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开埠 开放热土

南都记者走访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感受汕头开放历史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0月25日        版次:GA04    作者:郑雨楠 吴璇 陈冲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外景。

汕头侨批文物馆内展出的侨批。

汕头,位于粤东中心地区,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天然内海湾的城市,这个地处韩江、榕江与连江三江交汇出海口城市,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被称为“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早在明嘉靖年间,汕头便开始出现了海外移民的踪迹,“开埠”、“港口”、“华侨”、“侨乡”等关键词,成为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坐落在汕头市永平路1号的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作为汕头市一张文化名片,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在展品内容上一一呈现。

建馆十余年成汕头市文化名片

当汽车驶入汕头市永平路一带,整齐的骑楼群,沿路中西合并的建筑,是汕头开埠区留下的财富。10月22日一早,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外早已有大批市民群众等候进馆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分享,近十天以来,有超过50个单位,20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原为日本株式会社台湾银行汕头支行旧址,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三层半欧陆式建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永平路1号大楼被登记为不可移动的新发现文物点。为纪念汕头开埠150周年,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2010年5月选址于此修建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并于当年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

老照片讲述汕头难忘历史

走访时,陈列馆内正在展出的内容主题为《从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全面开放的启示》,来自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的讲解员黄少彦介绍,汕头从1860年的被动开埠到主动开放,到现阶段经历的新时代的全面开放,这个过程中,汕头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此次展出的内容,以‘开放’为主线,贯穿了三层楼的内容,其中第一层主要展出的是汕头1860年开埠后的情况。第二层主要讲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汕头城市发展。第三层则围绕改革开放之后汕头的发展情况展开分享。”

墙壁上,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讲述了一段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1860年开埠前,汕头港成为全国华工出境最为集中的港口,令西方列强垂涎不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潮州(汕头)等地为对外通商口岸。

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此后,外国资本、洋行及洋工厂大量涌入,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快速,至今仍是汕头经济的重要产业。

开埠带来开放,开放带动贸易,汕头逐步成为南粤最重要的商业贸易城市之一,成就一段“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繁荣。

1980年,汕头成为了全国首批4个经济特区之一,港口经济成为引领汕头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今汕头港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基本覆盖东南亚主要港口和国内沿海各港口。

“南澳I号”瓷器首次陈列展出

在展出的内容中,除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还有不乏值得一看的珍贵藏品,位于一楼的展区里,便摆放了从南澳I号沉船打捞上来的瓷器。黄少彦介绍,南澳I号先后经历了三次打捞,共打捞出来文物超过2.7万件,这几件展品此前一直存放在汕头市博物馆内,首次借调到陈列馆展出,也算是馆内的镇馆之宝了。

在内容编排上,除了讲历史,还将地方文化融入其中,例如,用潮汕话才能读得通的“过番歌谣”(潮汕人将出国谋生称之为“过番”),现场不时能听到当地的参观者用潮汕话读了起来。

从160年前的被动开放,到40年前设立特区,再到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汕头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中书写灿烂篇章。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讲述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汕头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让每一位来宾更深刻地认识汕头。黄少彦表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新时代的全面开放,汕头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通过这个展览,可以让外地人更加了解汕头文化,也可以更好地激励汕头本地人不断地谋求更高的发展。”

  链接

  一纸侨批 家国情怀 南都记者在汕头侨批文物馆近距离认识了解侨乡文化

汕头既是“百载商埠”,也是著名侨乡。和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仅有一街之隔的侨批文物馆,是汕头的另一个历史文化符号。

那些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潮汕人,对家人的思念隔了山和海,通过侨批向家人邮寄思念和赡养父母妻儿和家族中人的血汗钱。汕方言中的“批”也指信,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侨眷书信与汇款的合称。这一封封“侨批”,成为了连接大洋两岸亲人的纽带,也是精神寄托。而如今成为了研究侨文化的重要依据。

10月22日,南都记者在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的带领下,走进文物馆,近距离认识了解侨批文化。

位于汕头市外马路18号的汕头侨批文物馆建于2004年,是中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2013年搬迁至此,由原中国银行汕头分行旧址改建而成。

林庆熙介绍,从2004年开始,16年期间对侨批文化的研究和对侨批文化遗产的抢救从未停步。“每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展现了华侨华人的移民史、创业史及其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乡爱国的精神。”

“这个篮子明年就100年了,1921年时,跟随澄海的主人去了泰国,篮子上‘英华’二字是主人的标记,”林庆熙指着一个篮子讲起故事:在过去没有行李箱行李袋的时候,就用竹篮子装着衣物,用竹篾编织而成泡通油不漏水不长虫,到今天看起来还是如此发亮。竹篮子四度重洋,1929年时被留在了国内,侨眷后来将这只竹篮子捐给了侨批文物馆馆藏。

侨批产生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据介绍,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通过有偿转让、无偿捐赠、互利合作三种途径征集侨批。文物馆创建之初时,研究中心在澄海先后征集到侨批原件1090件。同年4月,得悉澄海市民邹金盛收藏有近万封侨批,研究中心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前往澄海,与邹金盛商定:由研究中心提供复印机和复印纸,复印其收藏的侨批。至翌年8月,邹金盛共复印侨批3028页、侨批6210件赠送研究中心。来自揭阳的80多岁老华侨务工人员谢昭璧在后代的帮助下将家中藏有的500多封侨批捐赠给了文物馆……

侨批征集持续不断,侨批捐赠源源不绝,有的为研究中心送来侨批原件,有的送来复印件,有的送来水客、批脚早年送批的工具用物;当年的侨批派送员主动口述历史,还有更多的热心市民到研究中心介绍情况,描述当年靠侨批养活全家的境况……

作为侨批文物馆的重要组成,馆内收藏的12万余封侨批,内容包罗万象,大到日寇侵华、海外局势,小到家乡善事、日常琐碎。

林庆熙告诉南都记者,在整理侨批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批写得很长的一般都是自己写的,如果是叫人家代写的批就会比较短,甚至只是单纯的把钱寄过来,报平安,还有祝福父母的一些吉利敬词之类。“我们发现有写4个字的侨批如‘钱二我在’,意思是寄给你两块钱,我还健在的意思,还有5个字的侨批,如信封上写着‘我在你勿嫁’,意思是我还健在你千万别改嫁的意思。”林庆熙表示,“每一个侨批都是一个故事,把这些故事串起来,就是华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吴璇

摄影:南都记者 陈冲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