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工作不是临时工,责任为先才能服务好西部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3月14日        版次:GA02    作者:

  短评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就支教学生不当言行,在微博多次将所教班级同学形容为“傻子”“笨蛋”一事做出处理。该校团委通报称,经学校研究决定,终止2020届学生刘某某享有的“保留1年研究生入学资格”等权利,取消其研究生入学资格。

根据校方事后回应,梳理大连理工大学的相关政策,不难发现刘某某参与的是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根据文件,研究生支教团招募指标纳入本校年度研究生招生总计划,服务期满后按时返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志愿服务期间,应届本科毕业生保留一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同时,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培训及服务期内,经考察不合格的,学校将取消其研究生入学资格。

从微博披露的内容来看,支教学生的不满是全方位的:对支教地条件的不满,认为所支教的云南龙陵不如一个高速服务区,洗澡也成问题;对支教地人口素质、工作环境的不满,认为身边的一些人是非正常人类,要处理的工作事项太多;对所教学生的不满,认为问题学生太多,太过落后。支教学生的这种反应表明,支教后遇到的种种困难应当是当事学生参与研究生支教团计划之前所没有想到的,既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支教。可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参与支教项目,支教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通过这次事件,想要参与支教的人更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理想情况下,支教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事,支教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某些目的的手段。即使没有办法实现理想状态,参与者也有必要认识到支教工作的特殊性,支教虽然临时,但绝不能以临时工的心态投入到支教工作中。毕竟,欠发展地区之所以欠发展就是因为存在着环境受限、人力不足和当地孩子对教育认识偏差等问题,而服务西部,正是希望通过高素质人才去促成某些改变。对于今后还想参与服务西部的人来说,不管是学生还是干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性,端正态度,以“与我有关”的局内人心态投入到服务项目中。

而就更好达到服务西部的目的来说,在服务人员选定程序上或许还有优化的空间。以大连理工大学的服务项目为例,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方式其实不可谓不严格,不仅要进行资格审核,参与选拔的人员还需要统一组织进行笔试及面试,笔试涉及到党团知识、学校校史校情、志愿服务及西部计划基本知识、时事热点等;面试还要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但即使如此严格,还是出现了师德有恙的参与者。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组织参与者实地考察走访,让其对将要服务一年的地区有个基本了解,至少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当地人做基础介绍,不至于使参与者去了之后却心生不满,又很难退出。

除此之外,考核流程也可以优化。当事学生曾接受过满意度调查被约谈,很多当地的学生反映了其授课讲话快等问题,那时还是2020年11月,但约谈过后,到了12月,支教的刘某某还在“嫌弃”学生“纪律又差又笨”“衔接班也挺笨”。对服务西部的准确翻译应当是服务好西部,让被服务地区受惠,被服务群体的满意度应该成为服务效果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不管是嫌弃孩子笨或是其他原因,如果没法真正服务好西部,都应该被视为服务项目的失败,需及时撤下换人。这其中可以以次数为限度,比如,如果3次调查满意度都达不到标准,则说明参与者的确不适合该项目。

当事人已经受到应有的处理,这是代价惨痛的一课,其他过度的言语指责也应当休矣。而对于旁观者来说,有必要从这一课中学到教训。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