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合空腹阅读的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25日        版次:GA15    作者:黄礼孩

  《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穆欣欣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版,68.00元。

  □ 黄礼孩

  生活中要爱上点什么,人生才不至于迷失。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用文字来创造一个斑斓的烹饪世界,时光也不会淡忘那些文字的味蕾。古今中外,正是作家、诗人的书写,才让饮食文化灿若繁星。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美食记忆。眼下,《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澳门31位作家的饮食风云。张爱玲说过:“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生活的古早味》的主编、作家穆欣欣说,澳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澳门作家有必要去讲好澳门美食故事。于是乎、澳门作家把自己的“吃技”和盘托出,端出澳门这道花样百出的菜,端出别样的生活艺术。

  粤港澳在同一个湾区,语言与饮食都是共通的。阅读这本书,我生出许多共鸣。读李烈声的《澳门咸鱼的诱惑》,“黄昏时候,斜阳西下,海皮一带,晚风一吹,一阵阵的咸鱼香味随风飘来”,我闻出个中味道。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何以解忧,唯有美食,唯有少年时代海边储存的生活美味。

  童年味道几乎是这本书共有的书写。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澳门艺术家王祯宝,说他八九岁喜欢的粥与糖水,那是澳门独得风流的时光。作家穆欣欣在她的散文里也谈到王祯宝所写的东南亚华侨带来澳门的“喳喳”。在王祯宝没有写到的地方,穆欣欣倒是写得更为细腻,入情入味,并把它定义为澳门地道的产品。可见,小城澳门有什么美味,自然而然成为作家们共同的回忆。

  油角、煎堆、虾片、红豆饼、咸肉粽等都是澳门时间深处的寻常食物。正是寻常,所以保有温度,作家们不约而同写到这些美物。“角仔的边沿要折成花边,一折叠一折,距离要均等……外婆的角仔包得饱满,皮酥馅香”,这是水月外婆的角仔;“要选取新鲜的小虾或鲛鱼,剁碎后加入鸡蛋、水和盐调和搅拌成浆状,再加薯粉搓匀至结实,捏成圆筒条形,再放进沸水中煮熟,然后取出切成薄片”,林韵妮把母亲制作虾片的过程娴熟写出来;“吃第一口,会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坐着包粽子的场景”,林玉凤的记录满是亲情……看得出来,他们的书写都伴随着无尽的思念和爱意,那里有他们在寻常日子寻到人生真实归宿的一份从容淡定。不过,让我感动的倒不是她们朴实的文字,而是她们无意之间传承了一种仪式。我们饮食中的诸多传统方式,从劳作到烹饪,很多都已遗失了。所谓“味道”,这个词是连在一起的,现在我们知其“味”的多,知其“道”的就是少之又少。“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吃饭。”穆欣欣所说的话其实已包含了这份深情,就是食物背后的爱,就像太皮在《内疚的菠萝蜜》一文中,通过食物来反省自身。人生之“味”要靠“道”来悟,而爱是其中最大的力量。一个人一辈子如能做到用爱来咀嚼人生之味,生活之“道”总会在眼前敞开。一如黄文辉说的:“一个地方,能给人温饱,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澳门就是这么一个美食之都了”。

  澳门手信有自己的老字号,在华人世界里闻名,比如杏仁饼、鸡仔饼、老婆饼、葡挞都非常受欢迎,但在澳门作家笔下,鲜有人提及。写作之于作家是一种方程式的片段。生活存在不同的观察方式,也有视而不见的时候。也许作家只留意到自己所习惯看到的事物。

  入乡未必随俗。相对于土生土长的澳门作家,移民来澳门的,他们的印记里还是家乡的味道。川井深一的台湾虱目鱼,谷雨的西安蜜麻托、李庄的东北饺子、初歌今的鲁菜、穆凡中的北京窝窝头,双飞燕的上海泡饭等。对于作家来说,童年几乎就是全部,所有的味道都是童年之心。他们的文章虽是这么写,但人还是为自己所处的文化所塑造,一个人与一座城市汇合的捷径,还是始于美酒佳肴来滋养。心安之处即吾乡。这份安下来的心,就在于天长地久的食物安慰。

  每一代人的美食记忆点是不同的。时间磨砺着人的舌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吃相。一些年轻的澳门作家,他们好味、好友、好游,自然笔下的澳门饮食记忆就带着时间的印迹,像滚汤一样翻腾着生猛的青春。80后的袁绍珊喜欢飞机餐或煲仔饭;写小说的太皮对母亲煮的鸡汤尤为深刻,而陆奥雷选择了茶餐厅和日式咖啡店;贺绫声对沸腾的羊腩煲有兴趣……年青一代作家的饮食记忆在移动,就像澳门这座城市不时发生的变化。我常去澳门出差,多位澳门诗人尽地主之谊,请我吃葡国菜、东南亚风味、日本料理、韩式烤肉什么的,心想,这批年轻作家,他们追的是时尚赶的是潮流,已经不像老作家吴淑钿在《古早味之乐》里的感慨:“我们不懂也从不考究个中食材为何,吃的本相,也是旧时生命的本相,只图简单美好,没有甘味以外的枝节,也没有食疗的关注”。吴先生所描述的是个人的性情,但留下的是澳门人的故事。

  在读《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之际,正是广州又一次出现疫情之时,我所在的小区被封闭管理,我是饿着肚子读完此书,书里面活色生香的描写,让你流口水,文字背后的味道迅速打开你的味蕾,曾经的澳门美食记忆和情感就被唤醒,甚至可以画饼充饥了。这一奇妙体验让我发现,原来这本书更适宜空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我去澳门,除了对澳门的建筑、马路、街市印象深刻外,澳门的葡菜让我难以忘怀。林中英的文字里,浮现出葡国菜的影子,闻到葡国菜旧时的香气。葡菜始终是澳门文化的一部分。“食物是一个多么会说故事的媒介”,贞娅说:“每在葡式餐厅里吃到炸马介休球,吃到薯仔蔬菜汤之类的葡国菜,我就会想起我的邻居老太太阿喳和她的女主人、土生葡人莉蒂娅”,食物的物语在每个人身上安装了密码,而美味是打开各自密码的钥匙。一座城市的饮食选择,其实是城市风格的表现。对于葡菜的食材及由人带来的美好记忆就这样交替着出现,就像我在澳门吃了葡菜之后有机会去里斯本,再吃他们正宗的葡菜,交织出不同的情感。说到底,饮食除了厨神的技艺之外,纠缠不清的是其背后的文化,就像贞娅说的:“它让我不仅仅记下了食物,也记下了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场景和那些人生中从身边走过的给了我们温暖的人和事”。

  《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一书,它记录的不止于饮食,还有澳门往事,澳门的前世今生。澳门味道自然也是澳门城市文化的符号,唯有使身心灵得到满足的澳门味道才能称之为珍馐之美,才有灵魂的摇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