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主任覃铁和在广州出现疫情后立即赴市八医院指导临床救治工作:

对每个经手处理的患者都有印象 梦里都会闪现他们的参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4日        版次:GA08    作者:王道斌 董晓妍

  人物名片   覃铁和 重症医学专家、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兼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主任。 全国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防控新冠病毒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兼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 广东省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阶段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2020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覃铁和和重症专家黎毅敏在探视在市八医院内治疗的老年患者。 受访者供图

  身穿防护服的覃铁和(右一)。 受访者供图

  2021年广东多地经受了一轮强劲的新冠疫情考验,在全球一路攻城拔寨的德尔塔毒株在广东被成功阻击,这是全省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集中体现,也是科学防疫、精准施策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从去年年初至今,覃铁和像个救火队员般奔走在南粤大地。除了迄今没有出现过病例的云浮,他的抗疫轨迹几乎覆盖了全省所有地市。5月21日广州出现本土疫情之后,他第一时间出现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始了充满挑战的临床救治征程。

日前,覃铁和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虽然,他将广州160多个患者的救治过程描述得云淡风轻,但真实的救治历程,依然跌宕起伏。

  1

  临危受命

  “按病毒性肺炎的整体救治方案处置,终归还是有效的”

  时间回溯到5月21日这一天,广州市确诊了1例本土新冠病例。正在出差途中的覃铁和接到省卫健委通知后,立即赶到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指导临床救治工作。

  “经过去年的抗疫,广州市八医院对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广州市确诊了本土病例,作为广东省新冠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覃铁和需要第一时间到市八医院查看病人、掌握这次疫情的临床情况。

  同一天,深圳也报告了本土感染病例。覃铁和透过电话和深圳也进行了沟通。

  “现在科技进步了,使用现代通信工具与各地收治医院进行病例状况沟通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去年抗疫每周都有类似的远程会诊讨论。”

  “以前病毒性肺炎(比如H7N9)经常会见到患者因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疾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警惕性不高,直到重症才去医院求医,以致造成救治困难。经过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广大市民对新冠的症状更加清楚了,对于‘有症状、早就医’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覃铁和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广州市的发热门诊有了系统设置,发现病例后能够及时管控,所以广州此次疫情确诊的病例中,几乎没有患者因延误就诊导致重症。

  但随着后续疫情的发展,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患病的比例与去年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临床救治面临更大的考验——高龄、基础病多,感染后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高龄、基础疾病等本就是传染病流行期间导致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更何况德尔塔病毒感染后核酸转阴时间长、其毒性对器官功能影响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也相应增加了,比如呼吸系统受累导致低氧血症、消化系统受影响导致食欲下降等等。

  果不其然,当广州疫情开始出现第二代病例后,重症患者的比例有所增加。有些患者一经确诊,肺部就有明显的渗出病灶,有的甚至是多发、弥漫性的病灶。

  覃铁和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之前的新冠肺炎患者,从轻型发展为普通型,或者重型所经历的病程要比现在的时间长。感觉变异株感染的患者至少在老年人群体中的病情进展比去年的病例快。”

  “但不管怎么样,变异株导致的肺炎仍然是病毒性肺炎,按照病毒性肺炎的整体救治方案去处置,终归还是有效的。”这个外表看上去有点“钢铁直男”的专家,在总结起患者、重症患者的特点时,显得从容平静。

  “如果问我对哪个病例最有印象?其实作为一个一直在一线工作的临床医生,回顾起每一个经手处理过的病人都会有一些难忘的印象。甚至有时候梦中都是病例状况,比如呼吸机的通气状况、呼吸参数等等。”

  2

  打组合拳

  临床救治工作抠细节 除了呼吸还要关注排便

  在市八医院期间,覃铁和等专家们的日常工作是这样的:听完早交班后穿上防护服到临床第一线,与病房的医生一起查房、分析病情、了解评估前面诊疗方案的效果、制订后续诊疗方案。这些工作看似有些“流程化”,其实对重要诊疗环节的掌控十分关键,参与实际工作的医护人员对这些有着深刻印象。

  “覃所长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真实的临床救治过程,也并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省人民医院、省老年医学研究所ICU主任王首红告诉南都记者,专家们制定的策略,在去年的抗疫实践中就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对轻症、普通型患者的筛查,找出那些有重症化倾向的患者,我们赶到时已经在执行。而更多的工作,就是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对临床救治工作抠细节。”

