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常巷陌老祠堂 曾是红色策源地

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曾在此工作、战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4月14日        版次:GA06    作者:王美苏

  在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上的百年祠堂——杨家祠。

  红色基因

  第47期

  五块的,一张;两块的,两张;还有眼镜一副……

1931年7月25日,这是国民党当局从他身上搜到的全部物品。九块钱,是一家十口仅有的生活费,也是这位被国民党列为“秘字第一号令”通缉的“共产党首要”之一的全部财产。

他是杨匏安,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在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上,藏着一个百年祠堂——杨家祠,这是杨匏安的旧居。

  出身革命之乡

“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1896年,杨匏安出生于革命者辈出的香山县北山村。1911年,考入广东高等学堂附中(后改为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为广东广雅中学)就读。在省立一中读书期间,杨匏安接触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思想。

  1915年,杨匏安与族叔杨章甫东渡日本横滨求学。求学期间,他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据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林益介绍,十月革命前后,一批在日本留学的广东青年如杨匏安、彭湃等,通过与日本社会主义者的接触,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将这些思想介绍回国内,成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1918年初,杨匏安举家迁至广州入住杨家祠,在时敏中学、南武中学、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任职,同时受邀担任《广东中华新报》专栏作家。其间,杨匏安以教师和报刊作家的身份,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发表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文章,开启民智。

  五四运动时期,他发表了多篇译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尤其是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分19次发表的《马克斯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杨匏安赞扬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圣典”,公开指出“现在之社会状态,实劳动者奋起革命,以求改造之时期也”。

  这篇文章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几乎同时面世,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故当时的学术界也将他与李大钊并称为“北李南杨”。

  在杨家祠东厢阁楼,特意还原了杨匏安挑灯工作的场景,透过墙上的玻璃镜可以看到,狭小的阁楼内布置得简约朴素,古旧的书桌上摆放着一盏煤油灯和一摞手稿。

  设计师李巍表示,该场景建立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用一盏常亮的油灯寓意杨匏安虽已不在,但他创造的价值仍在燃烧和传递。”阁楼虽昏暗,但燃烧的煤油灯正似马克思主义一样,在旧社会为中国带来希望的曙光。

  

从宗祠到红色据点

杨家祠成广东党团活动场所

  

  杨家祠又名“泗儒书院”,是珠海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也是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应试的居所,昔日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两进祠堂。杨匏安长子杨文达介绍,杨家祠原本有前后两座,厢房里有小阁楼,各自有精巧的楼梯上下连通。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变迁,如今杨家祠的后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

  尽管宗祠的后座部分已没入历史长河之中,但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游客得以通过虚拟视角观赏杨家祠的旧貌。在杨家祠一楼展厅深处,一个1米深的梯形空间正是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设计的虚拟视觉空间。记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后看到,天井的花岗石、大厅上的字画等属于宗祠后座的细节十分写实,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在修缮杨家祠的同时,关于杨家祠的记忆也逐渐变得清晰。“中共广东区委活动场所”、“黄埔军校招生时应考的中共党员报到处”、“省港罢工委员会给罢工工人发放各界捐款处”……小小祠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这些历史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上世纪20年代初,在广东党团组织建立后,由于缺乏活动场所,党团的许多会议都在杨家祠举行,使这里成为大革命时期党团组织在广州的一个重要红色活动据点,一时间杨家祠内更是高朋满座。

  1920年12月,陈独秀来到广州,即到杨家祠探访杨匏安,请杨匏安的族叔杨章甫担任他演讲时的粤语翻译;1921年春,陈独秀与谭平山等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担任书记,多次到访杨家祠;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时,杨家祠就是大会的总后勤部,部分筹备工作就是在此完成的,而三大代表瞿秋白也曾一度在杨家祠居住,并在杨家祠教唱《国际歌》;刘少奇同志在这里汇报过京汉铁路大罢工经过;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在大革命时期也经常到杨家祠参加广东区委的活动……

  这一时期,杨家祠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活动据点,也是国民党左派常光顾的地方,廖仲恺、何香凝等人都是杨家祠的常客。廖仲恺在担任广东省长时,省长公署就在杨家祠隔壁,彼此交流更为便捷。正如杨匏安三子杨志回忆所说:“那时,广州的共产党人、革命人士,谁人不知杨家祠?”

  

开通“云看展”

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新活力

  

  作为晚清时期的古建筑,杨家祠本身也蕴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2019年1月17日,相关单位在修缮杨家祠主体建筑时,发现了杨家祠门头隐藏有壁画的痕迹,经专家考证,壁画为清末民初广府壁画画师陈灼文一人所为;3月3日,在杨家祠门前地下40厘米处发现麻石板路,为清末民初的花岗岩石……这些发现无不印证着杨家祠古老的历史。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杨家祠,在仅13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里,设置有许多互动观展装置,其中有一幅动态电子地图,标记了杨匏安在广州的主要活动轨迹,游客点击图标,便可以放大介绍图文,看到当年革命史迹今天的样貌,还能追寻杨匏安足迹,重温100年前广州的风云变幻;东厢房内的一个互动屏则是用虚拟的方式,让游客亲手体验壁画修复的过程。

  不仅如此,在疫情期间杨家祠还把展馆搬到“云端”。观众可以打开全景网上展馆导览系统,通过手机自由控制场景角度,放大细节,获得逼真的虚拟参观体验。据统计,自2019年4月30日正式开放以来,杨家祠累计吸引6.5万人次参观,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超过680万人次参加。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实习生 陈卓睿 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段澜 李梦君

图片:通讯员提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