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2020年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调研报告》发布

三大维度25项指标 评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排头兵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21日        版次:GA08    作者:蒋臻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广东将其定位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增长极,并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列为2020-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尤其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安排3年投入75亿元,到2020年创建1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一县一园”,推动全省打造若干千亿产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百园强县、千亿兴农”的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2021年是广东2019年批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地市验收之年,这些产业园将如何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历时近5个月,基于地市官方及相关专家推荐的20个优秀案例,结合基本条件、经济效益、科研水平三大维度、25项指标数据展开分析,由南方都市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以下简称“课题组”)出品的《2020年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调研报告》今日发布。这是《2020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分报告之一,力求通过挖掘发展“排头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上述及更多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发展宝典”。

综合调研分析结果,最终评出“2020年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排头兵”,分别为梅州市五华县茶叶产业园、揭阳市揭东区竹笋产业园、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单枞茶产业园、阳江市花生产业园、清远市阳山县蔬菜产业园、湛江市国联水产(吴川)对虾产业园(排名不分先后)。

  发展亮点

“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开发“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全产业链,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明确的地理界线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课题组调研发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丰富、优势明显,围绕这些特色产业发展的企业类型相对全面,又以生产型、轻加工型企业为主。然而,企业之间习惯于单打独斗,未实现“抱团式发展”,产业园项目的实施正好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搭建。结果显示,20个产业园代表案例选择各自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综合施策,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全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这不仅能提升主导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科技在产业链中的深度加持,也有效推动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品质与价值。如湛江市坡头区莲藕产业园建立了2条现代化莲藕加工生产线和一批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研发加工产品品种多达23个。

同时,产业园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为搭建农业发展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阳江市花生产业园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建设产业园的契机是由于花生油原料供给不足,通过产业园既能带动大片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技术提高产量,还能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培育高出油率、高油酸的花生品种,更适合炼油,平台集聚作用明显。

推动要素流通与城乡融合,农民增收明显

随着全国多层次的产业园体系逐渐形成,产业园已成为各地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的重要载体,是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发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纽带作用。

广东积极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在省级农业产业园的三年发展绩效目标考核中提出,实施主体要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的联结机制,产业园内农民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15%以上。课题组调研发现,20个受访的产业园不同程度地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紧密型、松散型、辐射型等多种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业。为服务这些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不少产业园已建成完善的人才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从调研情况来看,上述产业园平均吸引社会投资额11221.07万元,辐射带动农户从几百户到近万户不等,联结带动贫困户数量最高达1700户。其中,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单枞茶产业园最多吸引了660人返乡创业、吸纳3万农民就业;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户高达8665户;清远市清城区清远麻鸡产业园、梅州市五华县茶叶产业园扶贫作用明显,联结带动贫困户均超过1500户。

值得一提的是,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单枞茶产业园的入园企业与基地农户、合作社普遍建立“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涉农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产业园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54元,率先实现建设期内增长15%,明显高于当地产业园外农民收入水平。

从全省层面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10月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00个省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1305.8亿元;产业园内农业企业数量达到3299个,品牌数量(含企业自有品牌)2459个,其中新增品牌493个;吸引返乡创业人员数2.55万人,辐射带动农民就业人员数123万人,园内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全县平均水平24.6%,累计联结带动贫困户7.18万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8518.91元。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效果明显,省级财政资金撬动比达到1:4.36。

三产融合模式正在形成,农文旅一体化受青睐

从现阶段的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产业园已成为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广东,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是省级产业园开展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各地产业园规划布局休闲、服务等板块,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间横向拓展。

课题组调研发现,在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新的休闲生活方式这一发展热潮之下,农文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各地产业园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热门选项”。

有的活用地方旅游资源,如有“中国蚝乡”之称的阳江市阳西县,其程村蚝产业园以蚝养殖产业和红树林风景区为基础,打造渔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带;有的利用产业文化搭建游玩场所,如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在2020年农民丰收节揭牌了“梅州市客都稻米农耕文化展示中心”,融合收藏与研究、合作与交流、旅游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项目,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单枞茶产业园和揭阳市揭西县茶叶产业园同样激活茶文化,前者大力弘扬潮州功夫茶文化,构造三位一体的景观带、购物带和休闲带,后者打造茶叶博物馆、茶旅文化公园、茶文化康养中心等场所;还有的设立文化节庆活动,如揭阳市揭东区竹笋产业园则从节庆活动入手,举办揭东竹业文化节,以此提高揭东竹笋的品牌知名度。

产业园培育农产品品牌意识不断提高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广东而言,农产品特色品种丰富,但直到近几年以前都很难看到十分著名的品牌,特色品种并不等同于特色品牌。而有品牌也未形成规模,影响力有限。

为此,广东近年来大力推动“一村一品”工作建设工作,不断在品牌上下功夫,包括产业园建设也要求实现“一园一品牌”,推动主导产业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建立健全农业品牌培育促进机制,培育产业园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打造“粤字号”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知名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产业园负责人都提出要强化品牌建设,“大品牌开发大价值”成为共识。各产业园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的产品品牌。从受访产业园代表所持有的农产品品牌数量来看,梅州地区产业园的品牌建设成果突出,其中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持有品牌最多达23个,梅州市五华县茶叶产业园次之,为22个,其他地市产业园最少也有1个。这当中不乏区域公共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和省名牌产品。

