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3.5%有中医药参与救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24日        版次:GA11    作者:王道斌

5月18日上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谭行华主任向媒体介绍新冠肺炎救治的成功经验。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

广东作为中医药大省,中医在此轮抗击新冠疫情中,贯穿了“防”、“治”的始终。

1月24日,农历除夕,著名的中医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列车;这之后,他转战武汉金银潭、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月27日,广东派遣60名中医医疗系统医护人员,组成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出征支援疫情救治。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近距离地与新冠病毒争夺生命。

同一时期,在广州市八医院,由广东省名中医谭行华率团队研制的“透解祛瘟颗粒”开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广泛使用。它有一个更为闻名遐迩的名字——“肺炎一号方”。而其加强版,在对后期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医学管理中,亦发挥了充分的作用。

到了全球抗疫阶段,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李俊还把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增强治疗疗效的方法分享到了马来西亚。

“也正是因为中医药的及时介入,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中,临床症状和疾病发展减轻了不少。”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林琳教授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5月20日24时,全省确诊病例1591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1488例,占比93.5%。

抗击疫情的中医药方案

“肺炎一号方”取得了不俗的表现

广州市八医院,是广东省、广州市两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这里一共收治了452例确诊病例,占广州市报告病例的89.3%,占全省报告病例的近1/3。

从疫情一开始,医院中医科就在谭行华的率领下,参与了所有病人的中医治疗,这为早期观察病人、及时制定“肺炎一号方”提供了条件。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阶段,即救治以湖北输入及其关联病例为主的阶段,他们就开始了开展纯中医救治轻症患者的尝试。

谭行华告诉南都记者,纯中医治疗是指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第一阶段大约有30个病例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相当部分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对其中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的治疗过程,他印象特别深刻。

“1月27日入住中医病房,主要临床表现是低热,干咳,口干,有轻度咽痛,乏力纳差,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炎症,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普通型”。

入院后,她服用“肺炎一号方”,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咳嗽、咽痛明显缓解,精神胃纳好转,复查CT提示肺部病变较前吸收好转。经过两周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核酸转阴,CT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大于50%,得以治愈出院。

广州市八医院对服用6天或以上的121个病例做了统计分析。在服药之前,发热病人有72例,伴咳嗽症状的108例,肺部CT有炎症改变的108例。经过服药6天后发现,84.72%也就是61例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有72例咳嗽症状消失,占比66.67%;74.07%即80例病人胸部CT明显好转;同时病人的乏力、咽痛、纳差等其他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121例中有62例痊愈出院,同时另有7例病情加重,其中6例经治疗明显好转,1例病情继续恶化,已转ICU抢救治疗。

谭行华表示,华南地区新冠肺炎患者以热为主,“肺炎一号方”用金银花、连翘等十几种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药物,主要用于临床救治,不用于普通人群预防。总的来看,中医的预防作用可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来概括,主要是扶助正气,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通过中药调整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生理状态。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保持情绪愉快、加强身体锻炼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广东的德叔、湖北的德叔

“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在彼时的抗疫主战场湖北、武汉,广东中医人的身影同样活跃。

除夕出征的“德叔”——张忠德,就是他们中的重要一员。

在武汉,他会鼓励与病魔战斗的患者,每到一个病房都会呼吁:“大家有条件时,要在病房适当运动,出院后,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练,好身体太重要了!”

会诊、查房,与患者面对面,问诊、看舌苔、把脉,通过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并结合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为患者制定中医药治疗方案。查房结束时,张忠德拿着手上一沓满满记录着患者病情的纸张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认真分析讨论,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尽早康复!”

“我们鼓励中医对患者早期干预,轻症患者可中医主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张忠德说,中医方面,可以通过中医的“组合拳”,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等综合治疗,辅以八段锦、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传统疗法和外治法为抢救危重症患者搭好平台。西医方面,在控制并发症、多脏器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情况可发挥优势。让中西医协同起效发挥“1+1大于2”的效果,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人救治率,减少死亡率。

在武汉忙碌了1个多月,让张忠德欣慰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改善轻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月26日12时,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两个病区共139张床位,累计收治患者206例。

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后,符合出院标准的离科患者有87例,55例出院,32例转至缓冲病房。192例患者的主要症状如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及影像学得到明显改善。

个体化地制定诊疗方案

中医介入减少了激素治疗的依赖

生命非常奇妙玄奥,无论中、西医都在探寻其本真,只是探索的方法不尽相同。

在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中,人体在受到病原体攻击后,会自发组织力量(免疫力)来对抗病原体。可病原体的势力过于庞大时,会诱发炎症风暴。炎症因子风暴的主要表现就是高热,全身多器官损害。

在新发病原体引发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中,类似的炎症因子风暴很常见。从SARS,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再到如今的新冠。为了抑制炎症风暴,现代医学引入了激素来予以对抗。大剂量使用激素,也有副反应和后遗症,比如股骨头坏死。

林琳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中,临床上明显对于激素类药品的使用更为慎重了,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吸取了非典的教训,对激素的应用非常慎重;另一方面也包括中医药在整个治疗过程的介入,对症处置,对抑制病毒、抑制炎症有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中医药方案后感觉舒服了,说明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关键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制定诊疗方案。”林琳表示,其实现代的中医也经常做科学实验,比如抗病毒实验、免疫调节实验。往往都能验证清热解毒、扶正气的中药,具有抗炎作用。小鼠等动物感染了副流感、腺病毒、合胞病毒后,运用中医方剂后,炎症明显减轻。

运用中医药思维抗击新冠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成效显著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协同、中西药并用”的方针,运用中医思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成效显著。

广东始终坚持中医思维,因人而异开展中医药防治工作。“未病先防”。组织省级中医指导中心专家,根据广东气候及体质特点,编制《广东2020年冬春季节中医药扶正固本养生保健指引》,开展中医八段锦系列宣传,推荐药食同源方案,帮助群众固本纠偏、防病强身,受到群众欢迎。“既病防变”。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结合广东实际出台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2版。

面向疑似和轻型、普通型患者实施中医药早介入,分类型诊治。同时,还出台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1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优势,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瘥后防复”。及时转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指导广东省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居家中药调护,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六字诀等中医传统功法训练,情志调护,降低疾病复发和潜在传播的风险。

截至5月20日24时,全省确诊病例1591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1488例,占比93.5%,治愈出院1481例。这些成绩也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肯定。

4月2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一步,广东将加紧研究编制广东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目标具体化、任务项目化,将从建高地、育名医、补短板、强基层、推创新、兴产业、扬文化、保健康等八方面提出重点任务,以实施具体项目带动为抓手,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南都记者 陈燕 赵勇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