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启臣:中西文化交流,澳门为什么重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0月18日        版次:GA10    作者:朱蓉婷

黄启臣主编的《澳门通史》丰富厚重,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年出版,即将修订再版。

<<上接09

访谈 D

写过7部澳门历史的书籍

明清之际澳门非常重要

南都:你在澳门史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成果,在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史上,澳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黄启臣:关于研究澳门的历史,我总共写过七本书,最大一部就是《澳门通史》。我写的《澳门通史》是在1999年澳门回归那一年出版的,足足一公斤重,为什么我要写澳门那么厚的书呢,因为澳门在中国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史上很重要,非常重要。

因为明清时期,中国从广州港出海到全球各国贸易,都必经过澳门这个中转港才能到外国的。所以当时广州经澳门中转到外国又8条国际航线(详后)。2019年澳门回归二十周年,要重印出版增订版《澳门通史》。我增加了回归20年澳门的发展史一章。按规定,全书于2019年4月送北京港澳办等有关机构审查,11月才批准重版,赶不上庆回归20周年了。可能今年内能出版。

明清之际澳门非常重要,没有澳门就无法想象“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时期是世界大航海时代,澳门起到了当时全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北大的季羡林教授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从时间上来说,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説,就是澳门。整个清代将近三百年的期间,这种传入时断时续,时强时弱,但一直没有断过;五四运动,不管声势多么大,只是这次文化交流的余绪。可惜的是,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这十分重要的地位,注意之者甚尠。我说这话,完全是根据历史事实,明末最初传入西方文化者实为葡人,而据点则在澳门。”

我根据季羡林的这段话写了一本书,叫做《澳门是最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桥梁》,我指出,澳门是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桥梁。中西文化交流汉代就有了,唐代以后各朝代也有,但是最重要一次交流是以明清澳门为枢纽的中西文化交流。

澳门为什么重要呢?自从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和租居澳门之后,很快开辟了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1557年)、广州—澳门—马尼拉—墨西哥—秘鲁(1575年)、广州—澳门—长崎(1559年)、广州—澳门—望锡加—帝汶(旧航线)、广州—澳门—纽约(1784年)、广州—澳门—温哥华岛(1788年)、广州—澳门—俄罗斯(1805年)、广州—澳门—澳大利亚(1819年),几条国际贸易航线进行全球化的大三角贸易。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纷纷来到澳门进入广州贸易经商,赢利发财。

同时,明清时期政府曾断断续续实行“海禁”政策,嘉靖元年(1522年)明政府实行“遂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广东市舶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撤销闽、浙、江三海关,规定番商“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的独口贸易政策,规定国内商人出海贸易要经澳门转运到全世界各地,所以澳门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三百年来都是这样。所以清朝粤海关在澳门设立了一个粤海关澳门海关总口,来管理对外贸易。外国船入广州经商一定要先去澳门登记、交税,办好手续才可以开船进广州,还要请个引水员来引路;中国船要出国经商也得先到澳门登记,请个引水员带出去。

那时候去日本一定要先经过澳门,葡萄牙人来租居澳门以后垄断了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荷兰人也在觊觎这个地方,计划攻占澳门,爆发了十几次战役。英国也来抢夺澳门,也打了十多次,一直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已经不用帆船了,而是用蒸汽机船,澳门是浅水港,而香港是深水港,一下子就显出优势了,鸦片战争中国输了仗以后签订《南京条约》,香港才被英国人要走了。但澳门和香港不一样,澳门不是割让给葡萄牙,而是租给葡萄牙人居住做生意。他们每年要向明清政府交纳地租银515両。葡萄牙人可以住在这里,可以做生意,但一定要服从中国政府管治。那时候还没有香港,香港只是东莞县管辖下的一个小镇口。鸦片战争后,香港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很重要,回归祖国20年,经济腾飞,2019年63万人口,人均GDP9.25万美元,居世界首位。这就说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决策是成功的。

访谈 E

海洋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海洋交流的推动者是“人”

南都: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西欧列国开辟的“大航海时代”,海洋交流对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黄启臣:海洋交流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起着深厚的基础作用。海洋交流对地球的东西南北来说,就是依靠海上丝绸之路,地球上全世界陆地的国家之间才能进行不同商品的相互贸易,互利共赢。16世纪以来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大力发展海洋贸易赚利,日益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语)。

海洋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是自然因素。但推动者是人。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凡是人都有一种不满足于自己现状的心理,从皇帝到臣民和乞丐均有,但绝不会告知别人这种心理,中国人称为“人心不足蛇吞象”,阿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称之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以,古代人当他们在陆地上谋得温饱和小康生活后,就产生向海洋谋求更多财富发财的心理,于是造船下海捕鱼,把自己多余产品运往邻近的地区和更远的国家去出售赚钱发财。

