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周岱翰:

倡导“带瘤生存”完善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29日        版次:GA10    作者:李春花 梁炜培

周岱翰,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人物

周岱翰,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中医肿瘤学》杂志主编,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50余年。

岭南中医药如何守正创新?南方都市报邀请中医药名家大师阐释他们眼中的中医药“守正创新”之道,以助力新时代广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第二期南都专访了现代中医肿瘤学学科奠基者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国医大师周岱翰先生。

他是现代中医肿瘤学学科奠基者之一;他研发出国内第一剂治疗肺癌的中成药——鹤蟾片,获得1984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部级)乙等奖;他开创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自20世纪90年代末便在肿瘤临床中诠释“带瘤生存”,更新治癌理念;他于上世纪80年代出版国内第一本中医肿瘤食疗专著《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开创了中医肿瘤食疗学的先河。

与国医大师周岱翰进行访谈的前一晚,医院工作人员提醒南都记者:教授很守时,务必早些到达做准备。南都记者提前15分钟到达时,周教授早已坐在办公室等候了,他红润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如邻家爷爷般和蔼可亲。

周岱翰教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50余年,一直活跃在医教研的第一线,除了每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两个半天的门诊(说是半天,每次六七个小时都结束不了),还要查房、会诊、讲学、带学生、做科研……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年近八旬的他依旧精力充沛。

大师医学观

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

受启于明清医家提出“带病延年”“带疾终天”的论述,周岱翰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较全面地提出“带瘤生存”观点,并将其定义为: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此时可把无法根治的中晚期癌症看作慢性病,发挥中医辨证论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以实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乃至延长生存期。

周老认为,以杀灭、清除癌瘤组织为目的的西医传统治疗模式,对老年肺癌病人并不适合。这类患者大多身体虚弱,病情隐匿,一旦发现,几乎都是中晚期病例,并发症多,伴有内脏功能的损害。此时应该选用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目的不只是消灭癌瘤,亦着眼于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与癌“和平共处”,实现带瘤生存。

“带瘤生存”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周教授打比方说:“慢性病中的糖尿病、高血压,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能缓解症状,而病还在,但人舒服了,这叫‘带病生存’,与‘带瘤生存’是一个概念。”

周教授强调,中医药应当在肿瘤早期并且还要全程参与治疗,而不应该当做晚期肿瘤患者的“最后稻草”。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摈弃肿瘤的“过度治疗”或重复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

科研创新

主编出版第一本中医肿瘤食疗专著

在科研的道路上,周岱翰教授继承不忘创新,学识衷中参西,医术推陈致新。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手段,中医古籍没有记载,今人辨证论治无可避免要面临“免疫排斥”这些新的挑战。通过总结器官移植病人的舌脉、症候,周教授提出,供体器官植入受体在本质上病机等同“外邪入侵机体”,一系列的排斥反应相当于人体“正气”驱邪外出,机体正邪交争可表现为湿浊、热毒乃至神昏等症候。西医使用抗排斥药物后,“抑制作用”便扰乱了人体“正气”驱邪外出的功能。他指出,中医治疗思路是用益气解毒法来疏导,以调适脏腑功能逐渐“同化”、接受供体器官,重建使用抗排斥药后受影响的人体机能,从低级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亦即中医的“阴平阳秘”。

周教授在总结岭南医家用药特色和治癌经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拓展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内容。他涉猎古籍,深入病家,博采众方,主编出版国内第一本中医肿瘤食疗专著《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此外,他从营养学和中医营养治疗学的角度阐明饮食营养对于肿瘤调治的意义,并提出癌症的饮食宜忌,编著出版《中医肿瘤食疗学》。

医者仁心

看病做到“三满意”,治癌先治心

周岱翰教授是现代中医肿瘤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推动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1987年创建肿瘤科病房。他首开中医肿瘤选修课,并将《中医肿瘤学》纳入全国高等院校专业培养体系,较早培养中医肿瘤学博士生等高层次专门人才。他常常教导学生,临床医生看病要做到三满意,即病人满意(解决病痛)、自己满意(尽心尽力)、医院满意(医德医风好)。他认为,治癌先治心,让病人有继续治疗、活下去的信心。

面对“愁眉苦脸”的病人,性格爽朗、幽默风趣的周教授总能让他们如沐春风。

“前不久,有个病人患了前列腺癌,大小便不通畅,心情烦躁不想治疗。家属带其前来看病,病人很不情愿,见面就说:你是什么医生?我答:老医生。接着又说,你是什么国医大师?我便答:假大师。”三言两语就缓解了病人的烦躁,见对方情绪稳定下来,周教授一边问病诊脉,一边开导他:“像汽车加油一样,没油怎么开得了车啊?整天这么烦躁,你的病不一定很重,但这状态也会一天天消瘦,命也不久。我开药给你吃,你一定胃口增加,下回来的时候胖回几斤,就不会这么辛苦了。”在第二个月复诊的时候,病人已经重了七八斤,他一进门就给周教授鞠躬。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他治疗的癌症患者,活了10年至20年的不在少数。

  对话

  “中医队伍自强还不够,人才培养机制需调整”

南都:今昔对比,你觉得如今的中医事业的氛围如何?

周岱翰:与上世纪80年代我们初建肿瘤科时相比,有着天渊之别。现在广东省中药收入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广东有11家中药百强企业,广东省中医门诊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这是不得了的进步。从民众的反响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医的认可程度,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一般常见病都会去找中医,广东中医药的形势非常好。

南都:你觉得在中医这个博大精深的宝库里,什么是“正”,应该怎么去“守”;什么是新,怎样去“创”?

周岱翰:守正,是守住中医特有的、原创的、民族的优势,正确理解并继承好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核心精神。在临证中悟道并熟练应用,自然就有中医情怀。中华文化是全民族的宝库,宝库里亦可能有灰尘,我们要守住精华部分,就能识别并摒弃个别迷信的部分。

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中医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不断自我完善。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完善及量化,这有利于科学观察与总结。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求我们建立中医药自身的技术标准、症候量化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等,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创新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创新要有原则,创新不离宗,不能离开中医的基础理论。

南都:在你看来,5-10年后,我们的中医药事业会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实现这样的蓝图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周岱翰:中医队伍要自强才能自立,目前我们自强还不够。中医院校在大学中是少数,培养的研究生亦未必全都坚守中医药事业。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西医院校一样,要考核英语和计算机,要做论文课题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生开始是读中医理论,也看了一些研著,但经过研究生阶段的现代培养模式后,他们就把中医经典忘掉了不少,即使在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亦是较少论及中医,这么培养下来,一个中医研究生毕业以后,他的西医水平比不上西医院校培养的,中医水平甚至还达不到刚毕业的本科生水平。所以要推进中医发展,从人才培养、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调整和完善的空间。

在学科交融中,如何准确体现中医学科优势,让民众心悦诚服地接纳中医,我觉得这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以前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资讯如此发达的当今,我们更要“酒香也要喊三声”。中医药事业好不容易等到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今天,春天在望,就等万紫千红时刻的到来。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王道斌 马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张秋霞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视频:南都记者 吴佳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