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中共三大代表纵览”前驻足。 董天健 摄
红色基因
第61期
6月20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次日开放团体预约参观。自当日起,每天上午9时,广东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体按照防疫要求,有序进馆参观,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6月22日,为最后一个入馆团队讲解完毕后,讲解员肖欣琪嗓子已有些干涩。“能为大家讲述那段艰辛而又光辉的历史,让参观者更了解党的奋斗历程,我感觉非常骄傲和自豪。”她说,从6月21日起,大概每天会参与至少两批讲解。
香港学生来打卡
昨日一早,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陈乐颖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陈乐颖表示,展览加深了她对祖国的了解。其中,令她印象深刻的展件是缝制在马林衬衣上的共产国际指令。“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竟然想到了这样一个方法隐藏秘密文件。”
“当时参加中共三大会议的代表中有一些也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向他们学习。”陈乐颖说,希望有更多的香港当地学生来内地交流,通过体验营等形式,加深对国家历史的了解。“我觉得这对于一个中国人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加认同感。”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四学生邵泽丽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馆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现场参观。
看到革命先辈们亲笔写下的字迹以及中共三大的场景还原,她不禁热血沸腾。“他们写下的信件、起草的重要文件,还有春园复原的办公室和会议厅,让我联想起中共三大当时的激烈讨论,以及现场庄重的氛围。”邵泽丽说,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沉浸式党史学习体验。“这个展览的脉络很清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整个会议的过程。”
让广州市第七中学初二学生王贝尼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大会结束奏唱的《国际歌》。在现场,她听到了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及俄语版等多个版本的《国际歌》,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了起来。
零距离触摸历史场景
广州市第七中学老师、总大队辅导员汪言伟告诉记者,2019年起他们学校跟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结为共建单位,学校定期组织初中学生在馆内当小讲解员。“讲解过程中,孩子们就像红色基因的传播者、红色故事的分享者。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党史,还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展馆重新开放后,汪言伟明显感受到一些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走进展馆,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个古老的红色地标好似焕发出了新活力。”汪言伟表示,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展馆中对中共三大开会时场景的模拟,以及对南湖红船复原模型。
“这艘嘉兴红船前进的方向,就像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披荆斩棘,驶向新的征程。”她说,看着展馆中一份份珍贵史料和一件件红色展品,心中的信念感和力量感油然而生。学校身处越秀区,周边遍布大量红色史迹资源,作为老师要利用好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优秀的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对祖国的荣誉感。
昨日下午虽然下雨,却无法阻挡人们参观的热情。来自广州大学的党员刘先生在参观结束后,对改扩建后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赞不绝口。“这些全息投影设备给了我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让我零距离地‘触摸’到了中共三大会议时的历史场景。”刘先生表示,展览通过立体化的呈现,使他能够可触可感地体验到先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隔河相望,东山街道新河浦社区党委书记张艳早早就惦念着要到新馆参观。站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东山鸟瞰照片的展板前,张艳对于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面貌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进馆不久,我就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的文字,多年前向党旗庄严念出的入党誓词仿佛又在耳边回荡。”张艳说,等到纪念馆全面开放后,她还想带着孩子,带动更多的街坊、朋友来这里学习党史。
揭秘
馆内作品幕后创作故事:“每个人每句台词都是有出处的”
沉浸式体验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展馆二楼,中共三大会址的模拟建筑中,全息影像沉浸式场景《共识·1923》便使用了三折幕虚实结合全息影像技术配合中共三大代表的人物雕塑,再现代表们在大会上的思想交锋、激烈讨论,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共识·1923》影片编剧罗丽介绍,该影片的创作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对于呈现形式则经历了反复的讨论,最终馆方决定复原出一个供参观者“真听、真看、真感受”的三大会议场景。
在创作中,罗丽一直坚持“忠于历史”。“我是学史论出身的,这次可是用足了写学术专著的劲头来写剧本,里面每个人的每句台词都是有出处的。”她说,写作过程中,她严格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里的文件等进行创作,力图以历史文献还原历史现场。
创作的难点在于对史料的拆解与重组。罗丽说,这次创作十分考验编剧的文献功力。能够支持人物台词的原文不一定会出现在某篇单独的文章中,而是散见于不同的文献资料里,还要甄别文章作者的立场观点。她要做的就是把她所找到的东西交织起来,构建戏剧冲突、营造戏剧情景。
罗丽坦言:“这也得益于我既是土生土长广州本地人,对广州这一近代革命策源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是一名有将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所以才有点底气。”
在创作过程中,让罗丽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及从百年前延续至今的党内民主氛围。“在中共三大召开期间,每一位代表都很充分地发言讨论,充分展示了我党党内民主的一面。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发扬到今天。”罗丽说。
她还提到创作中关于服装的小细节。通过阅读一些中共三大代表的回忆录,她发现,代表们在会议第一天时都是正装出席,到了后面几天,代表们都纷纷脱下外褂,因为广州天气实在太热。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陈卓睿 钟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