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三立的字与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12日        版次:GA15    作者:申闻

《散原遗墨》,李开军辑释,凤凰出版社2020年4月版,88.00元。

  □ 申闻

7月3日那天,朋友圈里频见与陈寅恪(1890-1969)相关的文章,才想起是他130周年诞辰。刚好南京的友人寄来李开军辑释的《散原遗墨》一册,收录陈三立(1853-1937)的墨迹图片数百件,颇为可观。李教授信手释读,并不抄他自己作的《陈三立年谱长编》,让人钦佩,毕竟个人觉得《陈三立年谱长编》要比《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好。只不过,对书中那篇“代序”题为《陈三立的写字》不能欣赏,总感到标题读上去有些别扭,然这也只代表个人感受,并不作数的。

浏览《散原遗墨》,发现“移家金陵”一段中第一篇释读的陈三立致梁鼎芬(1859——1919)密札一通三页(第66页),所用七行笺有“图南”二大字、“玉声主人属作,藐翁岘”等小字,与昔日所见汪康年友朋诗册中一页相同,那一纸上写有《赠别汪穰卿进士还沪上》一首,却未署名,一旁夹着一张浮签称“《赠别汪穰卿进士还沪上》,似是陈伯严”,当时未敢遽信。顷见《遗墨》,亟以诗笺照片托友人向李教授质证,答称为散原手迹无疑,乃大欢喜。因其诗似未见散原集中,爰抄录如下:

乌鹊飞鸣杨柳垂,余生相见更何之。魂招海沸江翻后,泪尽天崩地坼时。灯下尊罍还汝我,梦中雷雨黯锦麾。谁怜万转千回意,已是春蚕到死丝。

李开军在散原致梁鼎芬密札一篇中说“此札陈三立书写迅疾,急切之情浮于纸上,笺纸图案复有‘图南’二字,可谓文笺相生”。今就笺纸相同推测,《赠别汪穰卿进士还沪上》诗似与密札作于同一时期。不过,揣摩散原诗意,已甚为颓唐,与“图南”笺并不相侔,故而怀疑密札作于谋事将成之前,赠诗写于大事已败之后?殆情随境迁,自然之理,只牵涉胸臆,无关乎笺纸也。

《散原遗墨》中与龙榆生(1902-1966)相关者不少,部分经张晖《陈三立与龙榆生佚函》揭示,“寓居庐山”一段中1932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札是其一例。此札右侧陈三立题《受砚庐图》引首,其辞已载入龙榆生主编《词学季刊》(1934)第四卷第一号,今黑白图片采自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编印《近代词人手札墨迹》。见此“图额”,不禁让人想起数年前的一个初春,我因事赴杭,清晨于寒雨中过孤山,入浙江省博物馆观“越中佛传”特展,出门之际,于“残山梦最真”展的长柜中瞥见吴湖帆所作《受砚庐图》卷,陈三立题额,赫然在前,卷后又有陈方恪等题咏,父子二人墨迹前后呼应,堪称眼福不浅。此图之外,夏敬观《上彊村授砚图》同时展出,方知双卷久已归藏孤山。

李开军说陈三立同年三月十五日答应龙榆生,为其师朱祖谋(1857-1931)撰写墓志,但迟至十一月二十五日仍未动手。提到墓志、挽诗,昔在海上曾见一轴,系陈三立手录挽诗一首,署“冕士仁兄先生灵鉴,愚弟陈三立拜挽”,下未钤记,盖原陈于灵前,不宜加朱,其诗似亦不见散原老人集中:

诸沈才名重武康,安西记室更堂堂。社中止酒同坚坐,海角收身故善藏。气短群流尊性海,梦飘斜景背吟廊。一棺戢尔余创在,知挂幽忧百结肠。

按:冕士即绍兴人沈铭昌(1869-1928),早年入张之洞、端方幕府,入民国后,曾任山东省长,晚年退居上海,筑容园居之,与陈夔龙、冯煦、陈三立等结社唱和。1926年得肠癌几死,“西医施刀圭,竟愈。丁卯冬,疾复作,遂不治。戊辰正月三日卒,春秋六十”。沈氏卒后,归葬杭州西湖丁家山,其墓志出陈三立之手,即《前山东省长沈公墓志铭》,李开军已辑入《散原精舍文集集外文》。陈三立挽沈铭昌诗,当作于1928年正月,较《墓志铭》早,《陈三立年谱长编》失载,可据此补入。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