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冷生的“小小揩油”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13日        版次:GA11    作者:方韶毅

□方韶毅

最近读到一通梅冷生写给夏承焘的信,颇多感触。梅冷生是温州市图书馆的老馆长,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卓越。《梅冷生师友书札》编者卢礼阳认为,他的一生至少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二是关键时刻举足轻重,三是以身作则公而忘私。这封信可以作第三点的注解。信很短,兹录如下:

瞿禅我兄:

昨见大著《唐宋词人年谱》已出版,温馆本年购书经费不多,五花八门都要具备,想小小揩油,请兄寄赠一册,以充众览。如蒙许可,并请把《师院学报》同寄一册为感。

即颂

大安

弟 梅雨清 顿首

二月七日

信写在温州市图书馆便签上。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11月初版,此信当写于1956年2月7日。时夏承焘在浙江师范学院任教,《师院学报》指该院学报。夏承焘日记1956年2月9日记:“得冷生函,为温州图书馆乞《词人十谱》。夕马骅返温,托其带《词人十谱》与冷生、止水。”即说此事。梅冷生长夏承焘五岁,他们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已来往密切,友谊至老不渝。向老朋友讨书,不需客套,梅冷生却幽默地说要“小小揩油”,我的理解是:第一,公私分明。第二,以馆为家,把图书馆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五花八门都要具备”,这个家着实难当。现在家里缺盐少米,理直气壮向老朋友“揩油”,是为忘私。

类似的事,还可举出一例。《梅冷生集》收录1957年11月19日写给夏鼐的信:“昨奉到代抄《章安杂说》壹册,并散页壹份,感谢之至。抄费等念叁元馀,本即汇还,因会计方面以单据未有经手人署名盖章,且上面亦未写明温州市图书馆,碍于规制,不便支付。兹将原单据再附上,请即在年内补一手续,以便此间在年内赶付做账。”夏鼐也是梅冷生老友,时在中科院考古所工作。请老朋友帮忙代抄温州文献,一则说明梅冷生搜罗地方文献不遗余力,再则可看出梅冷生善于借力、借资源,乃另一种“揩油”,应支付劳务费才是,但他偏讲“规制”,公事公办,亦是忘私。

梅冷生有时也揩不到油。《梅冷生集》前言透露,抗战胜利后,他到上海采购图书,趁便拜访温州旅沪商人,请其为图书馆添砖加瓦,遭到权贵者白眼。查梅冷生《访书日记》,某权贵者所指为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徐寄庼。“余临行时往诣刘贞晦丈,作一书与徐君,请于籀馆有所援助,刘丈欣然命笔,情意恳挚……讵徐君阅函后,开口先言事忙,似于故乡事不屑措意。余本以馆舍扩建须鸩资庀材,不能无望于旅沪同乡……不料结果适得其反,本出身教育之人,居马首共瞻之伟,不思孱手为桑梓谋百年大计,别具肺肠,我所未喻。”刘丈乃刘景晨,地方上德高望重的文化老人,搬出有分量的人物,还打动不了徐寄庼。梅冷生几近动怒:“余非亚父,亦几撞碎玉斗矣。”为公家的事情,如此愤慨,忘私更甚。不管“揩油”,还是讲“规制”,甚至“撞碎玉斗”,梅冷生目的是“为桑梓谋百年大计”,让更多的人享受公共服务,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如果我们自己的事、身边的事,读书、生活、工作,都能像梅冷生这样投入,何愁不成。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