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为何毛泽东说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叶挺写起

从黄埔军校到叶挺独立团,从三河坝战役到“朱毛红军”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8日        版次:GA12    作者:陶新蕾

  惠州市惠阳叶挺红军小学的学生在叶挺将军纪念园叶挺挥剑驰骋疆场的铜像前举办主题活动。 叶挺纪念馆供图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广东归善县(今惠州市惠阳区)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广东归善县(今惠州市惠阳区)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带出了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乘飞机返回延安途中,遭遇空难逝世。

  叶挺纪念馆位于叶挺将军故里广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是全国唯一全面展示叶挺将军生平事迹的纪念馆。

  为什么毛泽东当面称叶挺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朱毛红军”跟广东有何渊源?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定在8月1日?让我们回到上世纪20年代那个革命浪潮澎湃、形势风云变幻的年代……

讲到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诞生,必须要讲到著名的“叶挺独立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张雪峰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讲述了从叶挺独立团到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诸多史料,张雪峰说:“叶挺独立团,这是共产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所以叶挺在中国人民军队军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为什么毛泽东曾称叶挺为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因为共产党的许多高级将领可以在叶挺独立团找到它的根找到它的脉,都曾是叶挺的部下。”

  黄埔军校与叶挺独立团

  

  说到叶挺独立团,不得不提黄埔军校。

  1924年1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在广州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东缘的黄埔长洲岛,故也通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校址曾是广东陆军小学的旧址,而叶挺曾于1912年入读该校。

  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1896年生于广东惠州一户农家,启蒙老师陈敬如为其改名“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有挺身而出、拯救中华之冀。

  1918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叶挺在孙中山部队任警卫营长。1924年曾赴苏联留学,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踌躇满志的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走出了校门。时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的陈延年和区委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选中了这批黄埔生中的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3名共产党人,令他们与广东区委机关的廖乾吾、曹汝谦一起组建成一支特殊武装——孙中山“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除“筹备组”的5人外,官兵中有为数不少的中共党员。铁甲车队改组为一支实际受共产党指挥的革命武装。

  1925年9月,叶挺回国,先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参谋处长。同年11月,陈延年、周恩来决定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一支新的革命军队——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叶挺参与创建并任团长,周士第任第一营营长。1926年1月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又通称为“叶挺独立团”。

  矗立于肇庆西江河畔的阅江楼就是当年团部驻地,楼前广场乃练兵场所之一。全团官兵2000多人,连以上干部多是共产党员,部队建立了坚强的党支部,这是我党在军队中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叶挺独立团虽名义上隶属于第四军,但人员调动、干部任免和军事行动都由中共广东区委独立负责,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革命军队。

  “这就是共产党军队的老底子了。”张雪峰说。

  

  北伐“铁军”与南昌起义

  

  1926年5月20日,国民革命军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开拔出师北伐,北伐战争因之拉开了序幕。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勇当先锋,一路领先,首战湘南,再胜湘东,先入醴陵,又破平江,夺取汀泗桥,敢于抗命取咸宁,拼命搏杀攻克贺胜桥,继而浴血奋战占领武昌城,把胜利的旗帜插上蛇山之巅。叶挺独立团为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荣誉,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扩编或改编,第四军扩编成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是张发奎。叶剑英原来是第四军的参谋长,北伐以后就在第二方面军里当参谋长。叶挺升任为第25师副师长。3月,调任第11军第24师师长,兼任第11军副军长。

  1927年春天,全国北伐战场上的形势一片大好。正当革命浪潮即将席卷全国之际,风云突变。1927年夏,国际帝国主义、国内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同混在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迅速勾结起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开始屠杀共产党人,5月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共产党人的血流成河。7月中旬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失败。

  在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13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谴责国民党的反动罪行,号召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斗争。历史把29岁的周恩来推到了风雷激荡的革命斗争的舞台中央——组织上决定由周恩来领导发动南昌起义。

  1927年7月28日,起义总指挥部成立。叶挺的部队就是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此外还有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暂编第20军、朱德为团长的第3军军官教导团部分学员。贺龙起义前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一直积极向党靠拢。贺龙被任命为起义军总指挥,叶挺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1927年8月1日,经过周密准备,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等领导下,率领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举行了南昌起义,革命红旗胜利地飘扬在南昌城头。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十大元帅中7人参加了南昌起义

