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抗洪 今日抗疫

广美两名老艺术家铁笔铮铮,为武汉创作书法作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22日        版次:GA08    作者:许晓蕾

蔡克振

梁世雄

征集扫码

  第10期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生命和死亡的较量,信念和温暖的力量,历历在目。为此,我们思考,留存历史,留存回忆,留存温度。广东省博物馆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筹备推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展品,4月30日截止。南方都市报还特地开辟专栏,记录这些温暖的见证物。

日前,广州美术学院老教授89岁的蔡克振先生和88岁的梁世雄先生给展览捐赠了书法,用饱蘸深情的书法作品,为武汉这一伟大的城市加油打气。

   人物简介

蔡克振,广东省中山市人,1931年生。1949年8月于中原大学参加工作,1955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65年越南河内美术学院漆画研究生毕业。他是中国当代漆画艺术的开路人。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艺术顾问,全国美展第七届、第十届评委、第十一届总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理事,2001-2011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兼广东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现任广东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

  蔡克振

  老教授难忘参与 武汉防汛救灾

捐赠两幅书法作品,分别是“心系江汉,情满南山”、“心力铸长剑,武汉斩疫魔”。

广州美术学院,和武汉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缘。它自1953年创立于武汉,时名为“中南美专”,1958年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扎根于武汉的五年时间,广美师生们曾参与防汛,也见证了长江上第一座大桥的诞生,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直至今日,广美不少从峥嵘岁月一路走来的老教授,都对武汉怀有一种别样的乡梓深情。

1954年,正值青春岁月的他们在武汉抗洪斗争中,不但肩挑手提投入抢险战斗,更以笔为戎,生动记录描绘当年的战斗景象。今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当年的抗洪“战士”——蔡克振、梁世雄等一众年近九旬的广美老艺术家再次持笔上阵,用饱蘸深情的书法作品,为武汉这一伟大的城市加油打气,展现了岭南艺术家们始终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理念。

关于中南美专,在89岁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漆画家蔡克振的记忆里,1954年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武汉防汛救灾的场景,尤为深刻。那时的蔡克振还是中南美专的在读学生。“当时整个武汉城都动员起来,投入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师群党委书记、胡一川院长带头成立了中南美专青年防汛突击队,师群担任队长,袁浩老师和我担任副队长。学校在张公堤上搭起了小棚子,筑起防浪堤,师生们甚至跟着解放军站在洪水中,手挽着手保卫大武汉,这种情形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配合防汛斗争,中南美专的美术宣传起到很大作用。“学校成立了宣传队,画了很多宣传画,黄鹤楼、江汉关、民众乐园,都有我们画的宣传画。”当时,蔡克振画了一张很大的《你为防汛做了什么》,张贴在汉阳门边上,产生了挺大的影响。此外,他还画了一张《鱼的对话》,也被广泛采用。“当时很多地方都把这张宣传画放大了。抗洪抢险取得胜利以后,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电影——《武汉的防汛》,就拿了这张画做片头。”

时隔半个多世纪,蔡克振老师的回忆让人依然可以感受到其时人们面对困难的斗志和决心。

此次抗疫之战,蔡克振也用两幅书法作品,来表达他对武汉的牵挂之情——“心系江汉,情满南山”,还有抗“疫”必胜的信念——“心力铸长剑,武汉斩疫魔”。

尽管已年届9旬,但老人家一挥毫,可见铁笔铮铮,气势万千,他表示,这段时间以来,他对当下的抗疫宣传画创作,一直都非常关注。武汉是自己怀念的英雄城市,用艺术作品为武汉加油鼓劲,要严肃认真地去创作,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欢迎,才能真正起作用。“广东省博物馆得知我写的字后,提出希望收藏这两幅字。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我们这些老人对武汉人民抗疫斗争的情感。”

   人物简介

梁世雄,1933年生,广东省南海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画系主任,岭南画派研究室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副董事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擅长中国山水画。在艺术上注重继承中国民族绘画之优秀传统,博采众长,努力探索中国山水画之时代精神,刻意求新。作品先后由国家选送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比利时、澳大利亚、泰国、约旦及东南亚各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展出。先后在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举办个展,新加坡及中国港澳等地举办联展。2019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心随江山-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作品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家词典》等多种辞典。

  梁世雄

  夫妻曾合作有关武汉 长江大桥合龙的作品

捐赠为武汉创作的书法作品:“英雄城市”

在88岁的广州美术学院著名国画家梁世雄和他的妻子容璞的记忆里,九省通衢的武汉,的确是雄风浩荡。1953年,广美前身——中南美专在武汉成立时,梁世雄成为绘画系首届学生。同班的还有容庚先生的女儿容璞,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伉俪相扶相携至今。

“中南美专位于武昌,步行10分钟黄鹤楼就到了。每天晚饭后同学们都会到黄鹤楼眺望一下长江,深刻感受到‘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魄。”梁世雄道。1954年,中南美专参加了武汉的防汛大会战,梁世雄还参与了关山月、黎雄才领衔集体创作的《战斗在张公堤上》,这件作品后来被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收藏。

此外,最令梁世雄和容璞记忆深刻的当属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兴建后,中南美专的师生,乃至全国各地的画家们,纷纷前往写生,大家都被长江第一桥的壮观景象和建设工地的火热场景深深打动。

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快要合龙时,梁世雄已经留在彩墨画系当干事,跟着关山月先生、黎雄才先生工作,容璞则进了武汉市美协工作,于是两人一起合作了有关武汉长江大桥合龙的作品,这也是伉俪俩唯一的合作作品。去年梁世雄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这张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大家对武汉真的很有感情。”容璞动情地说。这段时间,梁世雄一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关注武汉疫情的变化,每天都期待着多点好消息。“当年中南美专南迁到广州以后,我们还有几个同学留在武汉工作。疫情发生以后,我们也经常和他们通电话,听到他们情况都还可以,就放心多了。”

现年88岁的梁世雄,虽然基本不再作画了,但他还是笔底千钧、力透纸背地写下了“英雄城市”几个大字,为武汉助威加油。

梁世雄说,这幅字是在武汉疫情十分紧张的时候写的。当时,一方面很关心武汉的疫情,另一方面又迫切地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虽然疫情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全国人民都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在武汉的中南美专念过书,对武汉这座城市很有感情。”这幅书法现在也捐赠给了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

统筹:南都记者 裘萍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沈炜森

通讯员 许珍 凌浩翔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