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去年珠三角为近九千境外高端紧缺人才补贴23.9亿

搞国际科创中心 大湾区动真格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2月05日        版次:GA08    作者:黄海珊 李鑫 张驰

粤港澳大湾区宣布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已被世界“盯”上了。

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把深圳-香港-广州三城捆绑在一起,拉到国际科创舞台上“秀肌肉”。比拼的结果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荣获2020“全球最具活力的科技集群”第二位,仅次于东京-横滨,超过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湾区“新人”的科技实力,再一次得到验证。

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加快形成,四大科学城正在建设,大国科学装置、实验室不断落户,引进境外高端、紧缺人才实行15%%的个税优惠政策……在上述种种布局之下,科创能量更是向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一个科技型湾区,正在珠江口两岸蓄势待发!

科技创新,成为大湾区的标签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位居“全球最具活力的科技集群”第二位,可以说是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的最显性标签,反映了以深圳、香港、广州领衔的大湾区,在PCT专利申请量和科学出版物方面的强势表现。

像2019年,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6.3件,连续16年位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珠海、广州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78.58件、45.4件,排在全国前列,与上海、杭州等城市相当。

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大湾区也成了高新企业的集聚之地。2019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22.5万家,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就有大约4.8万家,占比超过20%。其中,深圳2019年增加2700家,累计1.7万多家,仅次于北京;广州高企1.2万家,全国排第四;东莞和佛山也分别有6000家和4800家。

科创投入,湾区城市不惜重金

为充分吸引港澳等境外人才,国家和广东省还出台支持政策——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个税超15%部分可由财政补贴。据今年省两会透露,2020年珠三角共发放补贴资金23.9亿元,近9000人受益。

近两年来,为给湾区培养人才,珠三角城市以有钱任性的正在以有钱任性的气魄狠砸高等教育,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的大学就超过20所。像去年开工建设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总投资就超过150亿元。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也计划需要投入21亿元。

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湾区珠三角九市同样舍得下本。2019年,九市R&D合计为2962亿元,占全国总量(22143.6亿元)的13.4%。

2020年,为推动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2020年,省市财政还共同拨付跨境科研资金1.28亿元。

科学城增加,大科学装置纷纷落户

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首要途径。近两年来,通过四大新的科学城的布局,大湾区引来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

2019年,广州北上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广州明珠科学园,聚焦在深海、深地、深空等科技前沿领域,建设高超声速风洞、冷泉系统、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3个大科学装置。

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首期落户大科学装置包括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等。

前身为“中子科学城”的松山湖科学城,则掌握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

人才聚集,湾区创新氛围渐浓

随着尖端科创平台不断进入,高级科技人才也在向大湾区聚集。像深圳鹏城实验室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就集聚了22位院士、1600多名科研人员。2019年,随着仙湖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落户,佛山实现引进全职院士零的突破。落户南沙明珠科学城的广州海洋实验室也汇聚了包括16个院士团队在内的47支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

未来的大湾区,将如何借助科创力实现提供高质量动力源?据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显示,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将是广东科技发展的重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