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明年全国铺开

试点工作本月初将转入最后的整改总结环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1月04日        版次:GA11    作者:林子沛

近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备受关注。三个多月前,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动员会,中央驻点指导组亮相各地,全国政法队伍的目光开始持续聚焦试点地区的一举一动——教育整顿与以往的主题教育有何不同?“中央来人”后如何指导地方?试点地区又如何“动真碰硬”?

前不久,南都记者随中央政法委先后赴四川宜宾、河南三门峡、江苏徐州、黑龙江哈尔滨等试点地区,调研记录当地政法系统“刮骨疗毒”的路径探索。10月底,南都记者从中央政法委获悉,当前试点工作的查纠问题环节已接近尾声,预计在11月初转入最后的整改总结环节——试点工作的目标,是为2021年全国政法系统逐级铺开教育整顿工作开局探路。

中央驻点指导组是动真碰硬信号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的5个试点地区分散在东北、东部沿海、中原、西南和西北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呼兰区、江苏省徐州市及云龙区、河南省三门峡市及灵宝市、四川省宜宾市及珙县的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以及陕西省宝鸡市国家安全机关,黑龙江省呼兰监狱和松滨监狱,均为试点单位。

7月中旬,中央驻点指导组的亮相拉开试点工作帷幕。

南都此前报道,赴江苏的第一驻点指导组组长是董文濮,任职最高人民法院。前往河南的第二驻点指导组组长是邓云,任职国家检察官学院。驻四川的第三驻点指导组组长张美荣任职国家禁毒办和公安部。驻陕西的第四驻点指导组组长身份尚未对外披露。赴黑龙江的第五驻点指导组组长是梁然,任职司法部。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文指出,派出指导组或督导组赴各地督促指导,是近年来中央开展重大专项工作的“标准配置”。在群众看来,“中央来人了”,是动真碰硬最具说服力的信号。

“中央来人”后具体如何指导地方单位?驻江苏徐州的第一驻点指导组组长董文濮举例说,在查纠问题环节,对干警进行动员以后,试点单位就开始层层谈话,并填写一个120多项的记录表格。而驻点指导组的角色,在于审视谈话的方案设计,检查谈话对象是否全面覆盖,过程是否有记录、有提纲,还要抽查审核表格所填内容,分析研判填报的问题数量水平是否少于实际,“就是在监督你做得怎么样,主体责任落没落实。如果走过场的话对不起,重来。”

各指导组进驻后均面向社会公布了电话和信箱,接收问题线索。

董文濮向南都记者介绍,该指导组的信访举报组成员均抽调自非试点地区的政法单位。指导组针对收集到的公安机关有案不立问题,反复明察暗访;针对群众反映的法院的执行问题,指导开展执行“百日攻坚”行动。

学习教育“从量变到质变”

谈及这场教育整顿的不同寻常,多名驻点指导组成员和试点地区政法干部不约而同地指出——“一把手重视”。言下之意,省委书记均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县两级党委都将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推进效率不言而喻。

以四川宜宾为例,在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启动之初,省委书记即作出批示、提出要求,省委政法委书记和省级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宜宾市委书记、珙县县委书记亲自部署推动,层层压实。

试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教育、查纠问题和整改总结。7月,从上至下,试点政法单位首先进入的是一场“学习风暴”:理论教育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必学内容,开展政治轮训,组织专题研讨;法治教育则以开办法治专题讲座,进行依法履职培训等形式推进……学习环节伴随着全员覆盖的考试,不止一名干警向南都记者表示,试点工作开始之后,同事吃饭碰面,聊的都是学习。

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用烧开水来比喻这个环节的强度,“水一定要烧到那个份上,不然不会沸。”

他感叹,主题教育年年有,“学过以后能将一个新思想在全体同志的脑海里深深地印下来,很难。”这轮学习教育的特殊之处,恰在于其密度与覆盖面,足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身边人身边事”直击人心

一名中央驻点指导组成员向南都记者反复强调,“这是一场有疼痛感的主题教育。”

“教育”与“整顿”同步进行。8月23日深夜,哈尔滨市公安局官微点名19名严重违纪违法公安民警,其中甚至有人为恶势力团伙之首,均被从严查处。今年8月至9月,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网站密集发布18则查处通报,被查者均为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四川宜宾则对影响较大、情况复杂的涉法涉诉案件全面评查,对涉黑涉恶案件全面复查,加强纪委监委与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彻查深挖问题线索,截至10月9日,立案审查调查47人。