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上,揭阳市揭东区竹笋产业园就积极发挥现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埔田竹笋”的品牌效应,以产业园整体形象规划视觉系统设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亮牌行动、园区形象引导视觉设计为切入,以项目整合为支撑,全面展示竹笋特色产品、竹笋特色餐饮、笋竹特色文化、笋竹特色观光“四位一体”的竹笋品牌特色,实现品牌延伸和升级、价值提高。2019年11月,“埔田竹笋”跻身“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达6.3亿元。

  存在问题

产品品牌知名度较低,品牌价值待提升

农业品牌化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包装,并最终实现产品可识别、可量化、可追溯以及高价值的品牌化营销。而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形态由低到高可分为四部分:产品价值、产地价值、产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广东产业园以丝苗米、优质蔬菜、岭南水果、花卉、南药、茶叶、优质旱粮、食用菌、生猪、家禽、水产、油茶、剑麻等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建设,从目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园来看,特色主导产业以蔬菜、丝苗米、茶叶、对虾居多,存在产品多而杂、名称不规范、等级标准不明晰、有名牌而未发挥等各种问题,省内销售的同质化竞争强烈。在与全国同类农产品的对比中,许多产业园所在地的产地价值也不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例如莲藕的知名产区在华中及华东一带,山东、福建等国内著名蚝产地的生蚝名气更大,广东“产地认证”优势不明显。

课题组根据各产业园数据得出,绝大多数产业园所持农产品单个品牌价值在几千万元到两三亿元不等,距离产业园致力打造的10亿级农业品牌差距明显。

根据农产品品牌价值的四个维度分析,由于这些产业园均处于搭建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发展阶段,以产品商品化率、品牌集中度彰显的产业价值不足。而除了潮汕的茶文化对凤凰单丛等茶叶赋予较大的文化价值外,其余产业园的农产品文化价值也不明显,因此仍需继续从多个维度来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普遍缺乏新型人才资源,区域引才能力不协调

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广东36-54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最多,占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47.7%,其次为55岁及以上年龄段占34.1%,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最多,占55.3%,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仅有1.1%。这说明,广东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农业现代化向数字化进阶的发展趋势下,广东产业园的发展也正面临着新型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

根据产业园回收数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园对返乡人才的吸引力存在较大差异,吸引返乡创业人员从几人到几百人不等,吸纳农民就业人数从百来人到数万人不等。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产业园,始终囿于引才的难题,尤其是高端人才。普遍来看,各产业园仍多为生产、加工基地,未设置专门的研发机构,无法形成吸引人才的平台。

在调研产业园的过程中,有负责人向课题组表示,高端人才资源往往不愿意扎根这些生活公共配套程度低的地区,以流动性人才居多,例如到当地开展短期调研、学习的专家学者,鲜少能长期驻于地方指导农业生产与研发。

科研投入较少,数字化建设水平整体偏低

科技投入以及高端平台建设是地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血液,也是吸引新型人才和返乡创业者,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力的一大因素。

产业园回收数据显示,园区的科研资金投入占产业园预期总投入资金比重较低,普遍处于0.5%-5%之间,最高为揭阳市揭东区竹笋产业园的10.94%。同时,大多数产业园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的投入也相应较低。部分产业园科研成果数量少,有的尚未形成科研转化成果。

课题组调研发现,不少园区的原有生产基础短板突出,包括生产加工设备落后,以传统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厂房建设标准不高,与现代产业“机械化、标准化”要求不相适应,更新设备、重建厂房所需费用占比较大,尚未达到普及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

农旅融合度不高,产业融合资金管理指向待细化

农旅融合是在尊重农业产业功能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多个产业园的第二、三产业产值远超第一产业,但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数产业园尚未充分展现出农旅融合的发展趋势。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地方用地建设审批困难,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布局农业旅游规划;二是对外宣传不足,与现代产业“大宣传、大影响、大旅游”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足,亮点不多、题材缺少,尚未形成气候;四是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试行)(粤农农规〔2018〕2号印发)中对产业融合的资金管理方向的解释,主要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设施、产品储藏、冷链配送和流通设施的升级改造、新产业新业态设施配套等补助。对于不少产业园而言,农旅融合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向,仅仅“新产业新业态设施配套”并无相关解释,导致地方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畏手畏脚。此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

  对策建议

  融合创新 大有可为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农业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在广东强有力的顶层设计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有可为。针对上述发展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一是继续推动“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品牌不求量多、但求知名度高。利用已有的品牌资源与优势,增强品牌凝聚力,进一步打造品牌效应。同时,地方应制定和完善本地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品牌推广标准,强化品牌的精准识别度。

二是在人才资源上,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创新农村创业创新的奖补制度和帮扶措施,引入电商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要尽快搭建科研平台,并提高产业园的社会公共配套服务水平,满足高端人才的“留下来”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外出深造以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加强内部培训以培养实用型乡土人才。

三是在农业数字化的发展形势下,产业园要注重科技创新,打造成创新要素的孵化区。既要提升科研技术水平,加强对产品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又要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四是在推动三产融合的过程中,省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可进一步明确,对“新产业新业态设施配套”一类笼统规定进行相关解释,明确负面清单范围。地方政府也可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细化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规定,降低安全使用财政资金的风险。

五是农旅融合不可盲目跟风,既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特色,又要形成相关治理机制以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农业、旅游及相关部门要打破景区、行业、部门界限,加强沟通、分工协作,企业也应纳入融合发展的体系中,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农旅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