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金蛋奖”榜单出炉

后疫情时代创新孵化重要模式:产业孵化融通驱动双创发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25日        版次:GA08    作者:徐劲聪

入评战疫先锋在孵企业。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卢家梁。

港科大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蓝海湾孵化港运营主管熊大卫。

深圳TCL十方垂直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震。

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汪友明。

9月24日上午,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下,由南方都市报社、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国际数据集团(IDG Asia)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活动在中国创交会举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高新处一级调研员云丹平、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海军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届活动吸引了全国、全省数十家优秀双创载体、在孵企业及龙头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后疫情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孵化创新模式发展。会上,南都科创工作室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金蛋奖”榜单,同步发布了《大湾区双创融通创新发展新趋势报告》。

本届活动助力孵化载体

迈入新发展格局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高新处一级调研员云丹平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双创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科技厅积极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启动科研攻关,加强政策研究,先后出台了“惠企17条”、“科创促就业10条”等政策文件,累计鼓励孵化载体减免租金约1.5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云丹平表示,本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的主题一是积极响应今年科研战“疫”的大背景,二是产业孵化新动力。广东省的孵化行业机构与智媒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数据研究、深调研、行业观察等方式评选出科研战“疫”和产业孵化等方面具有表现优秀的机构,希望发挥“行业标杆”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龙头企业积极融入广东省孵化育成的工作体系中,推动更多优秀的孵化载体迈入新的发展格局。希望本届的行业评优活动可以助力广东省孵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海军在致辞中表示,在今年科研战“疫”的背景下,本届孵化器评选活动的意义不凡。2020年,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南方都市报社联合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国际数据集团共同找寻粤港澳大湾区优秀的科研孵化“战疫力”的优秀代表。本届活动还将评选对象扩至产业生态,于全国率先推出了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模式评选维度,旨在找出赋能中国创新发展的产业孵化模式。希望本届活动可以助力龙头企业与载体、在孵企业协同发展,打造新型创新发展生态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与民生生活高质量发展。

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模式

带动作用可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某种程度上给孵化创新业态带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机遇。为此,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南都科创工作室(课题组)联合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国际数据集团,开展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会上由南都科创工作室负责人任先博同步发布了《大湾区双创融通创新发展新趋势报告》。

本次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孵化载体、在孵企业和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模式,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进行榜单评选和报告编制。其中,定量数据维度方面包括孵化载体的孵化绩效和科研“战疫”贡献两个方面共8个定量维度;在孵企业的创新性、成长性和疫情应对三个方面共9个定量维度。龙头企业产业孵化维度结合征集数据和公开数据研究,侧重模式案例的定性分析。

通过此次调研和评选,结合三届活动调研成果,南都科创工作室(课题组)认为,后疫情时代,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模式如何带动双创高质量发展十分关键。

会上,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结果正式发布,共有30家企业入选。其中,共有12家入评孵化器科研战疫优秀孵化载体,10家在孵企业入评战疫先锋孵化企业,8家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机构入评龙头企业产业孵化生态优秀案例。

广东孵化载体国际化、链条化

及生态化发展趋势明显

在主题演讲环节,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何静介绍了广东孵化行业发展情况和趋势。何静表示,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是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孵化器、众创空间已经经历了起步、成长、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高质量发展期。

对于广东省孵化育成体系发展趋势,何静指出,广东孵化载体专业化、国际化、链条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以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庞大的商业网络等优势为依托,围绕龙头企业所在产业链构建孵化平台,吸引创业者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行创新创业。这种趋势在广东已愈加明显。

  圆桌论坛

  后疫情时代资本要帮助科创产业化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孵化载体、在孵企业、龙头企业和创投机构的孵化创新各领域代表,围绕后疫情时代中国双创发展新趋势展开了讨论。

对于后疫情时代双创市场发展的新机遇,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卢家梁认为,当前,进口替代的趋势在凸显,本土创新的浪潮在涌现。在这一过程中,本土创投机构在硬科技投资方面迎来了窗口期,而要帮助硬科技落地实现产业化,就需要利用好国内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未来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他说,以帮助创新项目成长为宗旨,财务投资者未来可能也更多需要具有产业资源背景,而产业投资者也会在面向创新项目的创投服务上越来越专业。

