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厕陷阱”简单粗暴,旅游市场监管不该有无人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16日        版次:GA02    作者:综合

  短评

近日,网友爆料在甘肃敦煌一景区有一个“专坑游客的公厕”,当路过车辆驶入路边厕所前松软沙地被困后,工作人员借机强行索要拖车费,并阻止他人救援。

事发地位于甘肃敦煌管辖的沙山湾路段的无人区,爆料者经过该路段时,发现有一辆房车陷在沙坑里,但上前准备救援时,现场工作人员百般阻挠,还质问他是否持有救援证,更夸张的是工作人员使出了“暴力威胁”,要求拍摄者立即停止拍摄并且离开现场。而这诸多蹊跷的背后就是对方精心制造的消费陷阱,原来厕所旁的沙地被动了手脚,沙面特别软,经过的车辆会大概率陷车。其“生意模式”也是简单粗暴,爆料者称,这些工作人员提供拖车服务,要把车拖出来,要价1000元到3000元不等。

稍有外出旅游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来,游客遭遇的并非什么意外,甚至可以说也不是什么消费陷阱,而是赤裸裸的打劫。正常的消费陷阱都有一套“流程”,它们或基于规则的漏洞,或利用人性的弱点,总而言之看起来很好,而正因为经过精心设计,所以总有人陷入其中。敦煌的这个案例可谓简单直接,他们之所以以如此粗暴的方式牟利,其最大的资本就在于,因为地处无人区,游客只能选择他们的“服务”。

西部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但也正是因为旅游地相对偏僻,人们的担忧显而易见。遇到意外该如何处理,一旦遭遇消费陷阱,又该如何应对,是忍气吞声还是选择硬刚?从网友的反馈来看,不少人为了顾全行程和旅行体验,在遇到类似消费陷阱时,往往会选择忍让。当然这样的选择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游客维权成本太高,或者维权渠道不够通畅,可能才是放弃维权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难以解释,在此次敦煌案例中,这样一个明显且很低级的消费陷阱,为何存在了这么长时间。不少网友反映,在同样的地方遭遇过同样的消费陷阱,这些游客中,是否通过正规渠道举报过?如果举报过,那为何陷阱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推敲。

在媒体报道且事件成为热门话题之后,敦煌当地作出了反应,目前涉事经营者已被责令停业整治,敦煌市公安局已调集相关证据,依法传唤涉事人员,其他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必须要说的是,旅游产业发展好与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是否到位。出门在外,难免遇到各种意外,尤其是在西部无人区,游客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这并不是说游客就只能靠自己,比如遇到类似消费陷阱的时候,负责相应工作的政府部门应该担起责任,毕竟市场监管没有无人区,每个地方在打造旅游产业,获得旅游收入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自己的本分,真正为游客保驾护航。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