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的人,电影《攀登者》原型,作为嘉宾全程观看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

无腿勇士夏伯渝:这次珠峰冲顶的高科技让我振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6月01日        版次:GA12    作者:诸未静

登山途中的夏伯渝。 受访者供图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队员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历经一个月的努力,经过两次下撤后,中国人再次站在世界之巅。电影《攀登者》的原型、“无腿勇士”夏伯渝作为嘉宾全程观看了此次冲顶直播。5月29日,他告诉南都记者,因为队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他对成功登顶早有信心,“这次登顶更大的意义在于,测量运用了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直播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我的心情很振奋”。

从1975年到2018年,夏伯渝曾5次挑战登顶珠峰,前四次均以失败告终。历经双脚截肢、雪崩地震、癌症血栓等种种考验,2018年5月14日,时年69岁的他终于登上世界之巅,也因此成为中国年龄最大也是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的人。

2020年初,夏伯渝曾向南都记者透露,计划3月挑战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不过受疫情影响这项计划暂时搁置,他决定将目光聚焦在国内。6月20日,他将启程挑战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

关注8名队员三上三下

“攀登者精神就是面对目标不动摇,迎难而上。”夏伯渝告诉南都记者,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队5月6日抵达珠峰大本营并开始登顶,不过受较为恶劣的天气影响,直到第三次才成功,“三上三下,最后一个窗口期把握得非常到位”。

5月6日13时30分,8名登山队员抵达珠峰大本营。5月8日,因攀登路线存在流雪危险,全员撤回前进营地。5月21日,向峰顶修路时,因山上的流雪险些使队员多吉发生冲坠,作为修路队队长的边巴扎西,在保护多吉时头部受伤流血。5月22日,因珠峰海拔7790米以上区域积雪过深,修路队未能按计划打通至顶峰的攀登路线,再次撤回珠峰前进营地休整待命。

5月24日,登山队再次出发。5月25日,在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因大风无法前行,只能在路线上匍匐爬行,并抱着石头躲避大风。5月26日,队员从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出发,前往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5月27日凌晨两点,风雪渐小后他们开始冲顶。9个小时后,他们征服了世界之巅成功登顶。

“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能够成功登顶是毫无悬念的。”谈及此次攻顶组的表现时,夏伯渝认为9个小时的时间非常快,而且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进行科学作业,创下了峰顶停留时长的新纪录。他注意到,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直播等科技手段都运用在了本次测量中。

1975年曾参与搭建“中国梯”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处30米高、几乎垂直的峭壁,被称作“第二台阶”,是从北坡冲顶珠峰的必经之路。由于攀爬难度过大,上世纪60年代之前从未有人成功克服。

1975年,夏伯渝和队友们在珠峰北坡“第二台阶”搭建“中国梯”,为世界登顶珠峰打开通道,他自己却由于把睡袋让给队友,腿部冻伤被截肢,也就此埋下了此生必须登顶珠峰的决心。这段经历,也被改编并在电影《攀登者》中予以呈现。

夏伯渝向南都记者回忆了当初艰难的架设过程:“大风、寒冷、缺氧,我们都遇到了。但是没有办法,必须去坚持。”据他介绍,他和队友打了四个岩点,用尼龙绳把梯子绑在上面,简单的几个动作,因为缺氧,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

夏伯渝为此失去了双腿,却为更多的双脚提供了攀登珠峰的坚实支撑——截至2008年,他和团队搭建的“中国梯”总共帮助了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

不过,夏伯渝2018年登顶珠峰时通过的已并非自己当年亲手搭建的“中国梯”——2008年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之后,这架屹立了33年的金属梯已正式结束历史使命,被收藏进拉萨的珠峰登山博物馆。原来的位置也换上了两个梯子。

2019年年底,夏伯渝以“第一位南坡登顶珠峰的双侧截肢者”的身份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受疫情影响放弃国外登山计划

1月21日,夏伯渝曾在接受南都新春回访时透露,他将在3月启程攀登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之前还要多花些时间陪爱人在北京周边自驾游。

“现在都走不了了,只能先看看国内有什么山峰可以去挑战。”5月29日,夏伯渝告诉南都记者,疫情打乱了他的挑战计划,现在只能把目光转向国内。他计划6月20日启程挑战青海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

夏伯渝的夫人最近很是开心,因为常年是“空中飞人”的丈夫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五一的时候两人自驾在京郊游玩了两天。从2018年5月14日成功登顶珠峰后,各地的采访邀约、筹划好的登山计划纷至沓来,让夏伯渝在2019年飞行180余次,平均每周至少有两次飞行。

为了保持登山所需的体能,夏伯渝现在几乎每天都前往香山锻炼,还会在家坚持一个半小时的核心肌群锻炼,“每天都要锻炼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尽可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身体状态。”

采写:南都记者 诸未静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