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浮少年“秀”出眼中的文明

“文明云浮少年说”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校园分享会举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18日        版次:GA07    作者:莫郅骅

17日,2020年“文明云浮少年说”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校园分享会在云浮中学举行。

南都讯 9月17日下午,由云浮市创文办联手南方都市报共同发起的2020年“文明云浮少年说”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校园分享会在云浮中学举行,15名云浮中小学生亮相舞台,以演讲的形式分享眼中的“文明云浮”的故事,让一座立体化的“善德之城”浮于眼前。来自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的郭德镔、云浮市第一小学的陈洛仪、云浮市恒大学校的林子煊获得本场分享会前三名,进入总决赛。

近千名学生遴选60名参赛选手

2020年是云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的冲刺年。云浮吹响了创文“集结号”,以“九大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与市民素养。其中,“润蕾工程”品牌建设行动已成为当地打造文明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为全市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也让一群群优秀少年成了“文明云浮”最可爱的代言人。如何看见少年眼中的世界?“文明云浮少年说”应运而生。

自7月24日开启报名通道后,本次活动就得到全市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家长们的热烈响应。截至9月5日报名结束,已有近千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活动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的认真遴选,最终优中选优,产生60名参赛选手。

活动创新设置“4+1”比赛模式,即4场校园分享会+1场总决赛。每场分享会安排15名参赛学生进行限时5分钟演讲,可融入不同的表演形式,并当场公布综合成绩前3名的学生。4场分享会共评选出12名优秀学生,进入总决赛。活动最终评选出优胜奖3名,获“文明云浮少年说金蕾奖”称号;优秀奖9名,获“文明云浮少年说银蕾奖”称号;“文明云浮少年说”人气奖1名、最佳组织奖数名,并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和奖品。

传统石材工业化作美丽风景线

启动仪式现场,15位参赛选手一起登台亮相。其中,几位少年代表手捧一幅油画——那是15名选手用手指印绘制的一棵“文明之树”,枝繁叶茂、生意盎然,赠予活动主办方。现场出席的领导们也在树枝上留下手印,完成“携手少年 共育文明”的美好寓意。同时,15位学生获赠云浮纪念邮册。

在这些少年们眼中,云浮的文明之美是多元的。青山绿水下的生态文明,尊师重道的校园文明,敬老孝亲的家庭文明,志愿奉献的社会文明……每人短短5分钟的演讲,让随处可见的文明现象浮于眼前。

“虽然我才十岁,记忆里小时候的云浮有点模糊。但我听我妈妈说过,云浮是一座山城,主要的工业是石材行业,对云浮的饮用水污染大,以前街道上经常是灰尘飘飘,南沙河也是黄色的。”云浮市第一小学的韦沛宜说,这是云浮的“旧貌”。

但近几年,云浮面貌正在悄然变化。“最近,我听到身边很多人都说云浮变美了。街道整洁了,老房子改造了,河道清澈了,垃圾也会分类了,空气变得清新了……”“独臂少年”张家诚说,这种环境变化不止于城区,也发生在他的家乡高村镇。

自创文“九大行动”开展以来,“市容市貌整治行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行动之一,“美丽云浮”成了当天他们津津乐道的演讲话题。云浮市恒大学校二年级的林子煊更是打起了快板,宣传起文明云浮的风貌之美,“山清水秀美如画,百里石材风景线”。

街道不仅干净宽敞了,还装上了智慧停车位。云浮市第一小学五年级的陈洛仪字正腔圆地演讲着,“如果要去比较远的超市买东西,妈妈就要开小汽车去。现在装了智慧停车位,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停车,也不用担心停车的位置会被罚款,停车更有序了。”

舞台对手成少年眼中的“文明主角”

或许大家不会想到,同台竞技的选手,竟会成为少年演讲中的文明主角。

“大家还记得独臂篮球少年张家诚吗?我为他骄傲,不仅因为他是云浮人,我也是云浮人,更因为他是一位独臂却又一路向阳的云浮少年。”云浮市第一小学五年级的陈君浩在台上大胆“表白”,引得观众席间隐隐传来欢呼声。正如他的演讲题目所言,“少年向上则社会文明”。

陈君浩说,通过媒体报道,他被张家诚的温暖事迹所感染,不只是他努力拼搏、球技卓越,更是他“火”了之后能不忘初心。“很多人到他家登门探望,有一些商家还想邀请他直播‘带货’,有学校希望他转学就读,有机构想跟他签约,让他成为网红。但他坚定地表示‘只想好好练球而已’。”这让陈君浩意识到,人只要有梦想,并坚持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人生就有意义,而文明城市的建设也需要这样的精神与毅力,才能让云浮一点点朝着目标迈进。借用先辈那句“少年强”的呐喊,陈君浩也自信地说,“少年文明则社会文明,少年向上则社会进步。”

不仅如此,随着公民道德提升行动、创文氛围营造行动等举措的大力开展,云浮人的文明举止也大大提高了周边城市对云浮人与这座城市的好感。

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的郭德镔分享了他去年春节在鼎湖山旅游时的经历,“在鼎湖山公园停车时,一位年过六旬的保安大叔热情地招呼我们停到一个荫凉的地方,并对我们说,‘这几年,我最喜欢看到云浮来的车,你们不会随便鸣笛、变道,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云浮人的素质就是好啊!’”正如郭德镔的感慨,外地人对云浮市民的认可,正是云浮创文工作取得重要成效的最好证明。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李孟麟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