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发一年后,眼科医生陶勇归来,重返手术台机会已很渺茫:

我希望我是最后一个被伤的医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2月05日        版次:GA16    作者:余毅菁

去年6月1日,陶勇做了“光明天使、关爱盲童”公益直播活动。除了出诊,过去一年来,他也活跃在微博分享日常感受。 受访者供图

如果你想要收获一片春天,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变成一片绿叶。

——陶勇寄语写信给他的学生,也送给自己的2021

案发一年后,眼科医生陶勇被砍案迎来宣判。

2月2日上午,行凶者崔振国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一年,陶勇则变得更忙碌:受伤114天后,他恢复出诊;去年10月,他的随笔集《目光》出版;同年末,他登上《脱口秀反跨年》,以幽默段子分享伤痛记忆。如今,他依然活跃在微博,坚持对患者的提问“每周一答”;在眼科专业上,他与团队取得的科研新成果即将发布;他还发起“天下无盲”公益行动,旨在帮助更多低视力人群融入社会。

只有那只仍不太有知觉,甚至已出现萎缩的左手,在提醒着一年前那场可怕的伤医事件。

“都过去了,已经放下了。”1月28日,陶勇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神情始终平静,保持着一贯的温柔和轻声细语。只有在谈及各地仍不时发生的伤医案时,他会停顿失声良久。“我希望我是最后一个被伤的医生。”在《目光》中,他曾写下这句话。

受伤114天后

回到那个遇袭的诊室正常出诊

陶勇的左手蜷曲着,肌肉已经严重萎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他感觉到强烈的冰冷感。

如今,这只手仍处于失能状态,主动手握取物的动作做不来。

“因为神经断过两次,需要很长的时间生长,现在的知觉要比之前强一些,但可能最终的结果不会比现在好很多。”

对左手的恢复,陶勇说,已无太乐观的预期,“重返手术台机会已很渺茫,很难再亲自操刀手术了,以后将以指导为主”。

这位年仅40岁的眼科医生,在其临床生涯中有过辉煌的纪录:从业十余年来,经他看诊的患者达到10万人次,做过1.5万多台手术,最多的时候一天完成86台,其中有2000台是免费为贫穷患者提供的白内障复明手术;35岁时,他被破格提拔为主任医师;2015年,他获得“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称号。

在他被砍伤那天,挂号信息显示有1532名患者在等待他的诊治。然而,因为一宗恶性伤医事件,这一切被按下了“暂停键”。“那段时间最困难的,应该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全身难受,但手部却没有知觉,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心不断在脑海里萦绕。”躺在病房里醒来后他第一句话是问,“以后还能做手术吗?”

陶勇多次形容,那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

2020年1月20日,正在出诊的他被一名男子追砍,除了左手受伤外,他的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脑外伤、枕骨骨折,失血1500毫升,在ICU抢救长达两周。社会舆论一度因此沸腾。

至今,受伤对他产生的阴影仍在持续——当身边有很多人围绕时,他会莫名感到紧张。

“但都过去了,已经放下了,忙起来的时候不会特意去想。”陶勇平静地说。

年少时接受过的正面教育,早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陶勇说:“如今它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让我在遭受困难和打击时不会倒下。”

在受伤仅114天后,2020年5月13日,康复中的陶勇选择回到那个遇袭的诊室,正常出诊,还见到了曾为他挡刀的患者家属田女士,和从歹徒刀下将他救下的护士陈伟微。当天,他在微博上说:“人间仍值得。”如今,被问及当初为何如此心急恢复出诊时,陶勇只是简单地回答:“因为有很多患者还在等着我。”

希望把“红”变为能量

换取更多人对盲人的关注

自恢复行动能力以来,陶勇似乎从未停下。

除了出诊,过去一年来,他也活跃在微博分享日常感受。他还把感悟写成了随笔集出版,不厌其烦地接受访谈,也偶尔会在综艺活动上露面。2020年6月1日,陶勇做了“光明天使、关爱盲童”公益直播活动,吸引了238万人在网上收看。同年末,他首次登上脱口秀舞台,把自身痛苦的经历讲成搞笑段子。

“我说这个病人真的很不讲理,当时医院这么多人,你都能精准把我砍伤,这难道还不能说明视力恢复得特别好吗?”陶勇在脱口秀上调侃,并对着自己受伤的左手自嘲:“陶勇,你的医术真高超。”

他的表现让全场喝彩,刷屏网络,有不少留言称,“笑着笑着就哭了”。对于在网上走红,陶勇说,他始终保持着清醒。

“我们处于一个新媒体时代,发生在我身上的不幸,让我成为了大众关注的新闻人物,但这种‘红’是很容易被人遗忘的,我要做的,是把这种‘红’转变为一种能量,换取更多人对盲人的关注,这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红’的意义。”陶勇说。

数据显示,我国有1700多万包括盲人在内的低视力人群,其中盲童超过10万人。在过往大大小小接受访问的场合,陶勇从未忘记呼吁公众对盲童的关注。

“一些盲童由于失明的时间太长,往往因内心恐惧不敢走出去,他们多数窝在家里自我封闭,长大后就业也被局限在盲人按摩这类行业。”

去年以来,陶勇参加由中国残联指导的“金盲杖”计划,鼓励盲童克服自己内心障碍,出门跟别人交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他又联合中国盲文出版社和盲文图书馆发起“光·盲计划”,呼吁在心理和职业技能上为盲人提供培训,实现更多就业可能。

此外,陶勇还向南都记者透露其最新计划——他将与盲童一起合作写一本书,还将与各大互联网平台合作,让盲童合唱团的歌声被更多人听到,同时帮助他们参与演出,获得部分收入。

“我想为盲童找到更多与这个世界连接和表达的方式。”陶勇说。“脱口秀本身不是我的职业,但我愿意去尝试,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表达,向他们传递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呼吁大家对视障人士的关爱。”

希望全国各地医院尽快落地安检

不让凶徒有机可乘

此刻,陶勇对于未来已有非常明确的计划。

难再亲自上手术台的他,决定今后除了公益,重心还会转向眼科科研。他向南都记者透露,他将进一步推动眼内液检测技术的普及,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提升眼科医生对早期眼疾的诊治精确率,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国300多家医院落地,帮助全国的眼科医生为5万多病例提供了精准检测服务。近期,他还将与其团队发表一项历经三年的重要研究成果。

只是当谈起不时发生的伤医事件,陶勇会沉默良久。

就在陶勇遇袭事件一年后,近日,江西接连发生两起恶性伤医事件。“我感觉历史又重演了。”他说,近日有医学生给他私信称,因为害怕,在考虑放弃从医。

“但我至少会鼓励自己不要气馁,医患关系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因素,一方面,我希望全国各地医院尽快落地安检,不让凶徒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我想也还是要通过医患共同努力,营造更好的就医环境。”

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当天,陶勇也在微博上分享了寒冬里他收到的一份暖心礼物——那是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的手写信、画作与折纸,信中孩童们称要视陶勇为榜样。对此,陶勇感言道“人生不易,正是因为这些温暖的点滴,让我们觉得值得”。

“我不会力劝所有医学生都去从医,但在我看来,医生治病救人并不完全是在奉献,同时也有获取,我从不少患者身上看到了乐观的态度和人性的坚强,他们支持着我继续走下去,也让我找到了医学本身的意义所在。”

“如果你想要收获一片春天,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变成一片绿叶。”陶勇说,这是他寄语学生的话,也送给自己的2021。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实习生 翁安琪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