多个试点单位负责人均表示,学习教育阶段“威力”最大的,当属聚焦“身边人身边事”的警示教育。近在眼前的惩戒,都成了最鲜活的教材。

在江苏徐州,云龙公安分局一名干警向记者表示,他看这次的警示教育片时,简直“头皮发麻”。里面太多熟悉面孔——前分局局长,前分管副局长、各级干部,曾与他并肩作战、称兄道弟的干警同事……

教育片播完,会场一片死寂。这名年轻干警惴惴不安。2019年10月,他曾托一起职务侵占案件的报警人买来一台新款苹果手机,对方不收他的钱,他最终也没有坚持付。

据这名年轻民警的回忆,或许只是碰巧,在接受完警示教育回单位的车上,一位老民警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是所里的优秀人民警察,也是他父亲的战友,对着他说:“我马上退休了,就要安全着陆。你这辈子还早着呢,别因为小事影响了。”

年轻民警像是被击中了,一夜无眠。第二天,他向领导坦白上述过错,相关案件的办理随即被重新核查。而根据中央政法委10月16日公布的数据,在全国5个试点地区,截至10月7日,与他作出相似选择的超过千人——1546名政法干警主动向组织讲清问题或投案自首,立案审查373人,处分处理1040人。

推开门探索执法温度

教育整顿过程中,宗旨教育意在促使干警探索,如何让执法更有温度,如何“解开老百姓的心结”。

南都记者在徐州市云龙区的大郭庄派出所获悉,针对群众反映的报警后石沉大海、不知该向谁询问进展的问题,该所实行警情首接责任制,要求每一个接处警的民警给当事人派发印有其个人手机号的名片。指着所内的凉亭,该派出所所长介绍,曾有居民反映,自己隔着护栏张望派出所内景观时被训斥,该所于是在晚间开放红色塑胶训练场及凉亭,给街坊茶余饭后带娃乘凉聊天。

法院也打开了大门。三门峡市中级法院挑选备受关注的高空抛物等民生案件,专在周末开庭,邀请市民预约旁听。法官在案件宣判后正面回应听众提问乃至质疑,围绕败诉理由和争议焦点当场答疑释法。

三门峡市检察院则根据当地需求,在扶贫村设立法律咨询工作站,检察官进站提供服务,以此防止“因案返贫”。该检察院介绍,已有上百名干警登门走访,为困难的村民启动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并收集了数件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线索,进行核查。

为司法人员穿上“防护服”

“执法司法当中的突出问题,久治不愈的,我们叫顽瘴痼疾。”一名驻点指导组成员这样解释。

针对试点的“四项任务”之一,中央政法委此前专门列出“六大顽瘴痼疾”清单:一为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二为违规经商办企业;三为违规参股借贷;四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五为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六为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

除了划清红线,试点地区也试图搭建“隔离带”,为司法人员穿上“防护服”。以上述第一个顽瘴痼疾为例,如今任何一通拨向灵宝市检察院工作人员的电话,都会接入同一个女声彩铃:“严守工作纪律,秉持司法公正。插手过问案件,说情求关照,别找我哦。”末了还补上一句,“要记录报告的哟!”

这个对来电者的提醒,通俗地解释了政法系统“三个规定”的指定操作——对于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与当事人、律师等不当接触交往行为,司法人员都要主动记录报告,并进行通报和责任追究。

“三个规定”在2015年就已出台,然而根据最高检今年5月发布会的数据,检察机关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主动记录报告基本为零。

试点单位正在打破这片沉默。南都记者在哈尔滨市呼兰区检察院了解到,试点工作开始后,如实记录报告与干部选拔任用及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挂钩,该检察院还公开了举报电话和邮箱。7月,首次出现了3起主动报告,来自2名党组成员和1名部门负责人,8月份又有4起。

当然,教育整顿并不仅依靠干警受教育后主动报告。根据截至10月9日的公开数据,四川宜宾针对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问题,已倒查处理违反规定38人。

10月16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第二次交流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强调,试点地区、试点单位须确保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为明年全国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供可鉴经验。

10月26日,南都记者从中央政法委获悉,当前查纠问题环节接近尾声,预计在11月初转入最后的整改总结环节。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