  

  “国民党的报纸当时称南昌起义为‘叶贺暴动’,为啥不叫‘贺叶暴动’呢,这说明国民党很清楚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是在叶挺手上。”张雪峰告诉南都记者。实际上,除了叶挺和贺龙,当时中共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军事干部,很多都到南昌参与了起义,可谓“将星云集”。“当时,除了毛泽东在秋收起义、邓小平在百色起义,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几乎都到了南昌,整体亮相。”

  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7位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是,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林彪;十位大将中,有4位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是:粟裕、陈赓、张云逸、许光达。

  朱德,时任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兼南昌公安局长。军官教导团名义上虽然隶属于第三军,实际上是在中共中央军委和江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基地。张雪峰说:“周恩来在南昌组织起义的时候就住在朱德家里。我们党的高级领导人到南昌去的时候,朱德就是公安局局长,所以他安排就比较保险。”

  南昌起义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叶剑英。张雪峰说:“张发奎其实已经发现了南昌起义的苗头,因为这些人都是第二方面军的人嘛,他就准备让这些共产党人到庐山开会时一网打尽。叶帅当时已经是秘密党员了,是周恩来发展的。叶帅连夜下山在一条小船上告诉贺龙,张发奎让你们去开会你们千万别去。”

  叶剑英和贺龙是在甘棠湖上会面的,史称“小划子”会议。它对保证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起义的主力部队及时开往南昌,起了重要作用。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于8月3日起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广东。9月下旬,在潮州、汕头及汤坑等地与敌激战,遭到惨重损失。

  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批评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组织工农举行武装起义的新方针。“八七”会议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工农军队、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观点。

  

  三河坝战役与井冈山会师

  

  “退出南昌的过程之中,党就让朱德去打前锋,但朱德没兵,于是就把叶挺的部队分了一部分给朱德。为什么部队要南下呢?因为当时这是四军的部队,是广东的部队,士兵想回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广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就是彭湃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所以农村包围城市也是广东的经验,党觉得走到这里可能群众基础比较好。广东是大革命的策源地,革命势力也比较好。另外,广东有港口,苏联或可以援助我们,所以党就决定南下。”张雪峰对这段军史如数家珍。

  艰苦的南征路上,陈毅加入进来。1927年,26岁的陈毅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任政治部的准尉文书。作为共产党员,他听说南昌起义了,就往南昌赶,但到南昌时叶、贺大部队已经撤离了。“于是陈毅靠两条腿连夜追赶,在部队减员特别厉害的时候,陈毅赶上来了。部队整编的时候,中队长朱德,副中队长王尔琢,政治教导员就是陈毅。”张雪峰说。

  1927年9月18日,南昌起义军辗转到达大埔县城,决定第一次分兵。次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等率起义军主力直下潮汕往海陆丰转移。朱德率第二十五师(辖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团)和第九军原南昌军官教导团大部3000余将士扼守三河坝,掩护主力部队。

  “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这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开国上将肖克对三河坝战役的评价。如今,这句话竖立在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

  10月2日起,朱德指挥部队与进犯的国民党军三个师激战三昼夜。10月6日从三河坝撤出时,部队约2000人,南下饶平附近又收容了从潮汕地区退出的第二十军三师六团约200人。

  得知起义军在潮汕已经失败,在军容不整、人心动摇的危急关头,意志坚定的朱德在饶平县茂芝全德学校召开干部会议,作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部队转到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战。

