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门员”廖小卒:

与死神交手 抢救数百名濒死患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23日        版次:GA12    作者:苏海伦 陈辉 董梓浩 徐杰

派驻医院: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廖小卒

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副主任,曾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抵达荆州后他立即参与转运危重症患者,为了让当地医务人员尽快熟悉ECMO设备操作,他特别编写了一份操作流程指引发给大家。

廖小卒的微信名叫做“无名小卒”。36岁的他是一名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医生,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ECMO是拯救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廖小卒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员”。

临危受命,出征荆州

在广东省医疗队荆州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三台ECMO不停地转动,这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三个危重症病人几乎完全失去了心肺功能,需要借助这个尖端科技“活下去”。

在病房里,廖小卒的眼睛得不时盯着机器上的参数变化。作为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副主任的他,多次临危受命出征。

2月17日,中山市人民医院在接到通知后,当晚仅用半小时就组建了一支9人ECMO小队。2月19日凌晨,他们抵达荆州。

2月19日21时许,廖小卒的ECMO团队与广东省的专家一起,来到荆州市监利县中医院。这里有一名62岁的患者,呼吸衰竭,病情危急。廖小卒进行了病情研判,“患者的血压、心率非常不稳定,如果用呼吸机转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研判,广东医疗队决定对这名患者实施ECMO手术,然后转运到荆州市重症救治中心进行救治。

“我们立马对患者实施操作,花了1个多小时建立ECMO。”

上ECMO之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生命体征开始趋于稳定。随后,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成功把患者从130公里外的监利县中医院,转运到荆州市重症救治中心。这也是湖北省第一例ECMO成功转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廖小卒向南都记者回忆,转运路上救护车十分颠簸,“穿着防护服非常难受,口罩勒得我很痛,额头和耳朵都很痛,还不能动。一动就想吐。但是如果在车上吐了,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从2009年开始,廖小卒追随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ECMO研究室主任李斌飞正式迈进ECMO的技术领域。带着这台昂贵的机器,廖小卒和团队拯救了数百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

传道授业,促进救治

小时候的廖小卒想成为一名建筑师,高考后,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土木工程专业。由于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他被调剂到了麻醉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医生。

廖小卒的同事,中山市人民医院护士长梁爱群是看着小卒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如今的“业务骨干”的。“小卒从我们医院实习开始,到毕业后,我看着他从一个本科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钻研,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目前,荆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逐渐好转。在荆州援助近半个月,廖小卒觉得整个广东医疗队跟当地的医院经过慢慢磨合,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顺畅。“广东医疗队的到来,让整个救治水平变得非常高。”他说。

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杜锦龙说,小卒团队虽然带来了设备,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技术力量把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最后一道关撑起来,“不管是ECMO管理,上机,还是预冲的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还有整个凝血的理念,都非常先进。”

  抗疫感言

80后,其实已经慢慢地走向社会的重要岗位,我们应该在年轻人当中树立榜样。

采写:南都特派记者 苏海伦

摄影:南都特派记者 陈辉 董梓浩 徐杰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