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首席教授邹逸麟病逝

生前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6月21日        版次:GA08    作者:侯婧婧

工作中的谭其骧(左二)和邹逸麟(左三)。

《邹逸麟口述历史》书影。

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6月19日深夜讣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邹逸麟,因病医治无效,6月19日凌晨4时48分在上海新华医院逝世,享年86岁。疫情期间,遵照家属及其本人意愿,丧事从简。

2016年,邹逸麟曾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学界评价称:“邹逸麟先生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公认的学科带头人,他终身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继第一代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创者(谭其骧、侯仁之等)之后第二代学人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学者。”

南都记者了解到,邹逸麟曾是中科院院士谭其骧的学术助手,半生都在为集体研究项目默默奉献,天命之年才评为教授,直至晚景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学者。面对后学,他曾多次表示,做学问不必心急,也不用太功利:“只要你是真的下工夫去做,学问是不会辜负你的。”

32年编就《中国历史地图集》

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资料,邹逸麟祖籍浙江,1935年8月31日生于上海。他爱好文史,1952年考入院系调整后的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这里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8位著名教授,有“八马同槽”之喻,除黄云眉外,其余7人都曾直接向邹逸麟授业。

1956年夏天,邹逸麟以突出的成绩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秦汉史组担任实习研究员。恰逢复旦大学教授、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谭其骧向历史所提出,希望派两名年轻人随同返沪,协助工作,家在上海的邹逸麟便和另一名年轻同事一道入选,由此进入了历史地理学领域。

在2016年出版的《邹逸麟口述历史》一书中,他曾充满感情地记述,自己的学术生涯起步于1957年1月23日。这一天他步入上海苏州路上的河滨大楼报到,以学术助手的身份开始追随谭其骧。其时,这个22岁的年轻人尚不了解“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是怎样一门学问,谭其骧就从最基础的教起,要求他查资料、抄表格、学徒一样地参与项目,逐渐把他带入了门。

由谭其骧主编、邹逸麟作为主要编审人员之一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编就是32年,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了全八册,甫一问世,就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学界认为,这套“谭图”不仅是历史地理学领域里程碑式的成果,还是整个历史学界的一大基础工程。成书前的32年,邹逸麟一直是劳心费力、默默无闻的状态,却从未有过不甘,一生都以参编这套图集为荣。

他与谭其骧没有正式的师承关系,却有着尤为深厚的情谊。耄耋之年,提到已故的谭其骧,邹逸麟仍然敬称其为“谭先生”。

大器晚成搭建学科体系

自1962年转入复旦历史系任助教以来,邹逸麟将大部分精力贡献给了集体研究项目,少有个人学术成果。他的学术头衔在“助教”的职分上足足停了22年,直至1978年才升为讲师。不过,他从未因职位的问题失去学术热情,1978年之后,每年都有学术力作问世,仅用6年时间就从讲师升到了教授。

1982年,复旦大学组建历史地理研究所,谭其骧出任所长,邹逸麟被任命为副所长;4年后,他接替谭其骧,成为第二任所长。

邹逸麟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运河史、黄河史以及对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有趣的是,前两者都源于重大集体项目的需求。虽是“奉命之作”,他生前却曾这样回忆过自己的心迹:“不是就事论事、完成任务交差,而是做个有心人,在完成编绘历史地图任务的同时,开始关注、思考与历史地理发展相关的社会动态、环境变迁等因素,并逐步深入下去、扩展开来……慢慢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完整的学术观点。”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邹逸麟凭借多年的学术积累,开始自发地转向对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其中,他带领复旦的一些老师把黄河当作“区域”,编成了《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一书,出版后即获高度评价,1995年被评为首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后来成为高校历史地理专业教科书。

“执掌”复旦史地所的十年中,邹逸麟有意识地在传统的沿革地理之外,全方位地拓展历史地理学科,为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各个学科门类搭建了研究团队和基本体系,因此被视为“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1996年,他主动辞去所长一职,推荐了葛剑雄接任,同年受聘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首席教授,1998年继聘首席教授,2008年9月退休。

邹逸麟生前还担任过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史志学会会长等职。他曾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任务。能在这个时代里尽到一份责任,就可以自我安慰了。”

晚年笔耕不辍仍有遗憾

退休之后的邹逸麟,仍然在为历史地理学科发挥余热,先后承接下了多个学术任务。譬如主编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一书,并负责总论部分的撰写,主持完成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工作,由他作为总主编的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去年刚刚问世。

邹逸麟自己将60余年的成果归结为“两本地图集,三种工具书,四本专业教材”。两本地图集指的是《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三种工具书则是他作为第一副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参与编撰和修订的《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专业教材则包括《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四种。此外,他在近20年间先后出版了《椿庐史地论稿》和《椿庐史地论稿续编》两辑个人论文集,凡150余篇、130多万字;他回顾生平的《邹逸麟口述历史》,2016年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印行。

同年9月召开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大会上,邹逸麟被授予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接受媒体访问时,邹逸麟感言道:“这个奖就是一个鼓励,鼓励一个老人在一个领域里老老实实搞了几十年,可能也反映了社会希望鼓励一种踏实的作风……”

2019年,《中国史研究动态》刊载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段伟对他的一篇采访。面对这位70后同事,邹逸麟谈起了他的遗憾。他说,自己一直有个心愿,就是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图出版有30多年了,《辞海》是10年修订一次,《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么大的工程,30年修订一次完全是应该的。”只可惜,这件想做的事最终来不及做成。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