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万里时空的夫妻“碰拳”

媒体连线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专家组,这支广东派出的6人队伍,应邀再次延期归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24日        版次:GA09    作者:王道斌 张嘉培

4月22日21点,中国赴塞尔维亚专家组成员与广东的同事和亲人连线。

“家里挺好的,孩子也挺好。队伍里你最年轻就多干点,当然回来后也要多干点……”广东省卫健委食品处黄熙,疫情期间被抽调到疫情防控组,4月22日21点,她与赴塞尔维亚专家组连线时,隔空和老公龙其穗“碰拳”。

龙其穗是中国赴塞尔维亚6人专家组一员,一个月前的3月21日他们应邀从广州出发援塞。1个月后的当下,塞尔维亚当地的防疫工作有了初步成效。而6人队伍在第一次延期归国两周后,又应邀再度延期。

当晚,专家组成员与广东媒体连线,重点介绍了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协助塞尔维亚抗击疫情的具体情况。

来自中国的建议塞方照单全收

不足2%的病亡率低于世界多国

“病毒无国界,对人的传染力、对器官组织破坏力导致患者有一定的死亡比例。”援塞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禹标说,让人欣慰的是,塞尔维亚新冠肺炎患者重症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推算为10%左右;相比全球6.9%的患者死亡率,塞尔维亚的死亡率为1.8%-2%,控制得不错。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塞尔维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6890例。在中、塞两国专家的携手努力下,该国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6天下降,从445例下降至260例,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下降,上呼吸机救治患者从最高峰的148例下降至101例。病例核酸检测能力也明显增强,上周出现的疫情暴发点得到了妥善处理。

郭禹标表示,专家组带去了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的中国经验、广东模式,尤其是早识别、早干预,避免拖延至插管上呼吸机阶段,帮助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他特地介绍一名当地患者的救治案例,该女性患者出现了从轻症向重症转化趋势,专家组根据炎症情况、血气指标、X光影像资料等,向当地医生提出了救治方案与措施并获采纳,通过氧疗、合理使用激素与丙球蛋白等,该患者转危为安。

中国的门诊筛查策略

被专家带到了塞尔维亚

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熊艳,初抵塞尔维亚,当地并没有“发热门诊”概念和设置,新冠病例筛查是在传染病医院进行,患者需通过传染病院热线电话联系后或经咨询社区医生转介到传染病医院去接受筛查。这样的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导致了筛查机构、筛查力量不够。

基于疫情防控需要,专家组建议扩大门诊病例筛查的范围与场地保障、提升筛查能力与改善筛查就诊流程、增加筛查人力等。“目前,塞尔维亚社区门诊已开放病例筛查了,当然传染病医院同时维持原有功能设置。”熊艳说,目前一级、二级、三级医院都能筛查病例,社区门诊还按专家组建议,改建成发热门诊。

和援马专家组分享“神器”

拷好资料的U盘受到热烈欢迎

在和援马来西亚专家组(广东组建的另一支援外队伍)连线分享时,熊艳分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U盘的重要性。在此次援塞期间,她带了5个U盘,里面有全套中山一院英文版新冠肺炎诊治进展资料和医护人员培训材料,“不是特意带的培训教材,是专家组备用的讲课资料”。

抵塞抗疫后,专家们发现,因为行程紧张,关于疾病诊治进展和医护人员个人装备培训以及医院感控措施等无法手把手逐一落实,后来索性将U盘交给塞方医院,“你们要的可能里面都有”,浓缩了中国几个月新冠肺炎临床诊治最新进展、诊治经验和培训精华的U盘,连气管插管、封闭式吸痰等都有手把手视频教学,受到了当地医护的热烈欢迎。随后,中山一院还给专家组多寄了20个U盘,专家组将U盘送到了塞尔维亚卫生部长手中,进一步推进落实塞国各医院组织医护学习广东诊治知识。

火眼实验室也来了

核酸检测能力将翻倍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塞尔维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援塞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抵达后发现,当地传染病医生非常让人敬佩,最早期连防护用品不足的情况下,也是冲锋在前。由于医疗资源所限,有的患者指标显示重症了,还只能回家呆着。广东专家意识到这个漏洞得赶紧补上,连忙写信给塞尔维亚疫情救治首席专家。第二天将所有当地专家叫到一起,针对上呼吸机患者较多、死亡病例多等情况一起讨论交流,将治疗理念统一至早诊治、早干预上来。

