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企业诉求,让纾困措施更有实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27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两个多月来,新冠肺炎疫情从中国到全球经历了若干阶段,民营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月上旬对广州地区104家民营企业展开专项调研,此后又分别于2月下旬和3月对其中部分企业追踪调研。最近一次追踪调研显示,复工复产后民企面临较大困难,认为当前金融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调研报告,相较于疫情暴发期时,目前局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来,是复工之后,原材料紧缺、订单被取消甚至没生意做的现实困境一一暴露,而由于疫情已然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多位专家表示,疫情在短期内难以结束甚至可能跨年流行。二来是已有的纾困政策,在执行中有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实质受惠。

研究报告的样本虽然只限于广州地区的民营企业,但广州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此处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绝非地区性的,而是全国各地都应当重视也亟须解决的问题。况且,由于广州开放性较强,民营企业对外依赖性更高,相较于一些非重点疫区的内地城市,困难和问题都会暴露得更早也更多,剖析广州的民营企业样本,有助于解决全局的企业纾困政策问题。

不少企业反映,企业纾困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支持力度不够,程序太繁琐等问题,尤其是金融支持政策。此前,已有一些企业反映过纾困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疫情暴发期,在社保减免的政策出台后,却有不少民企发现每个月社保仍准时划扣,咨询社保局得到的回复却是“技术问题,无法解决,账户里没钱就自动减免了”,这显然是政策在落实中跑了调,地方社保局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担当。

此次,在调研报告给出的六个案例中,都有提到金融支持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例如,有租赁与商业服务企业表示,国家层面的纾困政策只给了方向,地方银行多以不知如何操作回应,凡事等政策、请示上级,令纾困政策沦为一纸空文;而有建筑企业表示,曾向银行咨询过金融纾困政策,结果发现优惠力度很小,对于缓解企业资金而言杯水车薪,申请条件却十分苛刻,要求抵押房产必须是有电梯的一手房,变相“赶客”,而且,资料繁多程序繁杂,很难申请。在这样的执行现状下,大部分企业不是不符合要求,就是计算性价比之后发现没必要花精力换这点优惠,进而放弃,能够真正受惠的企业不多。

应更多倾听民企的声音,设计更符合民企需求的帮扶政策,以达到为企业纾困的目的。此次调研中,绝大部分民企都有提到利率高企的问题。此外,在2月初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做的调研中,有84%的民企希望政府能提供租金、水电费等资金补贴,比希望暂时减免税费的77%占比更高。毕竟,危机期间,现金为王,尤其在经历休克式隔离的一个月之后,要为生意量下降、资金压力大的企业纾困,不妨考虑更多直接的普惠措施。

在普惠纾困政策的基础上,政府还应该对企业进行分类,制定精准帮扶政策,才能让大部分企业更好地渡过难关。例如,调研报告中有两个案例,都是处于最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一个是文化企业,一个是餐饮企业,但它们都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理由都是没有资产抵押。危机期间,银行也务求自保,将有限的贷款给有资产抵押的对象更能保障银行的利益。但没有资产抵押的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行业却无法获得贷款,显然不合理。因此,针对不同分类、不同行业的企业,政府应该想得更周全,为它们度身定做精准帮扶政策,为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月25日,广东省出台政策,从降低经营成本、加大资金纾困、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服务保障4个方面提出23条扶持措施为个体户纾困。3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服务,加大流动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给予合理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适当方式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这些政策可谓及时雨,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决定着社会经济的活力,企业纾困政策需要有更多细则,增加可操作性,推出更多直接帮扶措施,并根据不同分类作出更多精准帮扶,才能让更多企业扛过去,让中国经济抵达下一个春天。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