  朱德部队中的第七十三团,恰恰就是叶挺独立团,第七十四团最初也是从独立团抽调一批干部和伤病员组建的。而第二十军三师六团是由原广东北江农军北上武汉、东赴南昌参加起义后组建的,一部分是武昌农政训练大队。1928年4月,朱德率领这支先后转战闽南、赣南、粤北、湘南等地的红色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工农红军”最早诞生在广州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是在中共中央战略决策下的一个整体,也可以说,广州起义是南昌起义的延续。毛泽东指出: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是我们党彻底地认识军队的重要性的极端紧要的时期。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开始策划广州起义,由叶挺任军事总指挥,叶剑英为副总指挥。并计划夺取广州后,将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广州,成立“中国临时革命政府”。张雪峰介绍说,广州起义的部队主要是国民党第二方面军张发奎部下第四军的教导团,向来有革命倾向。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在张太雷、叶挺等人的主持下,广州起义誓师大会在教导团北较场四标营驻地举行,随即发动起义。大会上,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将参加起义的部队统编为工农红军,由军事总指挥叶挺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举起了“工农红军”的旗帜。虽然广州起义不久便因敌我力量悬殊遭到了失败,但“工农红军”的响亮名称却在全国不胫而走。从此,“红军”的称号在各地的革命武装中开始陆续使用。

  1928年4月下旬,朱德、毛泽东率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余部精华会师井冈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式军队——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为什么不称第一军而称第四军?后来在延安时,朱德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以用(红四军)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928年5月中共中央通告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6月4日《中央给前敌委员会的信》明确指示“你们的军队,可以正式改成红军”。1928年6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红四军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名扬天下”(胡锦涛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朱毛红军”到今天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为建立和保卫社会主义新中国立下了赫赫功勋!

  访谈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张雪峰:

  黄埔军校与中共建军有着深厚渊源

  南都:为什么说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与中共武装力量的建立也有着重要关系?

  张雪峰:为什么说中共三大比较重要,因为我们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放在第一位的。可见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三大就是确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从这时候开始,毛泽东思想的两根支柱奠基了。其中之一是农村包围城市。农民运动讲习所,前五任的主任,阮啸仙、谭植棠等都是广东人。第六届是规模最大的,毛泽东任所长,但是他的经验也是来自于广东。毛泽东后来阐明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重大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黄埔军校前六期工作、学习过的中共党员曾有800余人,中共党组织在军校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南昌起义建军的基础。

  南都:为什么说“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张雪峰:通过三河坝战役,朱德、陈毅为党和中国革命保存、培养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朱德、陈毅率领起义军余部千里转战的过程,实际上已经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开始了从城市到农村、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探索和实践。有了这支队伍,才有了后来的井冈山会师。

  三河坝战役后,朱德领军去找主力部队,但主力部队没有了。周恩来病重,由叶挺和聂荣臻护送到香港治病去了。总指挥贺龙手上也没人了,他去了洪湖拉队伍。面对仅存的人,朱德说,愿意跟我革命的,咱们接着干,不愿意革命的人,给你们发大洋,让你们回家。这样稳定下来到最后有约800名壮士。800壮士里,军以上干部只有朱德一个,团以上干部有俩,陈毅和王尔琢。1955年授衔的时候,粟裕、陶铸、林彪、周士第、许光达都是这支部队里的。像粟裕,原本是周恩来警卫班的班长。其实这支部队就是黄埔军校挑出来的老底子,陶铸、林彪、周士第、许光达,这些人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共产党员。

  南都:19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式军建制部队,从工农革命军到红军,不叫“第一军”而是叫“第四军”,具体渊源是什么?

  张雪峰:井冈山会师后建立的第一支正式红军(工农革命军),其来源都跟叶挺所在的“四军”有关,叫红四军,是因为这些部队都是四军的人。南昌起义是四军的第24师、第25师、叶挺独立团,广州起义是第四军的教导团。秋收起义,本来是想让毛泽东去打赣州的,如果赣州打赢了再进一步把长沙拿下。毛泽东一看南昌的情况,赣州也没打,三湾改编后就上井冈山了。

  毛泽东带上井冈山的队伍,其中也有叶挺独立团的一个连,连长叫卢德铭。卢德铭,黄埔军校的优等生,北伐整编后为武汉警卫团团长。南昌起义后,卢德铭率全团去南昌参加起义,快到时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经南下,后接受中央任务带部队参加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时卢德铭担任军事总指挥,在部队转移时不幸牺牲。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正式军队叫“红四军”,理解为什么毛泽东说叶挺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任总司令”。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陶新蕾

  学术顾问:卢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