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香港中学二年级中国历史科将采用新课程大纲

歪曲鸦片战争的内容被修正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4月08日        版次:GA16    作者:余毅菁

全港中学二年级中国历史科将于2021年9月起采用新课程大纲。日前,有港媒报道,经过翻阅3本已送审香港教育局、尚未推出市面的新版中二中国历史科教师用书,比较其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发现新版教材修正了多处对鸦片战争背景及起因的描述。据悉,去年5月香港一名小学常识科教师网课上歪曲鸦片战争史实,遭香港各界严厉批评。

去年有教师网课歪曲鸦片战争历史

遭各界严厉批评

去年5月1日,香港一名小学常识科教师歪曲史实,在网课上向学生称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香港各界对此严厉批评,特区政府教育局表示事件不能接受,将严肃跟进。据悉,香港啬色园主办的可立小学的这名教师歪曲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被学生家长发现并举报。校方就事件向家长道歉。

此前,香港历史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曾引发巨大争议。如2019年10月有港媒发现,一份来自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中国历史科九年级阅读材料《为什么中英爆发鸦片战争?》声称,鸦片战争源于中国和英国出现政治、贸易体制及司法制度冲突,但只字不提英国大量输入鸦片令中国白银外流、鸦片毒祸令中国人沉沦,反批中国“傲慢”,疑将战争合理化。 

当天特区政府教育局发言人表示,有关教学视频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内容明显失实,如果属于学校的教学,实在不能接受。教育局正作跟进,向有关学校了解,以查明事实。

特区立法会议员柯创盛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名老师连基本史实都搞错,向学生灌输了错误的知识,实在令人诧异。这一事件反映出有必要加强香港中小学相关科目老师的历史培训。

《大公报》在题为《喂孩子食“鸦片”的“黄”师》的评论文章指出,相关老师指鹿为马,混淆是非。而类似的问题教材在香港并非个别。香港的孩子们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被灌输错误观念,小学时代的常识科早已被政治化,中学的通识科问题更严重,充满似是而非、颠倒黑白的谬论。 

新大纲将“鸦片危害国计民生”

列为鸦片战争首项背景

据悉,自2020年9月起,香港教育局面向全港中学逐级推行初中中国历史新课程大纲。依计划,2021年9月,香港中学二年级将采用新课程大纲,内容涵盖五代十国至清朝的中国史课题。

4月5日,有港媒报道称,经过对比现代教育研究社《现代初中中国历史》新版教师用书及旧版教材时发现,新版教师用书进一步厘清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港媒还对比了另一出版商——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21年新出版的《活学中国历史》二下教师用书及其旧版教材,发现新版教师用书将“鸦片危害国计民生”列为鸦片战争首项背景。

此外,针对相关部分的教学讨论问题,旧教材也有不少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提问,导致学生可能树立不正确的历史观。修改之后的新版教科书,则要求学生用图表描述清朝时由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或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对此,香港中史科教师黄家梁表示,以前有一些观点将鸦片战争称作是“为自由贸易的商务战争”,但历史学家普遍已对此进行批驳。他表示,香港以往受英国殖民统治,将英方不合理观点加进书内。

  延伸阅读

  香港高中通识科下学年 改名“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4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公布高中4个核心科目的优化内容,其中通识科将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着重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该局当日发出通函通知各学校,有关科目的优化措施将于2021/2022学年在高一年级推行。

去年中学文凭考试 “有毒”试题遭批评谴责

在去年文凭试历史科(卷一)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就试卷提供的材料,回答“是否同意‘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陈述”。该考题引起广大香港教育界人士的批评与谴责。据悉,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去年5月15日发表声明强调,十分重视特区政府教育局及外界对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历史科试题的意见,会严肃跟进处理。

香港各界:通识科教材“消毒”是重要一步

去年8月,多家出版社的通识教科书修订内容出炉。香港各界人士认为,一段时间以来香港通识教育科屡屡出现内容偏颇的教材,此次修正或删减多处“有毒”内容,回应社会忧虑为学生提供优质教材,有利于让通识教育科回归教育专业,对培养青少年成为有见识、负责任的守法公民大有裨益。

长期关注通识教育的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表示,这次修订反映出通识科课本存在多年的谬误。她认为,这次修订将清楚说明违法行为需承担相应法律刑责,是正确提倡香港的法治精神。她呼吁各界未来仍要监察通识科教材,尤其是校本教材和考卷,以免学生遭偏颇教材“洗脑”。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方平表示,任何地方都有对中小学教材的把关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年轻人的正确观念和思维需要从小加以培养。修订通识科教材是推动通识教育“去毒”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青少年正确、客观地掌握分析社会时事的能力,建立正面价值观。

香港教联会副主席穆家骏认为,提升学生对时事的了解,本应是中性的,但如果课本内容会带来误解,甚至令个别师生走上非法道路,这绝对不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

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此次通识科改名,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公开考试委员会于今年3月31日经过详细审议后,通过高中4个核心科目,包括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和通识科的优化方案,并向特区政府教育局提出建议。其中优化后的通识科课程以香港、国家和当代世界三个主题为核心内容,维持必修必考,但不设独立专题探究,并将为学生提供前往内地学习机会。

特区政府教育局发言人表示,优化方案可腾出课时、减少考试压力和增加高中课程弹性,让学校配合校情及学生需要,灵活运用释放出来的空间,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经历,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去年11月宣布,特区政府决定根据通识教育科课程宗旨和目标,精简课程内容,巩固知识基础,优化教材和考试安排,并冠以新的科目名称。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学生须学习国家发展历程、宪法、香港基本法和法治。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实习生 翁安琪  综合新华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