  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靶器官,除呼吸系统受累外,消化系统也常常受波及。市八医院的ICU团队就常从维护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功能着手。用拍背这样的方式帮重症患者振动排痰,用纤支镜等治疗手段维护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病情危重难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者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甚至使用ECMO等手段来维持住生命,“这些操作中,参与其中的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更高,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他总是提醒我们要我们关注好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消化。这是重症患者渡过难关的关键因素所在。”王首红告诉南都记者,覃铁和的临床工作风格,总是宏观而不失细致。

  此次疫情中呈现出来的一大特点,给救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那就是老年群体的重症因素往往隐匿,但进展快。“这要求我们用类似滴定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病人,找到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节点。说起来容易,但需要医、护、专家团队通过‘组合拳’来实现。”

  重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问题。除了要维护好呼吸系统的功能,努力保证患者的胃肠道通畅其实也非常重要。“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患者的排便是否通畅,只要患者的胃肠动力充沛,大便通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康复希望就会大增。”

  就这样,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普通病房治愈出院的患者逐渐增加,重症病区的患者也逐渐脱机,从危重症变成重症,再转为普通型转入普通病区。“我们终将取得这次抗疫的胜利!”王首红满怀信心。

  3

  系统训练

  康复医嘱简单精要 患者挺过艰难阶段

  随着后续治疗的需要,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不断好转,患者们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紧迫。6月2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治疗师谭金泽开始进入病区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开展康复干预。

  “重症患者进入康复阶段普遍表现为呼吸困难、肌力下降。专家们会逐一跟我们讲解每个病人的情况和康复介入方向、策略。甚至从什么地方切入进行康复训练和训练后的预期都有介绍。”谭金泽告诉南都记者,覃铁和主任有时说的康复医嘱看似很简单——多关注肺功能训练,却是十分精要的关键点。

  谭金泽处理过一名印象特别深刻的危重症患者。开始康复训练的第一天,患者的呼吸状况非常差,呼吸机的模式、参数都是很不理想的那种。更为困难的是,患者并不怎么配合康复训练。

  第一天的康复是康复师对他进行被动训练,反复运动四肢,胸腹部按摩,加上其他的综合疗法;

  第二天,患者配合着开始一些简单的训练了。

  第三天,病情继续向好,他能主动进行呼吸、咳嗽、吞咽训练和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呼吸也开始改善。

  按照专家们制定的康复策略,有重点地实施并辅助其他的治疗手段。在护理团队的精心配合下,这名患者的功能状态有明显的进步。从慢慢地能够通过搀扶着坐起来,到可以到轮椅上坐,后来就是脱离轮椅站立起来了。

  到6月28日这天,他终于成功脱离了呼吸机,29日去看他时,完全不再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支持了。

  “这次感染,对他的呼吸功能打击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需要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维持生命。在呼吸等器官功能状况得到改善后,在各种治疗措施支持下,系统的康复训练帮他挺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谭金泽表示。

  

  话你知

  热爱ICU工作 有空很乐意写科普文

  作为老年病与重症医学方面的专家,覃铁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和体悟。

  2001年他策划成立了广东省医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被称为广东省危重病医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能力,他决定修建一个真正的危重病监护中心(ICU),集中收治全院危重病人。根据他的要求,2002年8月省医ICU投入使用,被认为是我国ICU现代化建设的典范。即便肩负着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的管理重任,也承担了广东省传染病防治的诸多工作,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到ICU查房。

  有时候,他也会开开玩笑,比如告诉你为什么会选择ICU(重症医学科)。“其实很简单,因为:I see you。”

  闲暇之余,他也乐意提笔写上一两篇科普文章,或者和医疗记者沟通科普文章的行文措辞。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新冠肺炎康复者后续咽拭子等标本检测发现核酸“复阳”的现象。此前,广州也传出复阳传闻,且引发了广泛关注。

  覃铁和立即和记者沟通,希望公众对“复阳”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复阳’的情况,国内外都有。但未见‘复阳’者引发疫情传播的报道。”

  他表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流行病学史等,参照国家的诊疗方案就可以确诊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治愈后,仅仅是呼吸道标本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即所谓“复阳”,通常并不是检测到完整的活病毒、只是检测到病毒的某些片段,并不等同于疾病的复发。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公众还需要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对于自己救治病人的过程不愿意多谈的覃铁和,在说到新冠科普话题时,主动说起了很多。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董晓妍

视频/摄影:南都记者 吴佳琳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