞图书馆捐得大洋十七元、书一百二十二册、拓片十张;代购《灰画集》……”1935年,容庚奉母亲遗命,以私积4000元赠博物图书馆,该馆作容夫人遗赠室以纪念。

  

  收藏与研究乡邦文献,为莞籍画家立传

  

  容庚在收藏与研究乡邦文献方面亦贡献良多。譬如明末清初东莞籍画家张穆,容庚出于对他的景仰,很早就开始搜集他的画作、诗作等文献,《颂斋书画小记》更对张穆有长篇记述。据日记,容庚1925年7月回乡探亲,在广州家观何伯龙所藏张穆《八骏图》卷。并记:邓秋枚所藏铁桥《八骏图》卷题字;《学海堂》三集有《张铁桥画马行》三篇。1925年收支统计购有《铁桥题跋》。1935年10月1日,往顺德馆黄节家,购张穆马二幅,价60元;1936年6月5日,黄般若寄张穆《八骏图》卷来,价港币150元;1943年3月26日,以500元购张穆《马》卷;1946年1月27日,刘元农以张穆画《马》册八页易余徐枋画卷……他还曾将张穆画牛转让予张荫麟。夏和顺还透露,从《容庚北平日记》可见,他不但收藏张穆的画,而且1935年1月就开始校张穆的诗集。从1974年7月开始,他与侨居澳门的汪宗衍合编《铁桥集》(张穆诗文集),那年他已八十高龄。当时两人无法见面,只能以书信的方式,探讨每篇诗文的取舍,包括字句是否有刊误。两人通信逾百封,持续数月时间,《铁桥集》编成后于当年11月以何氏至楼(何耀光)名义印行,载有容庚《张穆传》。

  容庚日记里记载的另一项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重要举动是印行《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肤公奏雅》图卷),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四月,诸友及袁崇焕俱题诗,题跋者有陈子壮、梁国栋、黎密、邝露等19人。图卷在袁蒙难后流落民间,民国年间被江瀚收藏,罗振玉以为真迹并作跋。1935年10月,容庚得知江瀚藏有《肤公奏雅》图卷,认为这是东莞重要文献,流传三百年,很少有人看见,于是与伦明、张仲锐三人“鸠资影印50本,分送各大图书馆保存”,图卷名为《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

  

  访谈

  《容庚北平日记》整理者夏和顺:“锲而不舍”是 容庚最大的优势

  Q:整理《容庚北平日记》时,最触动你的是哪些内容?

  A:《容庚北平日记》看似简略,实则内容丰富,特别在学术文化方面值得深入发掘。我想谈谈令人难忘的两则日记。数年前与我的导师中山大学易新农教授合写《容庚传》时,我曾经请教容庚的高徒、中山大学张振林教授:容老怎么评价他与商承祚先生在书法方面成就的高低?张教授回答:容先生认为,商先生甲骨篆籀无体不工,这方面他自感不如。整理容庚日记,我才发现这是日记中的内容。容先生不仅对商承祚,还将自己与郭沫若、唐兰、于省吾、吴其昌等人作横向比较。这便是1940年12月25日日记的内容。那一天燕京大学放假,容庚校改《商周彝器通考》稿后,对并世诸金石家“戏为评骘”:“目光锐利,能见其大,吾不如郭沫若;非非玄想,左右逢源,吾不如唐兰;咬文嚼字,细针密缕,吾不如于省吾;甲骨篆籀,无体不工,吾不如商承祚;操笔疾书,文不加点,吾不如吴其昌。”

  中华书局的俞国林老师告诉我,这种句式是借用《史记》中刘邦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五位著名古文字学家,除郭沫若仅为书函频密往返的“未知友”外,容庚与其他几位朝夕相见,所知甚深。他最后笔锋一转:“若锲而不舍,所得独多,则彼五人似皆不如我也。”其自信溢于言表,“锲而不舍”是他本人的最大优势,这句不惑之年的“戏为评骘”几乎可作盖棺之论。

  另一则日记是1943年9月5日,容庚50岁生日,本是值得庆贺和高兴的日子,但北平“因虎疫四城关闭,黯然度过。读《东塾集》,中有《与陈懿叔书》云:‘澧亦自念:人之一生,岁月几何?精神几何?才智几何?如我所好,一一为之,虽寿如彭祖不能毕其事,乃稍稍减损。有索诗者,则为诗,不摹仿古人诗矣;有索书者,则书字,不临写古人书矣。以为不得已应酬而已,自尔以来,二十余年,不惟不学诗,不学书,乃并小学、音韵之属亦皆辍业,近年惟读经史,日有课程,如学童初入塾者,安得有余力以学诗哉?’”陈澧仅将书法、作诗作为应酬,专心致志于经史研究。容庚于是反省自己:“予近来颇好书画,亦当以此自戒,复归考古,庶不至顾此失彼乎。东坡诗:‘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当书作楹联以铭座右。”

  人的一生可能有许多爱好,但要做通一门学问,成为专家,必须持之以恒,心无旁骛。这是容庚悟出来的道理,也是他的成功之道。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钟永红

  图片为资料图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