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南都专访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执行副总导演

“黑科技”赋能绚丽舞台真挚情感传递深圳力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0月15日        版次:GA14    作者:张一鎏

机器人和演员共舞。

舞台展示动车组列车飞奔在大湾区。

为深圳建设添砖加瓦。

来自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昨日,“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在深圳大剧院上演。

科技大咖是深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企业大佬们玩嘻哈“唱”HOOK、机器人与演员共舞、柔性显示屏成“工具人”,形成“流动的视频造景”、舞台上演员“开直播”、粤剧遇上复古disco讲述深圳故事……昨日,“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在深圳大剧院上演。明晚8点,将在CCTV-1频道播出,市民朋友也可在屏幕前感受这场盛宴。

晚会分为序、《南方春雷》、《开拓之路》、《追梦时代》、《大美双区》、《壮丽航程》和尾声七个部分,回答了“特区因何而来”、“深圳做了什么”、“深圳为什么能”、“深圳去向何处”等不同时代的命题。南都记者专访晚会执行副总导演曹瑜、音乐总监何琪,了解创作历程。

生活化,烟火气中氤氲城市成长脉络

夜幕降临,大排档开始热闹起来,老板、工人、服务员、港商等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谈天说地,在氤氲的烟火气中,一场关于“深圳第一”的聊天正火热展开。当代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disco响起,说唱的演绎方式走起,粤剧的旋律融合一起,一场精彩音乐小品,唤起了深圳人的集体回忆……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节目《第一第一》中。这样的表现形式,在庆祝晚会中并不鲜见。而“新”,正是整台晚会贯穿始终的关键词。从音乐、舞蹈到舞台美术、串场短片,始终围绕“新”字,用创新的艺术手段表达深圳的创新精神。

不同于其他,整台晚会不设主持人,而是以6条高度凝练、主题鲜明的纪实短片进行有机联结,以原汁原味的新闻原声播报凸显时代背景,创造了一种纪实短片与舞台表演紧密关联、浑然一体的大型晚会艺术样式。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节目,采取了很潮的说唱形式,其中加入了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任正非、马明哲、马化腾、王传福等成功企业家用平实的语言,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经验,很能给年轻人鼓励。”晚会音乐总监何琪说。

年轻化,做一场“表达自己”的SHOW

“深圳是个骨子里都有创新血液的城市,这场晚会当然也要新,我们的目标就是每个节目都要新鲜,之前舞台没见过的。”晚会执行副总导演曹瑜谈到节目创作初衷时说。

想要呈现这样的效果,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令曹瑜和整个团队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的实地采风、剧场设计等工作受疫情影响迟迟无法开展。“我们无法提前来深圳汲取更多的元素,团队只能依靠一遍遍的头脑风暴、案头创作,开始时压力挺大的。”她说道,“不过深圳的团队很给力,随时在线沟通、探讨,我们还开玩笑说,用着深圳企业的手机和深圳企业研发的软件,创作着深圳的故事,体验着深圳速度。”

为了创造出更加符合深圳气质的晚会,参加晚会创作、表演和制作的深圳演职人员,很多都是深圳来自一线的建设者和奋斗者,他们中有教师、公务员、艺术家,也有国企职工、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学生,整体主创团队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年轻创作者居多。  除了年轻、创新,曹瑜强调还要内容表达,更注重情景呈现、情怀塑造和情感抒发。仔细观察节目,你会发现数百名演员,很少有整齐划一的“团体操”式舞蹈,各有各的角色定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基础上用形体姿态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台上的每个演员,动作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设限,他们只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就行,这种最自然、最真实的表达是最有力量的。”曹瑜说。

创新化,深圳智造“黑科技”点燃舞台

机器人原地舞蹈,你可能在很多表演中见过,但你见过机器人和演员共同跳舞吗?你见过他们应聘吗?在本台晚会中,这些你觉得只存在于图画中的场景,都真实地出现了。

不同于其他,整个晚会的舞台被无数异形屏幕共同组合成一个悠远而开阔的“时空隧道”,用人工调度的126块手持柔性屏和空中垂下的数十块矩阵屏幕,打破固化的传统视觉形态,营造出“流动的视频造景”舞台效果。无论是“开山第一炮”的轰然“炸响”,还是大湾区的追波逐浪,在流动屏幕的起伏运动中不断变幻形态,令舞台的呈现丰满而动人。

与很多在同一平面上的LED屏幕不同,如此巨量而且不规则的屏幕,对视频信号的技术形成了空前的挑战。晚会通过无线信号激发的独门“黑科技”,经过长达数月的无数次磨合调整,终于与深圳柔宇科技制造的屏幕硬件相得益彰,并通过一流的光控技术解决了色温色差难题,形成了国内首创的一体化立体视频造型,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呈现出令人震撼的视觉奇观。

采写:南都记者 张一鎏 通讯员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