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疫情防控压力剧增,生活物资保障不能落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25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疫情反复,防控压力剧增,吉林通化近来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1月23日0—24时,吉林省通化市新增确诊病例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1月24日,吉林省通化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化市副市长蒋海燕在发布会上就目前市民生活物资配送不及时不到位,代表市委市政府表达歉意。当晚,通化市进一步更新政策,表示从即日起至解除居民居家封闭管理,对居民基本生活物资按照每户5天需求量供应“蔬菜包”,半价配送到户。

疫情恶化对防控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过往的经验表明,疫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公共秩序管理到民众日常生活,都会因此发生极大的变化,无论是对政府部门还是对老百姓,无疑都是一种挑战。外界对通化目前的严峻形势可能并不陌生,但对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来说,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难免手足无措。

通化市此轮疫情自1月12日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始,截至1月23日24时,通化市累计140例确诊病例,现有100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复杂的疫情形势下,通化近来做了一系列防控工作。先是通化市东昌区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之后又对这部分区域居民实施居家封闭管理,一律不得外出。按照当地的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会上门帮助解决生活物资配送需求。

但从舆论的反馈不难看出,政府部门在物资配送工作方面并不到位。不少网友在微博反映通化市内抗疫一线人员超负荷工作、生活物资紧缺、配送能力不足等问题。该市疫情集中暴发的东昌区全区面积382.6k㎡,总人口32万,尽管只是一座小城,但在短短时间内有如此多的确诊病例,防控压力可见一斑。从防控政策看,对居民实施居家封闭管理,意味着整个城市停摆,考虑到封闭政策具有一定的突然性,一些居民根本没有时间储备生活物资。据网友反馈,当地快递停发后,社区物资配送跟不上,很多居民面临断粮断菜,尤其是老人断药婴儿断奶粉的问题更为迫切。

通化面临的困境与封城后的武汉类似,而通化无论是交通便捷性还是政府部门本身的动员能力,显然都不如武汉。市场机制退出,居民就只能依靠来自政府的配送渠道。结果就是,官方的配送渠道严重超负荷,居民或无法下单,或无法顺畅沟通。这些问题可能是每一个通化人都要面对的,而那些生活不便或者不会网购的老年人,还有那些本来就缺乏照料的特殊群体,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困难无疑会成倍放大。

整个城市面临的压力是全方位的,物资不足,人手不够,即便现有的基层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可能还是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近日通化对14名党员干部追责问责,在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面前,这样的举措无疑是必要的,会促使所有工作人员尽心尽力,但显然还不够。当地政府部门亟须明确,目前的压力中,哪些是人为因素,哪些是客观困难,该问责的问责,该补强的要尽量补强。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虽然大家都愿意配合隔离共同抗疫,可如果不能保障基本生活,会给原本就遭受重创的城市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疫情防控是第一位工作,但物资供应问题,也必须尽快得到解决。

通化市副市长蒋海燕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通化已有800多名志愿者全力配送物资,将尽最大努力提升配送能力,补上市民生活物资供应。这让人看到转变的希望,但其中每位通化市民可能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居家封闭管理会带来特别大的工作压力,若物资供应还是不到位,甚至会因此带来次生伤害,那是否要重新评估这种防控策略。而如果要在接下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延续这种策略,显然配套工作还有待加强,其对应的工作强度,可能不只是800多名志愿者就能承担的。毕竟,目前网友呈现的问题较为普遍,可能还有一些没有发声渠道的居民,他们面临特殊的困难,都有待政府部门去挖掘去弥补,并做好长远打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