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学霸村”游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09日        版次:GA14    作者:刘雪 梁艳燕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四年级 张晋豪

◎指导老师:徐老师

暑假你好啊!你是我期盼已久的日子。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没错,因为我又可以跟随着研学导师徐老师开启暑假游学之旅了,这次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广州市花都区——塱头古村。

说到塱头村,它的名气可大了,它可是广州著名的学霸村!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学霸村吗?原来这个村子有一家姓黄的人,在封建社会出了许多的进士和举人,而且有不少人非常有成就,在当地远近闻名。

这些人中,最大名鼎鼎的,要数黄皞了,也是他们黄氏家族里最牛的一位。他的儿子们总共有八个,但却是“八子七庠生,七子五登科”,这说明黄皞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成功,不愧为一个好父亲,厉害吧?

黄皞不仅为父成功,为官也很清廉有为,他爱戴子民,造福百姓。有一年黄皞在云南做官,遇到百姓们没有粮食的日子。他自作主张开仓放粮,把所有的粮食分给老百姓们。因不怕治罪被人誉为“铁汉公”。最后皇帝并没有惩罚黄皞,还奖励他一个大的木鹅,还说这个木鹅走过的田地都属于他们家。谁知某一天下了大暴雨,黄皞随手放在水中的木鹅,竟然被大水冲到好远好远的地方。黄皞立马暗暗让一个会游泳的小孩把鹅拿回来固定住。

塱头村的“学霸”让人怀念,这里的建筑也让人过目不忘。抬头望去,只见房屋上两边有着像耳朵、又像锅把手、也像龙角的不明之物。我们疑惑不解时,徐老师介绍说,这两个耳朵名字叫“镬耳墙”,来历可不小呢!它有着通风、防火、防潮的作用;而且这耳朵可不是随便的人家能拥有的,它是当时人们富贵和地位的象征。

除了镬耳墙,我们还可以看到塱头村里每家每户的墙上都有不同的雕刻,形状不一,特别美丽。墙上的砖也很整齐坚固,和现在我们住的楼房截然不同。这些都可以看到当年的人非常聪明,有着了不起的头脑。

吃完午饭,我们来走“青云桥”。民间传说,这条河架在“鲤鱼涌”上面,取“鲤鱼跃龙门”之意,人们只要从桥上走一趟就可以一步登天。对孩子而言,可以学业有成;对大人而言,就是事业有成呀!听到有这等好事,我们都想上桥走走,迫不及待挤了上桥。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游完了塱头村的每一处,处处都让我难忘。有两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一是塱头村的古墙上有这么一句话:“进塱头、吃芋头、好兆头”。这启发了我的灵感,我也给塱头村想到了一个广告词:“要旅游,来塱头;要优秀,吃芋头”。二是我们刚进塱头村就可以看见一个小小的财神庙,里面有副对联是“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

天色渐晚,我们启程回家,依依不舍。我感到,虽然我们离塱头村越来越远,但我们离历史文化却越来越近!

点评: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对文化最好的传承不仅是学好课本上的知识,也在于多走、多看、多思考。文化自信的建立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通过一次游学活动,小作者细心观察、认真聆听,给读者讲好了“学霸村”的故事,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真切的体会。但是,游记不能仅局限于见闻,更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能将思考更好地提炼为文章的线索,围绕线索组织好素材,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每个故事传说的文化价值,文章中心就能更加鲜明和深刻。

征文启事

暑假,你好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夏天来了,暑假到了。无论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一次跃跃欲试的实践;无论是一场小心翼翼的尝试,还是一份突如其来的惊喜,都是这个暑假里弥足珍贵的回忆。拿起笔来,与我们一起分享你在这个假期的见闻和收获吧。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8月20日

投稿平台:微信搜索“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小程序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点评老师

李蕴婷 广州市第九十中学语文教师,第五届海珠区明珠杯一等奖。

本期主持:南都记者 刘雪 梁艳燕 实习生 麦晓婷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