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民间捐赠如何做到雪中送炭?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2月16日        版次:GA02    作者:刘远举

  街谈

疫情形势陡然升级之后,中国的社会力量也被充分动员起来,中外企业积极捐款捐物。截至1月26日,151家企业已捐赠超45.6亿元。比如,网易、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分别捐赠1亿元,拼多多还设置了5亿元农产品补贴,平抑物价、保障供给。再比如,美团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2亿元人民币,还联合真功夫、喜茶、麦当劳等商家,为武汉各医院、各地医疗支援团免费配餐,至今已送出几万份。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公益基金对各省市医疗队员定向捐赠,每人发放5000元慰问金。相比其他形式的物资捐赠,这体现了一种捐赠新思维。

捐赠不能仅仅依靠热情,而要理性地去思考。就防疫来说,不能被表面的“急”所迷惑,而应该关注那些更需要民间慈善的地方。

具体来说,像防护服、N95口罩,的确是紧缺物资,但是,医院其实比老百姓有更大的优势去获取。首先,医院有钱买。武汉、湖北乃至中央财政,资金充足。而且,医院采购、医疗器械公司、工厂,这个链条一直都存在,人脉熟悉。对工厂和医疗器械公司来说,肯定会优先照顾。

退一步看,即便最初的慌乱之中造成了物资紧缺,民间力量弥补上了之后,那么,后续就应该由医院通过正常渠道来进行,或由政府来供给,这样反而更加高效。

民间捐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做存量分配。很多人觉得,应直接向医院捐,其实,即便让民间直接捐给医院,民间捐赠者搞不清物资的各种标准,也无法掌握武汉各医院的需求,那么,必定是很多东西不合规,还会出现明星医院物资非常多,但没上新闻的医院却没有物资的情况。

所以,捐赠物资的统一收发,并没有错。这就有点像计划经济,如果没有市场,就一定要一个大的机构来统一调配,指挥生产。但红会缺乏人手,当原本由专业渠道运输、调配的物资,全部压过来的时候,就堰塞在红十字会了。

再换个角度,捐这些口罩、防护服之类的,本来就在政府的义务、责任范围之内。某些捐赠,其实是替武汉、湖北财政节约钱。韩红的基金会,给武汉捐了很多救护车,但武汉财政并不是没钱买,根据财政部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各级财政安排了抗疫资金805.5亿元,实际支出410亿元,并不缺钱。

一些捐赠,看起来是急需的雪中送炭,但其实是锦上添花。在我看来,民间捐赠,应该关注那些政府财政范围之外的地方,即那些财政上没有义务,合情合理不覆盖的那部分。这些需求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急,但如果不捐,对这些人就影响很大。

比如,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未来的学费。父亲去世,经济肯定受影响,但政府的救济可能会滞后;再比如,医护人员的奖金。前面所说的美团给每个医护人员发5000块,人人都有,“一个都不能少”既意味着一种“人人都要回来”的祝愿,也是一种普惠性的激励。或者,一个因为疫情关档了半年的烧烤摊老板;无力买血液透析机,医院又停诊,想买透析机的人群;还有那些志愿者的激励;现在,康复者的血浆可以治病,政府尚无明确献血激励政策,但民间资金,却可以做出奖励。

我相信这类在财政覆盖范围之外的需求还有很多。这类需求看起来不急,像锦上添花,但其实是雪中送炭。因为这些需求,民间若不介入,政府也不方便介入。因此,这类需求才是社会力量、资金应该去到的地方,救济那些本来得不到帮助的人,做到一个都不落下。  □刘远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