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测一大队”老队员忆15年前珠峰高程复测:

大雾一度“藏”觇标,队友迷失冰塔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31日        版次:GA07    作者:毛淑杰

2005年,“国测一大队”老队员王新光(中)拿毛笔和油漆在岩石上写下“中绒”两个字。

“看到新一代登山测绘队员们登上峰顶时非常激动。我是亲历过珠峰测量的人,深深知道登顶是多么的不容易。”5月27日11时,2020中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珠峰。红色的中国觇标再一次被竖立在珠峰顶部。看到这一幕,15年前参加珠峰高程复测的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现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下称“国测一大队”)老队员王新光感叹道。

2005年5月22日,登山队员们成功登顶并架设觇标。第二天,包括王新光在内的测绘队员们就获得了相关数据。

王新光向南都记者讲述了15年前的那场珠峰高程复测。“不管装备怎么改变,技术条件怎么提高,珠峰测量的艰苦程度、自然环境是无法改变的。对每一代测绘人来说,测量珠峰需要经受的考验和危险是一样的,珠峰‘高度’来之不易。”他说。

忆登珠峰

高反强烈,没力气收睡袋

南都: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新光:登山测量队真正开始冲顶是在2005年的5月份。之前,我们还要完成中国地壳运动网络监测任务。因此,为了赶在珠峰第一个窗口期之前把这项工作完成,我们3月10日就从西安出发,向藏北挺进。

那时候还是冰封期,到处是冰天雪地。尤其是藏北地区,强烈的紫外线,六七级以上的大风,加之吃不上蔬菜,有的队员嘴唇被吹干,裂开了几毫米的大口子,嘴都合不上,水也喝不下去。我去的第一个星期,高原反应特别强,头疼、浑身没劲儿、举步维艰,就连把我自己的睡袋卷起来放进小包里的力气都没有。一个月艰苦卓绝的工作生活,圆满完成中国地壳运动网络监测任务。4月11日全体测绘队员会师在珠峰大本营。为5月登顶第一个窗口期做准备。

南都:你在2005年珠峰复测时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王新光:2005年我去珠峰的时候,在队里年龄算大的。因为当时我的主要任务不是测量,而是做好随队采访、媒体对接、物资保障等工作。我当时在《中国测绘报》上连载了几万字的《珠峰日记》,记录这次珠峰复测活动的大事件。

临近登顶交会测量的时候,我才接受了一个交会点测量任务。当时有一台进口的老式经纬仪,很多年轻队员都不怎么会用。在那个时间节点,每个人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而我曾经是三角观测员,熟知T3经纬仪。于是主动承担了大本营交会点的观测任务。所以,登顶后交会测量的时候,在珠峰大本营起始测量点的工作是我来负责的。

忆珠峰复测

觇标“消失”,第二天才测得数据

南都:登顶珠峰后测量工作顺利吗?

王新光:2005年5月22日11点08分,登山队员们成功登顶。大约20分钟后,红色的觇标在珠峰顶竖起。然后,我们守在各个交会点位的测量队员同时开始观测。可是,测了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大雾起来了,整个珠峰顶都被埋在雾里。

当时心情很复杂,因为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盼了这么久就等峰顶竖起觇标时做各个点位的交会测量。如果交会测量不成功,可以说整个2005年珠峰测量是失败的。更担心的是,峰顶的风那么大,万一觇标被吹倒了,登山队员们再上去一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当天下午6点多,大雾终于散了,觇标还在。我们赶快继续测。5月23日是一个大晴天。我还记得,那天早上6点我就起床到测量点位守着。当时太阳出来了,珠峰顶上的觇标非常清晰。

阳光照耀下,原来红色的觇标变成了橘红色。当时我那个心情啊,就别提有多激动了。然后我跟同事说,开测!我俩整整战斗了一天,中午吃饭都是其他队友给送到点位,迅速解决的。就这样,5月23号当天我们队员们就把数据拿下了。

忆工作困难

暴雪中迷失,差点就回不来

南都:测绘队员们在珠峰上开展工作困难吗?