古代临海的人不懂得海洋有多大,但他们凭直觉看见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一定比自己身边的陆地大得多。现代人知道了,世界海洋面积36100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的70.8%,而且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据科学测算,海洋提供给人类食品(蛋白质食品),相当于陆地的1000倍,蕴藏石油3000亿吨,天然气5000万亿立方米,铀40亿吨,生物资源20多万种等等,是名副其实的“蓝色宝库”。所以古人向海洋进发不无道理。而我们中国是最早向海洋开发的国家之一,早在元朝,那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马上得天下,领土横跨亚、欧、非,可谓大矣。但到忽必烈继位后,心里仍不满足,登基次年(1271年)就下马治天下,拥抱海洋,派宿卫亦黑迷失六下西洋,到海外东南亚各国宣示主权,要各国臣服大元帝国。到了明朝永乐皇帝,国土也相当大了,但他也于1405年派郑和七下西洋,至1433年,航程6000海里,遍历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麻地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东方航线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6年,我记得1995年去美国访问的时候,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风趣地对我说,大航海时代是你们中国人先开始的,如果郑和到了欧洲、非洲、美洲和澳洲,那么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说中国话了。但是你们的梁启超说:可惜竟无第二之郑和。东南亚马六甲至今还有很多以“三保”命名的地方,比如三保庙、三保塔等等,就是纪念郑和的。

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明朝的经济就逐步发展了。经历明中叶至清朝前期,中国已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1820年全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靠近海边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的皇帝和总统都目睹中国经济发达,就纷纷造船下海企图来中国经商,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

第一,西班牙国王于1492-1504年派遣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目标是来中国,并不是想去美洲,结果哥伦布到了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多米尼加,他以为是中国。我曾经去过那里度假,当地现在还有哥伦布公园、哥伦布博物馆、哥伦布教堂等等。哥伦布发现这里之后回去报告皇帝说:“我发现中国了,我在那里留了39个人守住那个地方。”皇帝听了很高兴,命他明年再去。于是哥伦布又带上1000多人,重新穿越大西洋到了多米尼加城堡。结果一看,原来的那39个人全部不见了,没办法,他只好继续往北走,到了现在的古巴和牙买加,他让弟弟留在多米尼加。1506年,哥伦布返回多米尼加的圣多明各城,是年5月20日,哥伦布病逝,享年55岁。所以,后来西班牙人说:We thought we were heading to China,but we ended up in California.(我们打算是去中国的,但却到了加利福尼亚)。

第二,葡萄牙国王亦于1494-1498年派达·伽马出海,向东航行,目的地也是来寻找中国,他经过好望角东行到印度洋,经马尼拉、马来西亚,在1497年来到澳门。1553年开始,葡萄牙人就纷纷来租居做生意赚钱了。

第三,葡萄牙人麦哲伦于1519-1521年进行环球航行。这么一来,东西半球就连接在一起了。这就标志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荷兰崛起于欧洲,并反抗西班牙争取独立,成为海上的新霸主。所以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发展史顺序是:16世纪是西班牙、葡萄牙世纪,17世纪是荷兰世纪,18世纪是英国世纪,日不落帝国的领土遍布全球,19世纪(1851年)开始到20世纪是美国世纪。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利用和依靠海洋做商品贸易而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可见海洋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有科学家或政论家预测:21世纪也是海洋世纪,谁拥占海洋,谁就有话语权,不无道理。

但是,最近我读到一本很有趣的书,叫《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作者是学法律出身的教授,读了不少历史书和考古书,写得也具学术性,很规范。他说“郑和的舰队先行到达新大陆……穿越该海峡作环球航行……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南极和北极”,并且说“白人也源于中国”,“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日耳曼人、高卢人、英国人等都是从中国移民而去的,他们的祖先都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在上古湖湘地区。如今看来,他们的语言文字的源头也在中国南方”;又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源于湖南黔阳,后来其起点转移到广州、泉州等”。按他的观点,全世界都是中国人的子孙后代,都说中国南方的语言文字。不知道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反正这种“信仰史学”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南都:2013年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你如何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下“一带一路”的关系?

黄启臣:我认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发展的祖孙基因传承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以来发表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讲话共49次,其中论及古代丝绸之路者有29次,都说到了两者的关系,而且说得很清楚明确,不用我多言了。今择三次重要讲话如下,见一斑。

“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

本系列访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南方都市报共同策划推出

08-10版 专题撰文:南都记者 朱蓉婷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