更让专家组欣慰的是,中国帮助当地建设了一个核酸检测实验室。专家组组长、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彭志强说,刚到塞尔维亚时,该国核酸检测量每天不到300例,送样至出结果需要5天,当地通过扩大检测点,4月21日检测量达到3600例,由广东企业华大资助的火眼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新实验室建成后,近期可将核酸检测能力翻一倍,可大大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据了解,这个中国走入欧洲帮助建设的第一个实验室,还将升级改建为P3实验室。

走进当地患者病区

两位中国专家的名字叫“中国”

林炳亮和郭禹标是两位深入到病区的专家组专家。而在他们的隔离服上,被熊艳主任用荧光笔写上的“林中国China”、“郭中国China”,一度刷屏。

视频连线中熊艳笑言“完全是无意为之”。原来,她当时在旁为郭禹标、林炳亮进行防护服穿戴检查,考虑进病房谁也不认识谁,需要做识别。“他们名字估计没有人能识别,但‘中国’两个字很多当地人都认识,找不到油性笔,就用荧光笔写上‘中国China’。”

两名深入当地抗疫一线的专家,也发现了当地病区设置存在的瑕疵,并按照国内抗疫期间的病区设置经验,给出了建议。“对于新冠这样的新型病毒,病区还是应该采取双通道、三分区的方式来防院感。要有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医务人员和患者通道分开……”

相似疫情总有相似的“创伤”

心理专家分享中国的干预方案

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心理科主任侯彩兰表示,疫情发生后,塞尔维亚在3月16日开通了热线电话,主要针对人群的社会心理援助,以及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特别热线电话,对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第一天就接到了2000个电话,社会需求量很大,当地专家提到了热线电话没有将人群进行分类的困扰。同时由于疫情和宵禁政策,当地心理专家认为积累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恐慌和创伤,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担心疫情过后会有大量的心理疾患产生。

“我们也给出了建议,结合中国的做法和经验,给予重点人群的主动式介入服务,针对一线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密切接触者等,进行重点评估和分级分阶段的干预。”侯彩兰表示,精神心理科医生与其他专业医生构成多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风险和心理评估,及时应对和干预。在方舱医院配备精神心理科医生,对轻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压力应对。另外要有疫情后的心理重建和心理疏导机制,尽可能降低疫情后的创伤危机。

建成5个方舱医院收治病人

避免了医疗资源被挤兑  

彭志强透露,为应对疫情,塞尔维亚实施了宵禁措施,控制了人员流动。专家组抵达后,塞尔维亚还关闭了边境,关闭前40万人回到了塞尔维亚,疫情暴发压力与风险非常大,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成为不得已的办法。

相对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疫情大暴发而言,目前塞尔维亚的疫情尚且可控,不过专家组建议开建方舱医院,尽快、尽量将轻症患者收治,防控好病例在家庭传播;传染病医院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

目前,塞尔维亚5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轻症或无症状病人,最大限度防止疫情于家庭与社区内传播,避免了轻症病人挤兑医院,重症病例不能入院救治等情况出现,患者轮转进入良性循环,避免出现医疗系统瘫痪的风险。

妻子万里之外的碰拳

让抗疫专家“回家也多干点活”

4月22日晚援塞专家与后方连线采访中,有一个“彩蛋时刻”——援塞专家、省疾控中心龙其穗的妻子黄熙来到现场,给了他很大惊喜。

黄熙是省卫健委食品处公务员,疫情防控期间,被抽调到广东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工作,两夫妻都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在3月21日,出发援塞时,小两口在省卫健委门口简单碰拳,互道“加油”。4月22日晚的连线,双方又隔空碰拳。

和前方专家组队员们视频连线时,第一句话就是“小龙年纪最小,要让他多干点活儿”。当有人起哄“那回来之后怎么办?”时,黄熙立即就说了一句“回来之后也得多干点”,引发笑场。

龙其穗有一儿一女,援塞的房间里,放着女儿的发卡和儿子的小车,他坦言都是“偷走的”。小孩子会拿着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陪伴睡觉,自己从孩子那里学来的举动,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念想。“第二天她就发现发夹不见了,哇哇大哭!”龙其穗有点不好意思。

“家里挺好的,小朋友很听话,睡觉会说‘好想爸爸’!”黄熙安慰他,话风一转,“做好个人防护,加油!……”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粤卫信

视频、摄影 南都记者 张嘉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