在疫情影响下,龙头企业的产业孵化优势更加凸显。对此,深圳TCL十方垂直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震表示,后疫情时代,集团内部的产业创新需求在增加。疫情期间,TCL创客空间花费了不少时间挖掘TCL集团内部的创新点诉求,同时重新梳理在孵企业的创新业务能力,针对双方的业务合作点一对一沟通对接。张震表示,这也代表了TCL作为大企业孵化创新的一种模式,即并不强调对初创项目进行扶持,而是对有业务合作点的相对成熟的企业项目进行合作赋能,加速创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资源对在孵企业发展更重要

“蓝海湾的一项重要的服务是将学校的科研项目和市场需求做匹配,当好学校前沿技术的‘翻译官’。”对于如何促进创新项目与产业资源的互通,港科大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蓝海湾孵化港运营主管熊大卫表示,蓝海湾作为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设立的第一个专业孵化器,主要服务港科大体系的教授、校友和学生,将来自学校的源头创新项目推向市场,而这些校友创新项目成熟后,又可以通过学校的关系不断连接新项目,形成循环创新生态。

作为在孵企业代表,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汪友明分享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孵化服务帮助。他表示,在安必平的发展过程中,达安创谷产业孵化生态圈的技术、资金、人才、客户以及渠道资源等方面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帮助。在技术方面,达安创谷背后的达安基因直接派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还帮助企业打通临床认证、注册资质等医药专业领域环节,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研发和发展进程。“在医药这种专业领域,很多关键资源是钱买不到的。”汪友明说,这也凸显了产业资源对于推动硬科技创新项目快速成长的重要性。

  报告聚焦

  广东如何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 促进双创升级发展是关键

在9月24日上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活动上,《大湾区双创融通创新发展新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研究认为,近年双创市场中,一些广东龙头企业即便没有实际孵化载体,但通过开放平台、产业投资、专业孵化,实际上已经孵化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型初创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孵化模式,或将为中国双创市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方向。

龙头企业三大模式参与产业孵化

通过数据研究、深调研、行业观察等方式,《报告》将本次调研的广东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孵化创新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

第一类孵化模式为开放平台型,通常属于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之一,由龙头企业内部部门管理运行。目前开放平台型产业孵化模式的龙头企业主要以大型科技互联网企业为主,多以云计算为开放的核心技术能力,以龙头企业自身的用户平台为市场渠道,吸纳创新企业围绕龙头企业体系进行应用创新。

第二类孵化模式为产业投资型,通常由龙头企业全资控股的投资子公司负责,与财务投资和企业并购不同,主要聚焦龙头企业自身的产业链上下游和延伸链条,进行早期创新项目战略投资和孵化,投资收益目的与创新战略目的共重,投资项目能否对龙头企业未来产业链产生作用是筛选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三类孵化模式为专业孵化型,通常由龙头企业专门成立孵化载体机构,如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孵化载体机构相对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同时,孵化载体机构与龙头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仍能对接龙头企业内部资源。

报告研究认为,在孵化创新市场越来越强调专业服务、产业资源的背景下,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广东作为龙头企业资源密集的省份,未来如何将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对中国双创升级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生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报告研究总结了龙头企业产业孵化模式优势。第一,龙头企业经营压力相对较小,其产业孵化人员能更加专注于孵化创新;第二,龙头企业由于品牌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项目源获取相对容易,能进行项目择优筛选;第三,龙头企业产业资源成熟,能为初创项目提供技术和供应链等关键资源帮助;第四,龙头企业创新需求明确,可以指导初创项目发展方向,项目成熟后可应用于龙头企业自身的产业链或生态平台;第五,龙头企业有品牌效应,能帮助初创项目获取更多外部资源和打开市场。

深化促进融通发展仍需多方协力

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参与创新孵化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龙头企业产业链相对完善,对产业创新需求相对有限;其次,龙头企业往往是其所在市场领域现有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主要获益者,缺少颠覆性创新的动力,同时也对竞争性创新保持警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龙头企业甚至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扼杀创新,以加固其市场壁垒;另外,“站队”龙头企业体系需要初创企业适应龙头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有可能限制创新企业的长远发展空间。

因此,促进龙头企业资源参与孵化链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仍需政府、企业、智库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让产业资源在孵化创新业态中能够更为顺畅地流通,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促进中小创新企业发展的作用。

2020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加强不同类型双创示范基地协同联动,树立融通创新引领标杆。

从“支持”、“鼓励”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开放创新资源,到明确提出“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树立”融通创新引领标杆,可以看出政策层面已开始深化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未来或将有更多实操层面融通发展政策出台和落地。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活动策划:任先博 甄芹 卫志凌 执行统筹:徐劲聪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程小妹 杨丽云 孔学劭

实习生 卢盈江 朱昊宇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