王新光:登山队员们攀登珠峰是有固定路线的,但我们测绘人员从驻扎营地到测量点是没有路线的,一般情况下,卫星地图会显示测量点的大概方位,但走过去全靠双腿开路,也没有导航。而且,一般走直线根本过不去,必须绕路。比如冰塔林、冰川地带一般要绕开。

到了大概地点后,我们的测量队员一般会做一个标识,方便以后的队友们寻找。比如2005年,在珠峰中绒布的一个点位,我拿毛笔和油漆在岩石上写了“中绒”两个字,老远就能看到这个红颜色。

而且,在山上找路的时候,记忆力要好。记住走过哪些路,然后再走回来。当地有些藏民会用最原始的办法在珠峰上辨方向,比如在一个地方垒几块石头,告诉你这个地方要拐弯了,还是要直行。我们有时候也会用。

南都:当时测绘队员遇到哪些危险?

王新光:有的。当时我们有个队员在踏勘时,遭遇暴风雪,迷失在了冰塔林中,差点儿就回不来了。

那一天,他带领工人在回程路上被大雪困在了冰塔林,迷失了方向,怎么绕都是绕回原来的地方。

冰塔林里有很多冰裂缝、深不见底的暗沟,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掉到绒布河里了,就真的是再也找不到人了。而且,这个队员担心对讲机没电,迷路后就把对讲机先关掉了。后来找路时过于紧张,又忘记把对讲机打开了。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感觉离死亡特别近。

谈此次珠峰测量

技术保障手段进步非常快

南都:看到今年的珠峰测量有什么感想?

王新光:非常关注。看到新一代登山测绘队员们登上峰顶时非常激动。我是亲历过珠峰测量的人,深深知道登顶是多么的不容易。

而且,今年的珠峰测量让我有一个很大感触,就是我们的国家的技术发展太快了。现在珠峰顶都有信号了,还能把峰顶的高清画面传回来,可以打电话。相比较起来,2005年,我们在珠峰大本营的时候,普通的手机就是个摆设,我们都把手机当闹钟用。

南都:你如何看待1975年以来三次珠峰测量?

王新光:我的师父邵世坤先生参加过1975年的珠峰测量,而我曾经的队友、同事们也继续参加了2020年的珠峰测量。对比三次珠峰测量,无论是测量技术、物资保障、通信条件、天气预测等都是一次比一次先进。

不过,我觉得不管1975年、2005年还是2020年,不管装备怎么改变,生活条件怎么改善,珠峰测量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艰苦程度没有变化,对每一代测绘人来说,测量珠峰需要经受的考验和危险是一样的,珠峰“高度”来之不易。

采写:南都记者 毛淑杰 受访者供图

  链接

  2020珠峰高程测量背后:

广州设备承受住

极端环境考验

5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117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采访活动(广州市科技系统代表媒体座谈会)。

5月27日上午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获得广泛关注。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作背后,不乏来自广州的科技力量。

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使用的主力测绘装备——觇标和雪深雷达系统便出自南方测绘。南方测绘集团南方卫星导航副总工丁永祥表示,两款设备全部经受住了珠峰顶上低氧、高寒、低压、大风等极端恶劣使用环境的考验,成功完成珠峰高程测量任务,展示了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测量任务的技术实力。

“珠峰的特殊环境要求设备结构要轻、韧性要好。”丁永祥说,经过了八个多月的调整,其中主要是工艺的调整和极端环境的实验,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珠峰顶部有很多积雪,想要达到真实的高程,需要用雷达系统探测。丁永祥介绍,雷达系统要求达到6米的探测深度,1米的探测精度。在此次系统当中,公司将北斗定位系统和雷达系统相结合,并解决了两者相互干扰的问题。另外,在珠峰的特殊环境中,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储存。

此外,还包括了来自广州的中海达集团自主研发的设备。中海达集团总裁助理姜军毅表示,集团自主研发的国产装备完成了“登峰到极”,除了刚刚为第一次珠峰测量进行保障外,还多次保障极地科考。“我们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星地一体增强系统,已列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推进的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是重点推进的十四个项目之一。”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