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育体魄之强健,逐精神之坚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6月13日        版次:GA15    作者:杨乐涵

  广东高考作文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者:广东实验中学 初三(13)班 杨乐涵 ◎指导老师:楚云

体育之效在于“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是改善一个人的体质健康和提升运动素养的最佳方式。体质健康对于个体关系重大,是其事业、家庭的重要支撑;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更是事关重大。为此,我们应育体魄之强健,逐精神之坚强。

纵观中外赛事,我国在技巧性体育运动上成绩斐然,在如长跑、足球、篮球等与体质素养直接关联的体育项目上往往仍有提升空间。而教育上,文教的重要性也往往被放在体教之上。

毛泽东在论及体育的效果的时候提出,人的体质是可以通过体育改变,我们不应自己天生体质偏弱就自哀,放弃通过体育运动改变现状;也不应因为自己身体健康,就放任自己损害自身健康,否则健康的身体也会被消耗殆尽。即使我们天生体质欠佳,也应该将此看做是自己通过体育使自己强健的契机,积极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如他所说,如果我们因为体质似乎天生不如他人,就顺从这个现实,我们的体质健康只会越来越落后于他国人民,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受国民体质素养低下影响,更何况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这个现状呢。

不仅是体育,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如果只因生来的天赋评判一生的标准,那么努力就失去了意义,社会和国家又如何进步呢。的确有人看似生来强大,从小智敏过人,家境优渥,但如果不勤奋刻苦,也会如“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即使苦练成才,如果恃才傲物,滞阻不前甚至鄙视欺凌他人,也必会被时代抛弃。与之相对,生而弱者,即使能力低下,学识疏乏,也可通过勤修苦练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效果。且后者因才能来之比前者更加不易,更接近人情世故,性情往往更加坚韧刚正,终而成就前者难以成就的大事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传递百年的接力棒来到了我辈青年手中。我辈青年遵循“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引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创佳绩、延续辉煌,从成为抗疫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到助力研发天问一号,将一个个领域从弱变强,共建强国。当踏上前辈的肩膀之时,我们看见了我们这一代的难题:疫情的阴影还未散去;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无数前辈用青丝换白发才争取的良好开端,我辈青年怎么忍心辜负。我们更应该积极锻炼,强壮体魄,为接手社会中坚打好身体这一关的基础。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